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畫家讚竹,中華文化生輝

 

李 文 慶

(作者為亞洲華文作家協會越棉寮海外分會會長、中華兩岸文藝協進會副理事長)

 

 

中華文化有五千多年歷史,其中「竹的文化」佔了重要的地位。竹子「中空有節」,十分堅固,可做竹工、竹簡、竹籬笆等等。在古早時代,中國並沒有紙張,而是在竹片上寫字,再裝訂成冊。中國文人常用「竹報平安」喻為平安的家書。且因竹堅固牢靠,隱喻志節高超,尤其孟宗竹,高大又牢固,多產於中國的南方、台灣、日本等地區,最為文人所喜愛。

 

孟宗孝感動天,竹筍治母

中國二十四孝中有「孟宗哭竹」的故事:在三國時代,江夏人孟宗,因母親年老多病,醫生囑咐用鮮竹筍做湯,給母親服用治病,但時值嚴寒,千里冰封,哪裡能尋得竹筍?孟宗無計可施,抱竹痛哭,但孝感動天,氣溫突然變暖,冰雪融化,竹林長出許多竹筍,使得孟宗採到嫩竹,得以做湯,而治癒母病。有詩頌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孟宗不僅治好母病,甚至後來做官至司空。家有孫兒者,應讓其熟讀這個孝親的故事,使其自幼深植孝親的思想。社會上屢傳逆倫事件,這與未教育好有關。胡適博士不是說過嗎:「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

 

朱砂與金同價,難忘贈畫

我國詩人及書畫家愛竹,其來有自。四十多年前,區區在教育部文化局充當『文化園丁』,因同仁章逸(泉春)秘書係畫家,與大畫家溥心畬的大弟子蕭一葦先生合開繪畫工作室,因而結識蕭老。蒙蕭老以朱砂繪橫幅竹畫相贈,因朱砂重量與黃金同價,蕭老盛情令我十分感動。蕭老的詩也寫得好:「削玉森森碧幾枝,林風倚石擅幽姿。虛心勁節人爭賞,直上雲霄會有時。」蕭老的字與畫,師承溥心畬,簡直一模一樣。蕭老如今定居美國加州,已經百歲高齡矣!後來名畫家馬壽華亦贈我一幅墨竹畫,並贈一對長聯,其時馬老已八十餘高齡矣,獲此厚禮,對壽老愛護晚輩之情銘記於心。後來壽老不幸作古了。這兩件事使我對竹畫印象特別深刻。

 

竹枝詞成新詩,大放異彩

竹枝詞在盛唐前已在民間流行,本是盛行於四川成都等地的民歌。到了中唐時代因名詩人劉禹錫的倡導,才從民間進入詩壇。竹枝詞是一種綜合表演藝術,集曲、樂、歌、舞於一體,劉禹錫因受屈原『九歌』的啟迪,發展出嶄新的詩體形成,在文學上有所謂竹枝詩:「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歷代詩人不乏竹枝詞作者,例如:蘇軾、楊萬里、范成大、王士貞、鄭夑、梁啟超、蘇曼殊等。

 

蘇軾愛竹成癡,彰顯特色

蘇軾的竹詩有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由此可見蘇軾愛竹成癡。蘇軾對竹之喜愛,最能彰顯中國文人的特色。

 

丘寫竹詞,宣揚義民精神

晚清愛國詩人丘逢甲,寫過一百首竹枝詞,流傳至今有四十首,其中有一首清楚寫下台灣移民社會來自唐山(中國大陸),詩云:「唐山流寓話巢痕,潮惠漳泉齒最繁。二百年來繁衍後,寄生小草已深根。」記述漢族人冒死渡過黑水溝,來台拓荒,刻苦耐勞,發揮『義民精神』。台北的新公園(後來改名二二八紀念公園),即有一涼亭設有丘逢甲塑像及記述其愛國簡歷,到公園遊覽的人,不妨注意閱讀。

 

諸多巧合,亮名贈畫趣談

我的媳婦係美、台雙碩士,寧捨外商顧問高薪職位,去經營烏來忠治村『西雅圖的天空』,地處偏遠,令我頗為不解,及至某日乘車上山,目睹美麗的庭園、進食別致的素食,及聽了她的經營理念,才釋然於懷。且對山上美景、香草及黃金樹、小橋流水、稚子晚間追逐螢火蟲等景象念念不忘。某日我寫出一首打油詩,以誌其盛,並請詩、書、畫家、中華兩岸文藝協進會理事長林亮名(壽山)兄鑒賞用印。林兄為此特從陽明山休養處下山,並帶來私章。當他與林建民兄在廣東同鄉會等我時,巧遇黃信麗組長,閒談中黃組長說:二十多年前,林亮名兄曾送過她一幅小畫-蘭花。亮名兄一聽請她馬上取出筆墨,以便畫畫相贈;又剛好我買有二張宣紙,原準備送到書畫家、中華兩岸文藝協進會監事楊竹君(仲瑤)家中,請其為我寫的詩寫成墨寶,乃讓出一張宣紙,提供亮名即席揮毫。我對黃組長說:亮名兄的畫相當珍貴,現在北京報價相當高!而亮名兄「阿沙力」繪畫相贈,實屬難得。我說:美國有一女作家等了一年多,還未取得林兄的畫,當然這與林兄所使用不褪色的特殊顏料有關,因對方希望要一幅彩色山水畫,但一包二百元的彩色顏料,只夠畫一筆,整幅山水畫光顏料就要十幾萬元了!而顏料無著落,贈畫事就卡住了。我說黃組長運氣真好,因為她只要潑墨竹畫,問題易解決,她聽了十分高興!

亮名兄認真的即席揮毫,畫的是一幅墨竹及蘭花圖,並題詩云:「留得乾坤一片地,新芽抽發出頭天。」畫家寫竹又寫詩,誠意拳拳,寓意深遠,正是「畫贈有緣人,期勉出頭天!」筆者有感,乃寫出我國竹的文化歷史,略書此事。若能讓我華人子弟得以獲益,善莫大焉!

 

寫於溫州街 台大勵學大廈 寓所

 

 

圖中為詩書畫家林亮名所畫竹蘭贈與黃信麗(右二)

右一為李文慶/左一為林建民/左二為李兆民。(李月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