魅力山水 魅力詩章

◆從《折一支菩提送給你》

談王耀東對山水詩的創新與開拓

 

( )

以“軍旅詩人”成名於上一世紀六十年代的王耀東,到了九十年代又以“鄉土詩人”再一次引起海內外詩壇對他的廣泛關注。他的一首《鄉事》,不僅在大陸波及各地大專院校、高層知識界,而且引起海峽兩岸乃至整個世界華人詩壇長達五年的討論。他的關於鄉村題材的創作,被譽之為“鄉土詩的新超越”,成了“享譽華夏的鄉土詩人”。

    一直以為“鄉土詩”是耀東兄的“強項”,是他創作上的“高峰”、“代表作”。沒有想到的是,最近讀了他於199411月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山水詩集:《折一支菩提送給你》(以下簡稱《菩提》),我的看法被徹底顛覆了。他不僅是一位“軍旅詩人”、“鄉土詩人”,更是一位“山水詩人”。這本僅收錄短詩118首的薄薄的小冊子,不僅標誌著作為詩人的王耀東,在詩路上的新開拓、新成就,而且也是我國現代山水詩的一次創新與飛躍。有了這一本《菩提》,我國的山水詩終於邁過了“現代”的門檻,而有了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讓人耳目一新的境界與意蘊。

    山水詩,王耀東詩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當代詩壇上該有它應有的地位。

然而,對於王耀東山水詩的價值,在我國卻被嚴重地低估了。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本薄薄的詩集,更沒有多少人對它進行認真的研究與評估。像一件過了季節的棉衣,它被人們漸漸地淡忘了。

 

( )

    事情緣於中國旅遊文化學會組織的一次考察活動。1994年五、六月間,詩人與文化界一些人士應邀參加青海的花兒節。他們考察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領略了塔爾寺、日月山、青海湖、大草原粗獷博大的原始神秘的文化。

    接著,他又到古都西安、四川峨嵋山、重慶、三峽等地作短暫參觀與考察。

那些日子,站在大自然面前的詩人,面對世界萬物,那山川、大氣、陽光都在以一種生命的形態撲向詩人的懷抱。於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融合,物與我的融合,一種博大的呼吸與詩的神性,頓時向詩人降臨了。

詩,水到渠成的開始流溢:

         目光的觸及 

         有如遇到處女時的 

       驚愕  雲和山

       在鏡子裡

       以陌生的形態向我逼視

       都是違背想像

       那種奔突

       那種清脆

       那種冷淡

       十分清醒地穿過空白……(《步向源頭》)

    肉體懸浮,靈魂出竅。我們看到的是那已經老去的歲月裡,沿路的風景正在被走得細碎。從此,情感的沙漠不再失血,心中的夢被一一折疊。蕩氣迴腸、激動不已的詩人,面對當代社會的裂變、衝撞、異化、戰爭、災害、悲劇,面對現代人的那種困惑、焦慮、悲壯、死亡以及不甘示弱的奮勇掙扎,悠悠的生命之河開始奔瀉。

    山川萬物、太極之下的世界,此刻紛湧而來,一一化作詩人心中的意象。一樹細花,淡淡夕陽。一批超越詩人自我、面目一新、洋溢著新世紀氣息的新山水詩,就這樣誕生了。

 

( )

    在詩人的心目中,那些已經化為生命遺留物的山山水水,積澱著人類歷史文化的濃厚意蘊和生命過程的悲歡離合。耀東兄的筆下,那悲壯的歷史,那深厚的文化傳統精神,是我們今天返觀現實的一個有力的支撐點。有了這個支撐點,我們的山川景物便有了神性,有了生命意識。

    還是讓我們來看看詩人眼中矗立的那座《大雁塔》吧!

        仰望之中

        往事如落葉徐徐飄墜

        夏日的陽光  是路邊

        的一滴滴桔汁

   

        擠身一側  吐納風雲之宏大

        玄奘使命於佛  取經存於其內

        於是  每扇窗口

        都變成魔孔

        長安城內  從此夜夜都是頌經之聲……(《大雁塔》)

    這大雁塔既不是古人岑參的,也與今天的韓東有別。由“落葉”到“桔汁”,我們看到的是一座有著全新意蘊、飽經滄桑而又有著獨特魅力、屬於王耀東自己的大雁塔。

    語言純樸、清新,富於跳動性和破碎感,在一種母語的張力中,有一種原生氣質的發揮。正如莫文征先生在詩集的序言中所云:“它既有在美面前的感悟,也滲透著對物象的縱線與橫向的思考。或讚美,或狀描,或抨擊,或是一種流動的苦澀的造形,甚至是無奈,或是一種沉思後的醒悟。總之,詩人追求的自我與物象的某種契合點或觸發點”。

 

( )

    從自然風物入手,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於山水自然之中,並由此打開連接彼岸的通道,以表達自己的洞悉之明及情感上的波瀾起伏,是耀東兄山水詩的又一特色。

    對於歷史現實、心靈真實與靈魂之意識,詩人的拷問表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憂鬱、思考與良知。在《塔爾寺壁畫》一詩中,詩人就直言不諱地對一些人的人性被扭曲表示了憂慮和不安:

          就在無視覺的陰影之中

        頂禮膜拜  殘苦的人生之舟

        開始陷入迷津  知識變得可怕

        在我們的面孔上  人性的詩意

        已被神性扭曲……  (《塔爾寺壁畫》)

    外師現代,內化古典。以真實的情感展示心靈,在成熟中透著澄淨與睿智。越過這些文字,我們往往聯想到周圍一些嚴酷的現實,進而體驗到來自命運的刻骨的凄涼與疼痛。耀東兄的詩,經常在超然之中透出不可名狀的意緒,或輕或沉,或喜或悲,讓人久久揮之不去。

    再看《杜甫草堂》:

        有多少理解你孤舟漂泊的心情

        國破  乃繫報國之心

        我走出庭堂  仰天一嘆

        驚出幾支荷花  格外嫣紅……(《杜甫草堂》)

    以現代生命情景穿越古典意境,柔弱的心靈承載著大千世界的全部是非善惡。耀東詩的豐富內涵,還有它的精神高度,是有目共睹的。它的體驗是深層次的,其指向是人類的深層意識。那憂患之心、那悲憫情懷、那營造意象的技巧,都是以往的山水詩所難以比肩的。

    掙扎在市場這個鐵面無情的齒輪之間的詩歌,能否守得住自己高貴的情愫?對我們的詩人來說,始終是一個嚴峻的、無法逃避的考驗。王耀東經住了這個考驗。在詩的蛻變、嬗變、多變中,他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在傳承我國的文化傳統中堅持探索、創新、超越,在壯美的大自然中發掘人類的生命之美。在“多皺的歲月”的深處,發掘傳統文化的神秘意蘊。他的山水詩,瀰漫著一種深沉的歷史滄桑感和一個現代詩人回首昨天的蒼涼的凝眸。

    溫奉橋先生認為,王耀東的山水詩“擺脫了傳統山水詩的陳腐氣,以生命意識貫注於山川景物,擺脫了許多當代山水詩的呆板和淺薄,將現代意識和現代手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豐富了當代山水詩的表現手法,又拓展了傳統山水詩的表現領域,是對山水詩的一種新的探索,新的開拓,新的超越”。

 

( )

    結識王耀東,緣於詩人楊楓的穿針引線。年初,我的一本詩文集:《走進眾妙之門》由作家出版社在京出版。受我的委托,楊楓先生將我的書贈送京城的一些文朋詩友,其中就包括耀東兄。在看了我的書以後,熱情的耀東兄當即揮毫題辭,寫了許多褒揚、鼓勵的話。接著,我們便有了交往。“伊妹兒”成了我們之間你來我往的“信使”。儘管我們至今仍然未曾晤面,但頻繁的溝通讓我們彼此間有了一定的瞭解。

    與我同齡、但比我年長八個多月的耀東,生長於有著濃厚傳統文化氣息的齊魯大地。豐厚、肥沃的北方田野,滋潤著他那一顆淳樸而又敏感的心靈。儘管沒有受到完整的高等教育,但他堅持刻苦自學,酷愛讀書。早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初,就戴著“戰士詩人”的桂冠而成了文壇新星。半個世紀來,他勤奮耕耘,筆耕不輟,除了七部詩集,還先後出版了散文、文論、電視劇、廣播劇、報告文學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多部,有的還被譯成日文、法文、英文在國外發表。

這樣一位碩果累累、著作等身、且在海外有著廣泛影嚮的成功人士,與我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交往,仍然是如此謙遜、如此坦誠、如此的虛懷若谷,足見耀東兄的胸懷之寬廣。那北方大漢的豪爽,深深地感染著我。我們相見恨晚,我們一見如故(當然,只是彼此文字上的“見”,還不是見面),我們的心是如此相通。同是詩海泅渡人,能夠在文字上相交,也算得上是一種緣分了。

    我將永遠珍惜!

 

( )

午夜,我跟著耀東兄的腳步,從古城長安的馬踏飛燕,到青海湖邊的犛牛、鳥島與菩提樹前的塔爾寺之光,再到峨嵋山上的佛光、長江三峽上的峭壁洞孔

……在超越自然的“人文山水”中,在詩人的無限詩思中,在無法拒絕的菩提樹下,在一陣陣的心靈震撼中,我尋找著生命的本真。

    相思躺在深夜的床上,細雨輕輕敲打著憂傷的清晨。我咀嚼著自己,在一種孤寂的心境中,看窗外墜落的桂花在秋風中飄浮。

情多最恨花無雨,三分秋色二分憂

    荷爾德林告誡我們:“詩人的本質就是還鄉”。然而,在通往彼岸的詩路上跋涉,我卻無法飲盡這濃濃的鄉愁。

    詩神是一盞明燈,需要我們忘我地尋求一生。

    秋風裡的菩提裝點著我的好夢。在詩人的筆下,它是那麼美麗、那麼迷人,那麼扣動著我的心弦。我將把耀東兄送我的這一支永遠珍藏在心中,我願意細細品賞它的每一縷清香。

向落葉叩問詩意,迎著那淡淡的夕陽!

                                

                                      2013.2.19 

 

 

From: zhxy302104@163.com To: wvinh503@gmail.com

Date: 2013.2.19  Subject: 詩評一篇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