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紫爆」之害

 

   台灣的氣候時已入冬,雖然又濕又冷,但亦偶有幾天氣溫回升,太陽露臉後是微涼的暖冬,早晚加件衣裳,本來還算是滿舒適的天氣,可惜最近卻有「紫爆」來襲,搞得人心徬徨。何謂「紫爆」這原本是PTT(台灣網上熱門看板)的一個用語,意指人氣達到十萬人以上,看板即顯示一個紫色的「爆」字,表示人氣已在超過六萬人次的「黃爆」之上,是最高等級的「爆」,稱為「紫爆」。

 

國內環保署遂引用這套新興語法,將空氣中的PM2.5(細懸浮微粒指標)的濃度,由低至高,本來只是分為綠、黃、紅、紫4個顏色,但是由於近年來空汙愈來愈嚴重,環保署發覺四色分已不夠用,從去年底起推行新制,以AQIAir Quality Index )空氣品質指標,取代原先的PSIPollutant Standards Index)空氣污染指標,並在空氣質量指數多增加了二色,改為綠、黃、橘、紅、紫、褐6色等級,即是在危險邊緣的橘色警戒之後,增加了「紅害」、才到「紫爆」、及至最嚴重的「褐爆」。綠色、黃色表示室外空氣品質在安全範圍內,而橘色是代表警戒訊號,提醒有敏感性或過敏症狀的族群要注意了,而PM2.5在每立方公尺的空間達54.5微克的汙染濃度,就是要採取因應措施的「紅害」,汙染達150.5微克則稱作「紫爆」,達到250.5微克以上即是空汙最嚴重的「褐爆」,這是空汙的非常時期,表示戶外的空氣混濁度已達最高標,提醒民眾盡量減少在戶外活動,並多加注意呼吸道及皮膚是否有病變,以免危害健康。

 

台灣北部的空氣品質稍為好一些,可能是連日來都是陰雨綿綿的因素吧,但在台中以南空汙情形則較為嚴重,大家聽到「紫爆」來襲,不禁為之愀然變色,尤其是居住在中南部的民眾,清早起來打開窗戶往外一看,雖是個晴天但卻看不到藍天,四周灰濛濛一片,這不是起霧了,而是環境陷於空汙的霧霾中,霧與霧霾一字之差卻是有很大差別的,兩者的辨識並不太難,因為霧是會移動的,隨著微風飄盪游移,一陣陣的飄過來又飄過去,而且玻璃窗上會有水氣,但是若戶外只是灰濛濛一片,死死地籠罩著整個空間,那就是霧霾,有毒的霧霾!運氣好的話它會在數小時後自動消散,但亦有連續多天盤據著不消散的情形,如果一定要出門就只好戴上口罩了,若眼睛覺得痛癢,或者有咳嗽和喉嚨痛的情形,最好去看一下醫生,減少到戶外去是最好的躲避方法,免得呼吸到大量毒空氣,有害身體健康。環保署長李應元最近有感而發,他公開表示,如在明年五月二十日之前未能改善國內空氣品質,將引咎辭職,這是歷年來首度有環保署長以空汙改善成效決定去留,更彰顯了國內空汙議題的嚴重性。

 

以前我們都以為台灣地區出現的霧霾是來自境外入侵,或是衍生性的汙染源,但現在卻發現霧霾竟是本土原生性造成的,政府環保部門應有責任為民除害。最近南部高雄地區實施在上下班時間大部份公共運輸(包括公車,鐵路和捷運)免費搭乘,希望民眾盡量利用公共運輸,減小開車出門,這項政策是否能奏效,且拭目以待。至於有些學者專家們紛紛提出其他的各式各樣防治方法,聽來都很有其道理,但是否確有成效,或是否會有反效果,則是另當別論了。我認為採取全面劃一性的防治措施,不僅不能對症下藥,反而會導致整體成效不彰,產生不良後果,若採取針對各地區產生汙染源的性質來加以管制,則較為妥當並易達到預期的效果。

 

    美國環保署指出:「科學證據」是管理空氣品質理論的核心,執行空氣品質改善,需要仰賴明確的科學證據,才能建構可長可久與成本有效的管制工作。因此,我認為國內空氣品質應依各地區的地理環境、產業結構、及汙染源不同,來訂定空汙防制策略,並要以科學證據作為標準,首先在各地區設立「即時分析微粒成分的超級測量站」,裝置自動化精密監測儀器,在空氣品質不良時,立即測量到該區空氣汙染物種的成分與來源,依照科學檢證數據來即時針對汙染源採取有效的管制作為,對症下藥才是防治空汙的上策,而病急亂投醫、盲打瞎撞的方式,只是耗時費事、難有成效的。

 

                                                                        2017.12.1

 

 

 

 

 

 

https://ssl.gstatic.com/ui/v1/icons/mail/images/cleardo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