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節生意

 

  擁有2293年歷史的端午節,售賣粽子是應節的生意,尤其在華人聚居最眾的區域,售賣粽子的攤檔到處皆見。近年在越南很多事物都有復古的趨向、民間新建的房舍、酒店、綜合大廈甚至重建的大學校舍很多都重拾當年歐洲法式的風格。在堤岸第十一郡謝淵街(孫壽祥街)與陳貴街交界一帶的“織籮屯”的竹編行業者思考了一個以竹子製造的攤檔來售賣粽子,使歷史悠久的粽子再配合古意盎然的竹編攤檔相得益彰,令到蘊含歷史姿彩的傳統節日增添多一份濃烈的懷舊情懷。

    在廣東方言中,有很多搞笑而語開相關的諧音,端午節的“賣粽”與“賣種”語開相關,所以有一些甘被同化忘本的人被諷為“賣種”,“專做五月節生意”,甚或被取笑其“生意紅火”即是什麼也賣光了!每年一度的端午節,它留下了一些令人感嘆的事物。近年售賣者很多都為了節省成本與快捷,都選用了尼龍繩(有色素)來裹紮粽子,他們缺乏了避用化學材料的意識,尼龍繩與化學色素,對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對此有認識的市民都選購天然草繩裹紮的粽子。

 

 

                         2013.6.9見刊2017.5.19 寄自越南  

 

 

民間傳統女紅工藝品

─ 香 包 ─

 

時代正不斷地向前推進,民間很多事物都漸漸地被遺忘。現代是電子、電腦時代,好些流傳已久的傳統手工藝若不再“重提”,它們將會“悄悄”地“消失”了!

香包──這件民間女紅手工藝品,在今天社會年輕的一代(卅五歲以下)裡,實在是不知其為何物!?

香包的造型是多種多樣化的,是民間傳統的女紅手工藝品之一,它是用手工一針一線地縫製,做工細膩,香包內的香藥多由蒼朮、白芷、山奈、辛夷、香排草等草藥配製而成,它具有袪風、燥濕,醒腦除煩,除瘴病,避穢氣,理氣,止痛,通鼻等多種功效,而且芳香濃郁,或者更可以特別些用檀香或沉香配製。民間曾視香包為避惡除邪,袪病剋災的吉祥物。在古代,香包是大人小孩都可佩戴,既美觀又可避疫,它還可作為定情信物呢。因此,香包在古代廣泛流傳於民間,各地區均流傳有其風味特色的香包。

香包的款式繁多,有十二生肖香包、祈福香包、吊飾香包、星座香包、麒麟香包、蟾蜍驅邪香包、珠花亮片縫製的香包等其中最具民俗特色的要算“纏線彩棕球”(即五彩菱角香包),它是華人同胞在端午節時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祭品。在四十年前這裡的華人同胞在每年端午節,小孩佩香包是很普遍的事。佩帶五彩菱角香包既為紀念屈原,也可避疫,還寓意全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消災增壽,吉祥平安。現在的香包造型已跟得上潮流,不妨在汽車、居室、廳堂、書房,或者別在手提包充當裝飾品;這樣,香包便具有了民俗歷史的符號、實用和審美的多重內涵。現在購買香包的地點除了在出售傳統手工藝品的商店外,還可在第十一郡雄王街的慈恩襌寺或第五郡天后廟對面賣“刨花緯線”的攤檔購買或訂做,一個配足香藥的香包,價錢當然不便宜!

香包這件民間布製女紅手工藝品,它既來自民間,流傳於民間,我們何不讓它繼續在人們的生活,放射出它獨特的美的光彩呢!?

 

                    2003.6.7見報2017.5.19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