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有政治和歷史包袱

         

   2016/10/31晚我和外子從山東濟南搭乘夜班高鐵來到北京城,這是一次既新鮮又奇妙的旅程,先生的北京好友「北京首都機場建設集團」楊文科總經理真是熱心又好客,他知道我們此次有北京之行,老早就為我們安排好一切,不但訂豪華酒店、安排遊覽、並設宴款待,使我們北京行驚喜連連,盛意隆情銘感於衷。楊總經理是大陸工程界佼佼人才,對混凝土的研究更是頗有心得,他表示感謝外子助他來台講學,促進兩岸對建材研究的交流,此次安排我們在北京與修建機場專業的工程界主管聚會,我們感觸特別深刻,友誼在乎真心,特地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有人: 「沒去天安門,不算來到北京」,這句話的確說得半點不差。我們來到北京的翌晨(11/1日),就急不及待地趕往天安門,不算是朝拜而是為了卻一樁心願,我欲仔細地觀賞天安門,並祈能盡量地真正了解它。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的心臟地帶,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南北長880公尺,東西寬500公尺,面積達44萬平方公尺,聽說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地面鋪陳著特殊工藝技術處理過的淺色花崗岩條石,因為廣場佔地面積遼闊,而且四周設施整齊對稱,形成渾然一體的恢宏氣象,看來相當莊嚴和壯觀,並且氣勢磅礴,因是位於故宮皇城南門「天安門」之前面,故而得名「天安門廣場」。

 

   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央有座由花崗岩打造的長14.7公尺、寬2.9公尺、厚1公尺、重達103噸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用一萬七千多塊花崗石砌成的,目的是為紀念在戰爭和革命運動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象徵著其精神長存。據說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名建築師梁思成所設計的,可說是中國最大的紀念碑,碑上有8幅反映中國現代史進程的大型浮雕,亦稱是世界上稀有的巨型浮雕之一,很有紀念的價

 

    從歷史的角度看,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又稱正陽門,是明成祖朱棣在永樂15(1417)興建的,當時它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曾兩度被毀,後來清順治帝在順治八年(1651)將它改建,並正式命名為「天安門」。天安門因坐落在北京紫禁皇城的入口處,而皇城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被認為是帝國封建的象徵,而且它位居北京城中心區的中軸線上,故天安門外的闊大廣場,曾發生過許多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從1919年那場影響中國近代政治、社會、文化、思想極為深遠的「五四運動」起,到1925年龐大的反帝國的「五卅愛國運動」、1936年反八國聯軍侵華的「三一八慘案」、1935年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1947年的「五二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1976年的「四五群眾運動」,以及1989震驚國際的「六四流血事件」,無一不是件件撼人心弦、警惕人心的歷史事蹟,也都是在天安門廣場上發生或掀起序幕的。

 

    在明、清兩朝時,除了皇親貴族之外,老百姓是不准登上天安門城樓的,此處儼如禁地一般,是皇帝登基、冊立皇位、或頒詔儀式舉行的地方,據說直到1988年之前,天安門城樓仍是管制不准一般人進入的,後來因有群眾上書陳情請願,說出了民眾欲登上城樓觀賞整個紫禁城景觀的心聲,主管當局經過再三考量才正式開放的(目前仍維持多道公安檢查,有戒備森嚴的感覺)

 

    天安門城門共五闕,重樓九楹,有「九五之尊」之含意,樓高34.7公尺,城樓紅牆黃瓦、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建築造型十分典雅,堪稱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樓前有兩座寓意威武的石獅,城樓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一共有座漢白玉金水橋,跨過金水河連接廣場與天安門城樓。

 

   我們通過了重重公安檢查後好不容易登上了城樓,俯瞰四周近處的恢宏建築景貎,及遠眺整個北京城的美景,此處曾以「天安麗日」之景貎被評為北京十六景之一。城樓南面對著天安門廣場,近處看到人民英雄紀念館,遠方則是北京南城,城樓東側是國家博物館,西側是巍峨的人民大會堂,亦可看到西長安街景貎,城樓的東北方向是一片綠樹濃蔭(景山公園),正北面眺望到雄偉的故宮紫禁城建築群。我們遊罷天安門,經端門、午門直接進入故宮,展開另一個參觀行程。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