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生活談何容易!

 

     『斷、捨、離』這本由日本文翻譯過來的書,我雖然沒有詳細讀完,但顧名思義,它的內容大概也可想像得到。

 

    在這個鼓勵消費的社會,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很容易受到商人促銷的影響。五花八門的廣告,從不同渠道出現在消費者的眼前,引起他們的興趣,原本無意購買,最後也改變了主意,商人推銷產品的目標便達到了。消費可刺激經濟,增進社會繁榮。浪費物資的罪過便被忽略了。『斷、捨、離』作者主張返樸歸真,改變生活方式,一切從簡。她鼓勵節約,用心良苦,但節約違反經濟發展的原則,看來難以推動。

 

    在比較單純的社會,穿衣是為了防曬、防風、防雨、避暑,禦寒。今天衣服的用途愈來愈廣泛,除了實用功能之外,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要求,變化多端。服裝設計師趁機推波助瀾,創造時尚,鼓吹品味。衣服的款式很快便過時,不宜穿著,但棄之可惜。幸好,人棄我取,有些貧窮國家對舊衣物需求很大,成為不可多得的二手市場。像「救世軍」這類慈善組織,負責收集及運送,有助減少浪費,對環保有貢獻。

 

   在高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手機功能不停在更新,電腦的效率也不斷地在改善,能夠推陳出新才可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發展。消費者為了享受新產品的功能,會跟隨生產商創新的步伐升格,大灑金錢。貪新忘舊的後遺是,過時的產品被棄置,成為堆積如山的廢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但由於日常生活依賴科技的地方愈來愈多,要簡化也簡化不來,加快了消費的速度。

 

    在物質泛濫的社會,已經失去用途的東西,最好將它們清理,實行「斷、捨、離」,否則居住的空間被佔有。但付諸行動,似易實難。人類的佔有慾不易克服,直到非不得已才願意割愛。近年房價及租金上漲,成為沉重的負擔。為減少開支,居住空間(除了富豪)會變得愈來愈小,必須善於利用,或有助於冷却購物的衝動。但不佔空間的東西,仍然不會引起過大的關注。求方便,快速,成為不可逆轉的生活模式。

 

    在環保意識仍未普及之前,垃圾沒有分成「循環再用」、「有基物質」及「廢物」之類別,都被棄置在「堆填區」,或送往「焚化爐」解決。如果消費模式不變,而且與經濟繁榮所需的動力環環相扣,『斷、捨、離』作者無論如何大聲疾呼,也難以改變人類習以為常的消費行為,「焚化爐」只會愈建愈多。如何減少物慾才是徹底的解決方案。

 

                                                2019.12.22   

 

 

聖誕節的意義

 

    我非教徒,對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不甚了了,只從個人觀察得來的印象隨便聊聊而已。

 

    每年的聖誕節,幾乎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有慶祝的活動。這在提倡環球一體化之前似乎已經是這樣了,只不過今天更加普遍,連莫斯科與北京兩個城市都加入了慶祝的行列,還有一些有少部分基督徒聚居的回教國家也有零星的活動,可說是普天同慶。

 

    慶祝聖誕節有其積極的作用,可減少不同宗教信仰之間的藩籬增進包容,有助於促進世界和平。如果伊斯蘭的「宰牲節」也像聖誕節一樣在回教國家以外的地區慶祝,相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更值得提倡的是咱們中國人對宗教的開放態度,幾乎來者不拒,使到不同宗教有各自發展的機會。在中國什麼宗教慶典都有舉行,而且受到信徒及非信徒的歡迎。

 

    聖誕節在開始的時候,相信沒有任何商業味道,後來才被商人利用來進行促銷活動。從那時開始,在每年聖誕節來臨之前,購物商場都會張燈結綵,播放聖誕歌曲,營造節日氣氛;商店窗櫉內展出耀眼奪目的商品,引發購買慾;在商人推波助瀾之下,互送禮物已成為聖誕節的主要內容之一。很多人在收到禮物之後,基於禮尚往來,都會作出回贈。送禮物可表達愛心,聯絡交情。很多慈善機構在聖誕節期間會發放善款、應節禮品及食物給一些窮人,表示關懷。聖誕老人帶著慈祥的笑容向孩子們招手示意,逗得他們非常開心。

 

    禮物不能隨便買,要花點心思。例如選擇什麼東西送給家人及親友才適當呢?收到不合用的東西對任何人來說都可能是一種浪費,必須盡量難免。商人很聰明,除收據之外多發一張「退貨券」來解決這個問題;收到不合用的禮物,可憑券換取其他東西。送禮需要花錢,對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來說將會是一項吃力的負擔。嘗聽過「人情緊過債」的說法嗎?這種風氣不應助長,因它難為了那些窮人。當送禮變成一種「例行公事」之後,送禮便會失去原本的意義。既然如此,這些繁文縟節又為什麼不可省去呢?話雖如此說,收到禮物仍感到一股暖意!

 

    在互聯網普及之前,聖誕卡是傳送聖誕祝賀的媒介,送信的郵差為了準時送上佳音,忙個不亦樂乎!今天打開手機,不停在熒光幕上出現的將會是各地親友的祝福。時代進步了,通訊成為電子化,人人樂用;既環保,又節省了郵差叔叔的腳骨力!

 

    聖誕節在很多國家都是法定假期,「打工仔」不必上班會感到很開心,可和家人及朋友相聚,或索性在家休息,「充電」。聽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期間,敵對雙方在聖誕節那天曾經放下武器,停止戰鬥。停火雖然是短暫的一兩天,但可讓發動戰爭的野心家們能夠冷靜思考一下有關戰爭的禍害,或可促成永久的和平!如果聖誕節能夠發揮冷卻戰爭的作用,其價值將會超越宗教,是值得提倡慶祝下去的!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