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的粉麵車

☆ 情寄民族和傳統

 

一個民族生活的某一方面,都有其傳統的特色,猶如當我們走在大街小巷上,都常見一種很傳統且很有代表性的小食檔──餛飩(雲吞)粉麵車;這是華人傳統的販賣麵食模式。在其他省份,當你看到這樣一部具代表性的車子時,你心中自然地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這部車會告訴你,這麵檔或糖水檔其主人一定是華人,口味也一定是華人的口味。

 

解放南方全國統一,彈指間已過了四十個寒暑,十年人事幾番新,白雲蒼狗,何況是廿八年!這種傳統色彩極濃且集書法、圖畫結合的麵車,已越來越少見。近年在西方國家,興起了一股的對東方傳統文化熱,一些好此道的西方和日本人士,不惜以重金將這種舊麵車收購,加以維修就運回其本國。在新世紀的今天,社會經濟都在轉型,萬事皆以經濟效益為主,又有幾許人願意投入資金,去訂造這樣的車子來賣這麼一碗粉麵或糖水呢!但話又得說回來,因為東方熱的因應,這種車子似有復甦的跡象。例如新世界酒店及新海雲食店都各訂造了一部。

 

筆者為了尋訪製造者,幾經查訪,都說不是先輩留下就是向別人轉讓,按著寫在車上鏡畫的地址訪尋也不得要領。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某日無意中在傅基調街一一號的滔記麵檔吃麵時與該老闆攀談,得知鏡畫製作者的後人仍在本市,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在第十一郡第四坊鄧明謙街卅五號巷內,我尋到了“新華製片”的後繼人梁志鵬先生。梁先生家學淵源,可說是美術世家,當年桃李滿堤城的著名嶺南派故畫家梁少航老師是他的同宗兄長,梁先生也是位美術愛好者,少年時師從昔年飲譽西堤美術界的西洋畫名家劉曲樵老師,梁先生的父輩於四十年代末期,就開始創立“新華鏡畫社”於馮興街,除了製作神像與一些裝飾鏡畫外,更與華人的傳統粉麵車、糖水車、蔗水車掛鉤,所以在這種傳統的車子上的鏡畫中,都寫上“某某造車、新華製片”。梁先生將他父親遺留下來的鏡畫圖稿展示,使我大開眼界,圖稿種類繁多,包括《封神榜》、《西漢演義》、《三國演義》、《萬花樓》、《岳飛傳》以及一些五十、六十年代的時裝畫。唯一遺憾的是,當年梁劍民故老先生,行家皆稱六叔,他所繪製的以當年香港武打紅星關德興與石堅的肖像,還有以黃飛鴻故事為主題的,並沒有留下圖稿,而梁老先生還傳有一絕藝,就是能以招牌的取字,憑構思繪成兩棟矗立在運輸繁忙的江邊上的大廈,以及能以招牌文字相應地作對聯。

 

在七十年代前,新華製作此種鏡畫,除正面招牌和對聯外,正面左右與兩旁都分為三層,全套鏡畫(連招牌對聯)共十五件,在七十年代後就改為十一件,只裝嵌兩層或一層。其製作工序也很繁複,勾圖、著色都是筆筆皆心思,一套鏡畫的製作需時卅天。因為時代環境的變遷,這種鏡畫曾一度為經濟轉型與潮流所摒棄而一蹶不振;為了生計,梁先生轉行與友人合資經營鋼鐵器材生意,但對他父親遺留給他的這一門美術手工藝仍不離不棄,常為一些識途的顧客修復舊畫和製作新畫,在畫功上更加以改良,將一些較為硬板的景物,以西洋畫的筆觸使之生動和立體化,而又不失其中國國畫的傳統風格,梁先生原是美英英文學校的學生,故能操英語,從各渠道向他訂購和修復鏡畫者不缺西方人士。

 

從梁先生所提供的資料,當年製造這種車子的精工巧匠有:陳靜、江樂、曾富、照記等。在第十一郡森德街的“照記”,其後人已不知去向,“陳靜”亦難尋覓,現在只有在平盛郡的“江樂”尚有後人繼續這一行業,且手工精湛;而“曾富”就較為融入工業領域,“曾富”的第五子曾德國,他承繼了父親留下的工藝,在新平郡設有工廠。“曾富”在四十年代末期與其兄弟曾權已從事這種麵車的製造,更與“新華”掛鉤緊密合作。為求耐用和達到標準,製造車子的木料選購不能馬虎,木料更要儲備一段很長的時間,使其風乾不致變形。製造時每個工序都要達到嚴謹的結構,合理且絲毫不差的榫卯(俗稱榫頭),還要加上精良的美術做工,包括上漆(打士的)、打光、鑲邊、裝嵌鏡畫等工序,工時需兩個多月,一部合標準的傳統車子才能完成。以廿年為一代人來算,它總可歷經兩代以上的經營歲月。整部車子都是美工的結晶,它雖然是一部木製車子,在熊熊的爐火下它年復一年地為食客服務,其結構在火爐四週,是以隔熱石膏板和鐵片作為保護層,保護層壞了可更換,車子就可完整耐用,現在曾先生更將其改良,以雙層白鋼片及石膏板,作為火爐位置的保護層,更配以新工藝打造的車輪、彈簧,使這部長一碼八寸(不計把手)高兩碼,重量不輕的粉麵車,推動起來較輕便靈活。

 

這種舊式麵檔,從前是多在街頭巷尾或門前擺賣,所以在車頂四週都有著收放自如的防雨、防曬、防盜的保護鐵篷。曾先生說:如果車子是放在店內,這四件鐵篷就不需要了,為求美觀,曾先生就將鐵篷減去,在車頂四週的護欄,以平雕、浮雕或鏤空的美術工藝雕上花紋,使其更富藝術氣息。

 

今日科技的演進,社會上推出了多種新的工藝材料,從前木車子在上漆這一段工序最為艱苦,負責上漆的工匠如果肝臟不好或有皮膚敏感症,就會苦不堪言,其敏感的皮膚會使到全身出滿疼癢難當的紅風疹,更難堪者會被誤作患有麻瘋病,這種皮膚敏感症俗稱“生漆”,現在使用新工藝材料上漆後,已能排除這個難題,但成品的效果就要互相比較才見真章。

 

在阮智芳街與二月三日街交界處的成記麵檔,因上輩留下的車子,經年代久遠腐朽不能再用,主人便別出心裁訂造了一部以白鋼打造,而款式大致相同的麵車,雖沒有了傳統的格調,但也盡量保留著它一點點風貌。

這種麵食車子在本市面世已超過了一個世紀,究竟它是由哪位先民構思設計?或來自中國?因年代湮遠已無資料查證。

 

在第一郡濱城坊的夜市中,一部傳統的木造粉麵車,吸引了眾多外國遊客的注目與興趣,總希望這股東方熱流會是一帖強心劑,將它微弱的脈搏康復起來,不致為時代的洪流所沖走!

 

2017.7.18寄自越南

 

台北張仲耿硯長箋注:

粉麵車是南越的一大特色,我曾在河內一個飯店內看到一輛,據說是主人大費周章才運到河內來。

陶然笛姐的文章提供了我多年來問題的解答,足見費了很大的訪問功夫,水準絕非一般信手寫出的隨筆,特此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