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說苦楝樹古老故事

端午節快到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除了是紀念楚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之外,自古以來,這是一個驅蟲、除瘟疫及辟邪的節日,又稱為端陽、端五、五月節、艾節、蒲節……等,因為端午節正值盛夏,天氣炎熱,蚊蟲毒物孳生,故中國古時候也稱農曆五月為「百毒月」,人們在端午節飲雄黃酒,在門前掛艾草及菖蒲葉,用以防疾、驅蟲、辟邪。我們欣逢此佳節,且聽聽有關對驅蟲除疾具有神效的苦楝樹古老故事吧。 

 

據野史相傳,明太祖朱元璋還未登基為天子時,落難躲在苦楝樹下休息,而熟透了的苦楝果子,一顆顆不斷的掉落下來,剛巧正打到這位未來天子的頭上,朱元璋被打痛了很生氣的對著苦楝樹罵道:『你這壞心的樹,會爛心死過年』,天子金口果然厲害,苦楝樹即應驗了這個詛咒,從此每年過冬之際,農曆新年前後,整株樹就凋枯敗落,連樹心都快要腐爛掉,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好不容易撐過了冬天,到明春才有起色活了過來,苦楝胡里胡塗得罪了天子,真是命運多舛十分的可憐。而後世人對它更是貶抑,因為它的名字「苦楝」的諧音成了「苦苓」,與閩南語的「可憐」又是同音,人們認為苦楝被天子詛咒過,是個不祥的植物,而且看它在過年時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樣,正是衰敗的象徵,加上苦楝全身連樹皮、樹葉、果實和樹根都是味辛苦澀,人們惟恐被它拖累也成「苦味一族」,都想避之則吉,因此許多人家的宅院園庭,不但不種植苦楝,甚至除之而後快。

 

其實苦楝雖是命苦,它經過一季寒冬的折騰之後,初春到來卻十分爭氣的紛紛吐出青翠的嫩葉幼芽,暮春時節則更是滿樹綻放白紫色的小花,雖然也算美麗,可實在難與同一時期開花,卻雪白得燦爛奪目的流蘇花及油桐花相較媲美,但苦楝默默地佇立在街頭人行道上開花結果,也自有其獨特的風采。而且苦楝樹全身都含有特殊的天然化學物質,具非常強烈的驅蟲效用,從樹葉、樹皮、到樹根都可以入藥,可治蛔蟲、蟯蟲及皮膚疥癬等病,但因有毒性必須在中醫師開藥方的適當範圍內使用,它的種子俗稱為金鈴子,含苦楝素,是驅除蛔蟲的特效良藥,其毒性比根皮葉更強,更要小心使用。苦楝素同時也是高效用的殺蟲劑,可防治100多種昆蟲及多種葉蚤和線蟲,奇怪的是苦楝素可防治農作物害蟲,但對益蟲如蜻蜓、蚯蚓、蜘蛛、青蛙等害蟲天敵卻不會產生有害作用,並且其他動物觸及也無甚毒害,它實在是農業化學發展的一大功臣,苦楝樹的木材亦可提供建築及製造多種工藝器具,有相當多的工業用途,台灣的林務局已將它列為獎勵造林的樹種之一,因此苦楝雖無福氣入主大戶大家的庭院,但它的價值已逐漸頗受人們的重視。

 

苦楝的英文名字叫China tree或china berry,原產於台灣本島,分布於中國大陸華中及華南一帶,早年已傳播至印度、韓國、日本、琉球等地,外國人不知明太祖曾詛咒過它,對它並不排斥,反而讓旅外的華僑在他鄉看到苦楝樹時,更是添上無限的思鄉之情。苦楝屬落葉喬木,株高約10公尺,是四季分明的植物,寒冬過後,春天一到即滿樹冒出翠綠新芽,隨後整樹綴滿嬌小、白紫色的小花朵,在春風裡飄送似有若無的微香,那香味有點像女仕們化妝用的香粉味,花謝了之後,披針形的葉子逐漸轉為深綠色,同時樹上掛滿了綠色的小果實,橢圓形比龍眼核稍小,接著秋風一起,葉色轉黃,果實也漸漸成熟變為金黃色,串串掛在樹梢頭,使它另有一番情趣,果子熟透了之後再變成暗褐色就紛紛掉落地面。我曾撿起苦楝的果子,它的質地非常堅硬,先生告訴我以前鄉下的孩童們常用它作為打仗遊戲的子彈武器,打到人家身上是有點痛的,我在想如果當初果子掉落時沒打痛了明太祖的頭,相信苦楝樹的命運就不會如此坎坷呢。

 

苦楝有另一故事說: 在千年前,印度的哈拉帕古文化即發現了苦楝樹具有抗發炎,抗細菌,抗黴菌、防蟲害、防寄生蟲、及防蚊的效用,因為在那塊古老的熱帶大陸上曾經歷了嚴重的天災蟲害,造成無數生靈頻臨死寂,大地的各種植物幾乎滅絕,唯獨苦楝樹仍然屹立在這片灰色的殘坡曠野中,因為苦楝樹需要的水分和養份都很少,只須大量的陽光即能存活,當蟲子吃光了綠色植物之後,卻唯獨不敢靠近苦楝樹,震懾於苦楝獨特的專門殺蟲威力,印度人因有了苦楝,彷如得到救命的仙丹靈藥。

 

    其實在明朝之前,宋朝詩人張蘊《詠楝花》詩云: 

綠樹菲菲紫白香,猶堪纏黍予沉湘。

江南四月無風信,青草前頭蝶思狂。

只有南風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飛。

北宋的王安石亦有詩云: 

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元朝詩人朱希晦《寄友》詩云: 

雨過溪頭鳥篆沙,溪山深處野人家。

門前桃李都飛盡,又見春光到楝花。

 

    由這些宋、元時期的詩句,可看到苦楝在得罪明太祖之前是沒有那麼苦命的,詩人們曾紛紛為它寫下讚美的詩篇,經過將近千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閒來朗誦一番,亦可領會到詩中的情意,感念苦楝勞苦功高,名字不好聽不打緊,我們會緊記它實在是最具有貢獻的樹種之一。  2014.05.25

                                (文內部份資料性文字取材自電子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