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的藝術

 

除了鹿角是真物,就是栩栩如生的木雕刻。鹿首已是六十多年前祖輩的遺作。蝠(福)壽的花邊是孫輩李汶飛的作品,這可說是祖孫兩代藝術心血的結晶。

 

當你參觀廟宇、佛殿、亭、臺、樓、閣等古色古香的民族傳統建築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木雕刻,如神龕、牌匾、楹聯、塑像等。一間有著民族傳統藝術色彩的建築物,如果沒有了木雕刻藝術品的襯托,它會顯得單調和缺乏了傳統上的風格;所以無可或缺地都會有木雕藝術品的存在。遠的不說,就以第五郡華人廟宇如天后廟(婆廟)、觀音廟、關帝廟等具有悠久歷史與知名度極高的廟宇來說。廟內的木雕藝術品真可說是洋洋大觀,匠心獨運,集美術與工藝於一體,其精雕細琢件件皆精品。

 

民間傳統工藝,以往多講求世代薪傳,即所謂“百年老字號”。但往往由於環境的變遷,社會潮流的趨向所使然,很多子承父業的行業,能夠經得起時代的衝激仍屹立不倒的已屬鳳毛麟角,物換星移,時代不停地在轉變,一般年輕人多不嚮往及熱愛刻板的家傳手工藝,又或是在功利上賺不到大錢而轉營他業,故此,民間很多的傳統手工藝漸漸被湮沒和被社會遺忘了!

 

在半世紀前胡志明市以專工雕刻牌匾、楹聯等木刻工藝品而名噪當時的“畢瑞記”,就是一個例子。在廿一世紀的今天,他早已悄悄地“消失”了!而當時與他齊名的“李田記”至今他的後人仍能克紹箕裘,不離不棄地緊守此“崗位”,默默地將此種傳統手工藝傳至第四代人。更難能可貴的是新一代的年輕人願意融入這一傳統工藝的行列。

 

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年輕得多的李汶飛先生,已是“李田記”的孫輩,“李田記”創辦人早歲從中國順德移居至當日華人聚居區的第五郡,在觀音廟旁的一條小巷子(雕花巷)內學藝創業,受藝於早一輩從中國來越的老工匠,從此克勤克儉以此手工藝謀生,“李田記”共有五子,其秉承父業者雖有四子,但至今天仍幹此行業已寥寥無幾。傳至李汶飛共三兄弟,李汶飛居長,二弟汶雄不幸於2002年病逝,正值英年早逝,聞者無不惋惜!其三弟無心克紹箕裘已轉營他業。談到此門手工藝,李先生非常感慨,祖孫三代以此工藝謀生已成了家業,此門生意是屬工藝,所謂手停就口停,靠的是一雙手和心思,他自己要掌握繪畫的技巧,設計構圖,有時候如果客戶沒有字稿交來,就自己動手書寫,若要外求是會延誤完成日期,所以對於繪畫、書法雖不成為“家”,但也要通曉。

 

訓練一個接班人,是要從小觀其興趣趨向,十歲左右就要學掌握刀具和一些基本操作,年紀大了因心念繁雜,精神難以集中,這時候才入行就比較困難,所以汶雄的遺孤十二歲的智勇小弟弟,在課餘時間已開始學基本操作。汶飛之子富慶現年廿三歲,已能運用所學加入工作行列。

 

數十年前全部是手工操作,近代雖已有機械代勞,機械的操作只局限於開木、刨木或一些代替手工的程序,時間上的確是比較快速,但主要部份仍是一刀刀地雕,雕刻形式有平雕、俯雕、浮雕、單鑲、多鑲等,工作時一定要聚精會神,心無雜念小心翼翼地操作,若是心浮氣躁一不小心就會功虧一簣。說到工具的裝備是不可或缺的,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齊備與創新改革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作品完成後還要學粘貼金箔。金箔分為赤金、西金、銅、錫等,貼金箔也是一門很講究手法和心思細膩的工序之一,除了學粘貼金箔還要學上漆(打士的油),“士的油”打磨得是否夠光滑均勻也是一門學問,一件稱得上夠標準的工藝品,每道工序的環節都不能馬虎的;尤其是神、佛像其神貌的雕塑,是雕刻工藝的最高難度,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現在市場上流行著一種以化學玻璃膠注塑的工藝品,若不細心觀察,便會誤以為木、石雕刻品,消費者不能不謹慎選購。挑選木料方面就隨客戶要求,通常的有杉木、紅木、香木、楠木,高級的有紫檀、花梨、烏木等。每件工藝品其花邊與花罩的配對也要有所認識,例如:宗祠牌匾就要選用紫籐延綿或福祿壽等吉祥圖案,觀音像前的裝飾就多用紫竹,寓意竹報平安等,這些配對如果配得不恰當,就會鬧笑話了。

 

自國家開放政策實施後,民間很多姓氏宗祠紛紛成立,牌匾、香案、神龕、楹聯都是必然應用之物,以及其他場合的需要日增,故此近年木雕刻就應運重生,每逢臘月各寺廟都紛紛將殿堂粉飾一新,粘貼金箔和修復塑像就須聘請此行業的工匠。每年金風送爽,八月中秋佳節將到時,就要忙著為客戶雕“月餅模”。民間三餐溫飽足以無憂矣!

 

有著卅年雕刻經驗的李先生,年輕時為了不願被拉去當炮灰,為了躲避偽政權瘋狂的徵兵,曾一度在前論壇報的字房裡當雕字工人,待至全國統一後才回家守業。現在除了守業謀生外,將全部精神放在培育第四代接班人身上。

 

雕刻店雖在巷內,但歷年來本著貨真價實,盡量做到最好的原則下,客戶依然樂於光顧,套一句俚語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冬去春來,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光輝最好的明天,正等著年輕的一代去開創,希望“李田記”真真正正能做到“百年老字號”。

 

因時代變遷太大,前人的工藝與敬業精神都已一代不如一代,能否衝破此一關卡,就有待其後人能否克紹箕裘,秉承先祖的敬業精神。

 

                                                               2002.1.13見報

                                                               2017.8.1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