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華人生活風情畫

第五郡戲院滄桑歲月

                                     

(之九)

筆者在兒童時代,常與家長出遊,筆者有一長輩住在現時第五郡的傘陀街,常聽家長叫人力三輪車車伕載我們去“新大陸”,我總以為“新大陸”是條街名,其實是一間知名度非常高的大戲院。當時傘陀街叫做參辦街,在抗法時期,面對傘陀街與阮廌街的交界處,有座法式建築的“參辦樓”而得名(現已開通至雄王街,當年的參辦樓已不存在)。

    “新大陸戲院”是一座很寬闊的兩層法式建築,據說是建於二次大戰前,於廿世紀五十年代初結束戲院營業,拆建為兩層樓的“六國舞廳”。當年“六國舞廳”是一間很有名氣的娛樂場所,舞廳歲月大概渡過廿年,於廿世紀七十年代初,由一群知名華商合資改建成今日的“天虹大酒店”。1973年9月,由當時的“美雲影業公司”及多家影業公司(包括華商)聯袂就曾在西貢麗池戲院舉辦越南第五屆電影節,亦在“天虹大酒店”舉辦了一個非常隆重的慈善晚會,當晚星光熠熠、香港、台北眾多當紅影星皆出席。當年“天虹”開幕特邀請台北某電視台“水上樂園”節目主持人白嘉莉剪綵,往後港台紅歌星也陸續在“天虹大酒店”的夜總會登台演唱。

 

 

 

 

 

 

 

(之十)

自從粵劇開始式微,年輕一代對傳統的地方劇種漸不感興趣,前來登台的粵劇團可說是鳴金收兵!代而起之的就是綜合性的歌舞團,由新進或當紅的歌星、舞蹈員、話劇與樂隊組成,到東南亞和其他華人眾多的城市獻藝。

位於第五郡潘富仙街25號的“麗聲戲院”,其前身是“樂宮戲院”於廿世紀六十年代由華商幸福肥皂廠老闆王成慶將殘舊的戲院重建為“麗聲戲院”。解放初期曾有活動,約十多年前改為迪士哥舞廳,之後改為“麗聲芭蕾舞培訓中心”,現已停止活動。當年“麗聲”多放映港台及中國華語片。猶記得當時因1968年共黨發動攻略,將第五郡警署作為當時攻城目標,而造成多個區域陷入烽煙。當時從香港來堤岸大光戲院(前中國戲院)準備登台演藝的粵語片藝員陶三姑等人被逼停演,倉惶回港。當時政府為整頓殘局,有一段時期曾禁止外國歌、影星及歌舞團來越登台,當解禁後第一位來越隨片登台的歌影紅星就是台灣的湯蘭花,登台期間每晚先在“麗聲”獻唱,隨後即前往第一郡“金珠戲院”獻唱,當時的確捲起了一陣追星風潮。湯蘭花在“麗聲”為當時由阮文紹總統夫人發起為“為民醫院”(新平郡現為統一醫院)而舉辦的籌款慈善晚會。艷光四射,雖事隔44年,筆者對當日情況記憶猶新。

    在歌唱比賽中獲得第一名而走上星光大道的鄧麗君,於1971年9月以“娃娃歌后”配合“火鳥樂隊”聯袂來越登台演唱。鄧麗君首次在“麗聲”登台是由西堤一個以潘雲鳳為首的民間婦女團體集資聘請。兩年後鄧麗君二度來“麗聲”登台是由“麗聲”院主王成慶與瓊商“聯合影業公司”老闆吳清華聯手合辦。鄧麗君首次來“麗聲”登台,留給觀眾的印象是純純的,一張稚氣未脫的娃娃臉。當她在兩年後再度在“麗聲”與觀眾見面時,稚氣已不復再,看起來較成熟,但其天真的本性在無意間亦流露出來。

    在“麗聲”側旁(面向陳興道街)的部分原是海報(電影廣告,當年戲院都擁有畫師繪劃廣告)繪畫室,院主在“麗聲”多蓋一層,將畫室接通,還建築通到樓上的樓梯,這就是“麗聲”B院。B院亦曾上演過一場來自外地的雜技表演。B院與“新越戲院”面面相對,當兩間戲院同時散場時,交通便非常阻塞。B院在解放後仍活動,若干歌舞綜藝團經常在此表演,吸引了眾多愛聽歌及諧劇表演的越華觀眾捧場。近年A、B兩院皆空置著。

 

 

(之十一)

與“麗聲B段”面面相對於同一條街上就是“新越戲院”,她始建於廿世紀五十年代,多上映一些一輪或二輪港台華語片或西片,日本、韓國片等,上演歌舞話劇就比較少,台灣急智歌王張帝就曾與著名紅歌星尤雅在此登台獻藝。解放後不久“新越”就歇業轉為存車場,現又租賃為商店。

    “麗都戲院”大概建於1955年左右,數年後成為香港邵氏影業公司投資的物業,經理是由香港派駐的王先生,“麗都”建成後王先生就攜家眷走馬上任。“麗都”專上映邵氏的首輪影片,在傘陀街有著自己的“邵氏片倉”。解放後戲院由政府單位接管,曾將戲院前段樓宇改葺,改名為“還劍戲院”,本市“統一粵劇團”自從“三多戲院”(後改“辰星戲院”)停業後,每年逢慶祝大節日、婆誕、華光祖師誕等就移師到“麗都”,現在再移師至“首都”。“麗都”於數年前和隔鄰的“首都大酒樓張民安商業大廈”同時拆除,當年首都大酒樓(張民安大廈)由張振邦等多名華商興建,曾邀請當年世界小姐李秀英(台灣)赴越剪綵。戲院“生涯”從此落下帷幕告一段落,不知何日才以另一個嶄新的面貌轟立在第五郡。

 

(之十二)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有一句古語:“多福、多壽、多子”,謂之人生擁有“三多”無憾也!在第五郡梁汝學街(以前叫打石街)745號,就有一座戲院以此命名。當年曾有一句笑話說:三多戲院有三多,就是“木蚤多、蚊多、老鼠多”,因為這間戲院的衛生很差,而且座位是木椅,“三多”真是名副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孩子們多數不喜歡到“三多戲院”看戲,毋庸說因為除了有“三多”,還會因有時候他們衣著不光鮮,隨時會被誤作是看“霸王戲”而吃藤鞭。

事緣當年戲院的規定每一張門票只可以攜帶一名小童,而當年的娛樂消遣並沒有今天這麼多元化,小孩子的娛樂只有看“公仔書”(連環圖書)和看電影了!一些經濟比較困難的家庭的孩子們,在戲院開映前常徘徊在入口處,趁著入場觀眾擠迫時,跟隨觀眾混入戲院看戲。“三多”戲院的院主是姓盧的商人,他常常拿著一條藤鞭,站在入口處趕打這些孩子,使到當時人們對這名院主的行為非常反感!

“三多”戲院是專門上映香港攝製的粵語片,供應商多是丹影業公司(第五郡潘富仙街麗聲戲院對面)的影片。有段時間院主為了吸引觀眾,在電影放映前,先放映一段院主前往香港華達片場參觀電影拍攝現場的紀錄片,當時的觀眾因好奇,票房方面也奏效。

    因為戲院的裝置沒有與時並進,不能上映伊士曼七彩大銀幕的影片,在票房競爭上“三多戲院”就漸漸走入被淘汰的危機,只有重映一些所謂粵語殘片,而當時港產粵語片卻正走入灰暗年代、國語片正是全盛時期。

自南方解放全國統一後的第二年,得到市文化新聞廳和有關機關的批准,“統一潮粵劇團”成立了,從此,統一粵劇團就長駐在“三多”(解放後改名晨星戲院)上演。“三多戲院”舞台上的風雲歲月因此有機會“梅開二度”迎來了第二春。

當年,南方剛解放,社會一切正待整飭,娛樂方面尚很單調,人們就只有一窩蜂湧到戲院去看戲,尤其是年輕女性及少女。當時就因此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向來真正喜愛和懂得欣賞舞台上粵劇表演的觀眾多數是中、老年紀的人,可是當時到戲院看戲的卻大部分是年輕女性,有的幾乎是每晚都到來捧場,令“三多”場場爆滿、門庭若市。在此時期,“三多”舞台出現了多名本市粵劇紅藝人,每位紅藝人都各有大批擁躉、戲迷。這種風光持續了12年,至1988年,彩色電視機與錄影帶開始進入越南市場,而且“統一粵劇團”具叫座力的藝人也陸續出國定居,新血一時又後繼乏人、青黃不接,加上當時本市舞台藝術表演普遍刮淡風,在多方面的影響下,票房便每況愈下。後來因戲院日久失修,已殘舊不堪,統一粵劇團就另覓演出場所。“三多”的戲院歲月從此劃上句號。於2008年“三多”重新拆建竣工,成為一座趨時的商住新式大廈。

                            

 

2017.5.12

 

台北黃寶芝笛姐按讚:

陶小姐蒐集到如此豐富的歷史資料,而且圖文並茂,真是難能可貴,

加上陶小姐目前仍在胡志明市,古今印證的工作,是最有資格做的,

而且做得很好,使我們對西堤戲院的滄桑有更深的認識

謝謝陶小姐,您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