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名家書畫篆刻七書交流展」側記

 

    由臺灣大學電機系、中華粥會、騷心標準草書會、北京譚柘書畫院、七書研究學會和北京七書粥會共同主辦的「兩岸名家書畫篆刻交流展」如期自本年3月25日至4月1日在臺大博理藝廊舉行的。開幕式由臺大電機系顏嗣鈞主任和中華粥會陸炳文會長共同主持並由系友也是參展書畫家之一黃友佳擔任司儀。  

    首先由陸炳文會長致開場白,首先感謝臺大電機系和顏主任提供博理藝廊作為本展覽場地,繼闡述本展覽作品包括臺灣和大陸兩岸書畫篆刻名家陳幼白、黃河、孟子洋、葉堯及黃友佳所創作,其最大特色係除傳統的彩墨國畫、中國書法及篆刻外,還有首次在臺灣展出的七書書法和七書篆刻(詳下文)

    接著由顏嗣鈞主任致詞,為「兩岸名家書畫篆刻七書交流展」能在博理館展出,已為博理藝廊對兩岸藝術交流開了先河,同時也為學理工的電機系師生提供了一個觀摩學習書畫篆刻的機會,非常感謝各主事者和參展書畫家。

    繼之自北京的畫家陳幼白致詞除闡述他的重彩畫作特色外,也發表了對第一次來到寶島的感想和謝意。

    到場觀禮除參展書畫篆刻家大陸畫家陳幼白、七書篆刻家葉堯和臺灣詩書畫家黃友佳外,尚有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前會長李貞吉、中華世紀書畫會理事長郭善德、中國經貿藝術協會理事長尚潔梅、兩岸時報社長王曼斐、發言人黃哲烽、書法家李恩秀、臺師大教授董俊彥、郭文夫、臺大電機系陳德玉教授和李學智教授暨其他臺大師生等百餘人。黃友佳、郭善德、李恩秀、黃哲烽亦均接著分別致詞。開幕式並有由國樂家吳武行、許秀瑩、葉堯、張仁邦、吳寶珠和崑曲家演奏演唱助興以及茶會招待。陳幼白和黃友佳並分別於現場揮毫贈送來賓書畫作品,其後又為來賓導覽解說展覽篆刻書畫七書作品。是次展覽允稱藝壇一大盛事,尤其是「七書」書法和篆刻係在臺灣首次展出,應屬創舉! 展畢後將計劃移至北京再展。 至於何謂「七書」?請參考下文。           

 

何 謂 七 書 ?

   

    漢代學者分析小篆的形音義而歸納出漢字六種造字條例--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許慎說文解字敘亦將文字的造字原則歸納出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等六種方法並作出定義,稱為六書。由此可知自古以來一直到清末民初漢字的筆劃字形無論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之新舊造字均屬於六書範疇。

    自十八世紀西風東漸,西方拼音文字所使用的羅馬字母除了被傳教士用作中國各地方言之拼音以利傳教外,也被中國人使用作為漢字除了以「注音符號」作注音外的另一種注音方法,這種羅馬字母拼漢語音的注音便是「漢語拼音」。

    眾所週知原先以六書方法所造出之漢字,固稱有「象聲」之形,但字形和讀音能同時兼顧使學習漢字的外國人甚至中國人正確讀出標準的字音殊為不易。因此,早期的語言文字學者首先創造了一套以漢字的部份筆劃或部首字形作為注音符號,即現時仍為臺灣所使用的[ㄅㄆㄇㄈ...] 「注音符號」;並將注音符號加注於漢字旁,使字語音得到初步之結合。但使用漢字旁加注音符號的方法對外國人學習漢語仍有相當難度,因為他們等於必需多學習一套「注音文字」。但如將漢字和漢語羅馬字母拼音結合,則對外國人學習漢語和漢字便方便容易得多了。若能將漢語羅馬拼音字母直接植入漢字中代替原來漢字的部份筆劃,但從外觀上看仍然不失原來漢字之形豈不比在漢字旁附加注音(不論是「注音符號」或「漢語羅馬字母拼音」)更屬佳妙?首先有一個人便有這種想法,甚至企圖想使這種漢字植入漢語拼音的新字體能成為一種新的世界通用文字,這個人便是前國立北平大學校長和故宮博物院理事長李石曾先生。他把這種想要創新的有別於傳統六書漢字的文字便稱之為「七書」,一種容易讀出正確字音並使外人容易學習的新漢字!若能使之成為世界文字這是當時李氏的夢想! 

    最先李石曾先生只把原來漢字的楷書植入漢語拼音,並未把其他書體(篆隸行草)亦創出七書。他的楷體七書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將漢語拼音字母筆劃的「劃形線條」盡量將之「漢字楷書化」,然後將它植入與它同音的楷書漢字中,取代該漢字的部份筆劃或不需取代部份漢字筆劃由創字者決定,但原則是改變後形成之新字「七書」必須使人觀之仍能看出具有原字的字形。

    李石曾先生過世後,這種所謂七書固未能成為世界文字,但他這種創字的傳承卻由他的義女婿金石篆刻家葉堯從北京帶到臺灣來,結識臺灣詩書畫家黃友佳後,將這個他義丈人的遺志傳達給黃友佳,由於黃友佳原即對書藝極具興趣和創意,遂共同組織成立了一個『臺北七書書藝研究會』,即使七書不能使之成為世界文字之一,把它當作一種書藝來研究玩玩創意書法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葉堯初訪黃友佳當天,黃友佳聽罷葉堯說明李石曾先生所訂的七書原則後,因為原即熟悉漢語拼音所需之羅馬字母和各種書體,尤其是標準草書,乃隨手以毛筆沾墨在宣紙上以草書試寫了七書「無量壽佛」四字,讓葉堯大為驚訝!黃友佳乃根據李氏所訂的原則,即七書的羅馬字母線條筆劃劃形必須與所寫漢字書體即篆隸楷行草吻合,乃練習了各種七書的羅馬字母各種漢字書體字形線條運筆,將羅馬字母漢字草書化、篆書化、隸書化、行書和真書化甚至甲骨文化。

    幾個月之後,七書書法作品包含篆隸真行草七書甚至甲骨文七書和禽鳥象形創意草書七書居然由黃友佳創作出來,再加上葉堯的篆刻真書七書作品和北京七書粥會的書法家孟子洋同道的楷書七書作品已大量出爐,非常可觀,大家遂興起兩岸七書書法篆刻聯展之念頭,為使展覽更具可看性,又連繫了另二位北京的畫家陳幼白和篆刻家黃河,並請中華粥會陸炳文會長策劃了這一個史無前例的「兩岸名家書畫篆刻七書交流展」,並於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一日假臺灣大學博理藝廊公開展出成果。    

    展出的部份七書書藝作品(黃友佳創作)示如附檔照片,作品釋文按圖片順序列如下:

1瑞兔迎春 rui tu ying chun (草書七書)

2黃帝烹穀為粥  Huang Di Peng Gu Wei Zhou (甲骨文七書)

3鶴 舞  he wu  (創意象形草書)

4山舞銀蛇  原驅臘象 Shan Wu Yin She  Yuan Qu La Xiang (篆書七書)

     

1瑞兔迎春   2黃帝烹穀為粥  3鶴舞    4山舞銀蛇 原驅臘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