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唱歌 熱愛生活

 

  旋律節奏動人,曲詞優雅,演唱難度高的一首首經典金曲,往往都是歌唱比賽中參賽者多能取勝的主要原因。回首上世紀五十年代,麥連城就是憑著一曲《王昭君》奪得「東南亞歌后」的美譽;十多年後她的高足黃慧君也是憑此曲,奪得當年在本市「精武體育會」舉辦的華語歌唱比賽冠軍,從此脫穎而出,遂成為本市的紅歌星。多年後在第五郡「南方歌劇社」成立的晚會上,聽鄧金華高歌一曲《王昭君》,使筆者憶起當年麥連城的《王昭君》,同樣繞樑三日,同樣能將王昭君當時辭別家國與親人,要到遙遠陌生的塞外,生死歸期皆未卜的那種離愁、哀傷和淒怨的情緒,藉著動人的音樂旋律節奏,文辭底蘊深厚,押韻準確的曲詞,經鄧金華的優美唱腔、拍子和諧、吐字清晰、台風及表情都能揮灑出來,盡顯此曲的神韻,令在場觀聽者動容、共鳴。

  除了由黎錦光先生(1907-1993)作曲填詞的《王昭君》以中國普通話唱出之外,由中國粵劇大師紅線女演唱的《昭君出塞》,在粵劇戲曲中亦是響遏行雲歷久不衰。中國普通話版和粵語版《王昭君》,其旋律節奏、曲詞、音韻雖各有千秋,卻相當普遍,愛好唱曲者皆能唱,但能唱出其神髓者就非人人皆可。

  鄧金華能夠將《王昭君》演唱得如此傳神,除了有天賦的嗓音,不懈努力地在曲藝方面的鑽研外,她曾是知用學校的高材生,中文程度有一定的根基,故能領悟到歌詞字裡行間所詮釋該歷史人物當時內心深處的感觸,再加上人生閱歷豐富,見證了悲歡離合成敗得失,故唱起來特別有味道、有感情和有韻味。

  十七歲那年,她在玉蘭亭酒樓參加當年梁氏宗祠祭祖晚宴,當時負責康樂組的梁志鵬極力鼓勵這位年輕賓客上台高歌一曲助興,她就以經典名曲《夜來香》初試啼聲。令人為之驚艷不已,自此激發起她血液裡的跳躍音符。奈何環境驟變,滄海桑田,在流逝的歲月中她與夫婿詹先生鶼鰈情深,牽手風雨同舟走過幾許艱辛歷程,終能從黑暗走向光明。生活安定了,潛伏在她血液裡的音符又再蠢蠢欲動。起初她在機緣巧合下參加了「群聲歌劇社」,閒暇時唱曲消遣以調劑身心。她對粵劇戲曲也很有天賦,常以名家的唱腔作為「導師」。她曾以一段粵劇歌曲《董小宛》奪得由本市穗城會館和本市統一粵劇團聯合主辦的「2010粵劇歌唱聯歡節」的第一名。於去年,她參加了「粵曲愛好者俱樂部」與同道友好分享唱曲心得。她表示時代歌曲比較多元化,樂曲時有創新並沒有局限於某一個框架裡,可以隨著時代唱出一些新意,她比較偏愛;而粵劇戲曲是傳統的地方性曲藝,是有代表性的一種藝術。既然是愛唱歌,那麼嘗試多一種曲藝就更能有機會多探索、多認識。

鄧金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婿與三名子女及親人都支持鼓勵她在這方面的喜好,孫兒也常伴她哼曲,天倫之樂樂也融融。她每天協助夫婿管理自家開設的「百樂餅家」(第十一郡第四坊鄧明謙街26-28號)的業務,午後在家中休息或鑽研曲藝,晚上閒暇時到俱樂部或歌劇社與同道友好串曲,生活忙中有序。她表示唱歌是她的愛好也是健康的娛樂活動,更是她人生中的一首插曲,一頁亮麗的篇章。在不影響事業和生活的原則下,她表示不會放棄這愛好的,如果有機會踏上舞台她也樂意再嘗試。

                                                                         2013年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