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雲 粵韻周郎

 

以前,常聽老一輩人說:大凡有中國廣東鄉親的地方,就有粵劇戲曲的存在,一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細心觀察之下,筆者發覺此話確是有理。

 

在本市的廣州鄉親,佔了華人總數約百分之六十以上,故此在十九世紀中葉,廣東粵劇戲曲活動就已開始在本市萌芽,當時,這個劇種在華人社區的藝術圈裡可說是獨領風騷。粵劇戲曲在本市最熾熱時期是在廿世紀廿至六十年代,當時粵劇戲曲由其發源地--廣東,再經香港南下到本市。一批接一批中國藝員(舊稱伶人或老倌)相繼組班南下演出,當年的西堤是他們發展與掘金之地,很多藝員都趨之若驚,有些還落地生根在本市定居終老,為僑居地的繁榮發展獻出一分綿力。

 

隨著各個戲班的登台演出,喜愛粵劇曲藝者與日俱增,一些業餘的曲藝社亦應運而生。一些喜愛粵韻曲藝者都與同好聯袂由會館組織粵劇組,或三五知己組織私伙局,暇時唱唱曲以曲會友聯繫情誼。曲藝愛好者參加曲藝社的活動正好是能將其愛好與天賦淋漓盡緻地揮灑出來;而愛好聽曲樂的知音人也有個欣賞與娛樂的好去處。況且曲藝的活動也是社交場上的一個站點,只要一切處理恰當未嘗不是在繁囂生活中的一種減壓方法。

 

猶記得,南方解放前,堤岸最負盛譽的曲藝社是“韶風音樂社”。當時該社除了在西貢電台的華語節目中定時播唱粵曲為華人獻曲藝外,酒樓也是獻藝的場所。“韶風音樂社”的成員由:音樂領導黃侯萍;擊樂領導高根;樂手趙驊駰、何三郎、何四郎、廖仕華、譚志廣、張游、馬義、司馬音、文富綿、朱大新;唱家李潔珍、鄧小燕、紅艷卿、潘錦華、盧滔、黃錦棠、余國良、關永才、李惠芬、黃美玲、姚少英等人組成(如有錯漏,萬望原宥)。當時該樂社的被喻為一顆曲藝耀眼新星的關永才,其唱腔與香港紅伶任劍輝非常神似,令人拍案,無奈他英年早逝,他在從軍步下軍車時,不小心誤導手雷(手榴彈)爆炸而致死亡,令人惋惜不已!歲月不停地流逝,當年“韶風音樂社”各成員,仍居本市和還健在的已寥寥無幾,當中,老當益壯的紅艷卿前輩目前仍活躍於本市曲藝界中。她雖已屆高齡,仍不離不棄,樂此不疲地與同好們成立了“艷聲曲藝社”,為粵韻藝術的傳承盡一分力,其精神可嘉。藉此為她鼓掌,並祝福她健康長壽,平安如意。

 

解放初期,幾乎所有曲藝社都解散,民眾的唱曲聽曲活動亦沉寂一時。“統一潮粵劇團”的面世,讓沉寂多時的華人傳統戲劇藝術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協助,東山再起,而且激起了一個意想不到、令人喜悅的千層浪花,兩劇團迎來了黃金期,演出場場爆滿,民間的唱曲聽曲活動亦漸漸復甦。可惜,經過一段時間後,統一潮粵兩劇團亦走不出日漸式微的困局,演期逐漸減少。所幸,粵劇團在本市穗城會館和該團顧問會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持續表演多場,並應邀到若干省、市演出。這期間,儘管專業劇團的演出場次減少,然而,在民間的業餘曲藝活動卻活躍非常,許多樂社在地方政府的鼓勵和批准下相繼成立,為民眾提供一個消遣娛樂去處,而適逢農曆十五晚上在本市華人藝術館舉辦的“月滿梨園”曲藝表演,亦是針對民眾的這一喜好和需求。

 

儘管民間曲藝社活動蓬勃發展,然多年來,粵劇舞台卻難見有年輕新秀驚艷,其中原因是年輕人有太多的娛樂和喜好選擇,而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戲劇藝術,幾乎越來越少年輕人有這份耐性和毅力堅持學習,這亦是導致民族傳統戲劇藝術式微的原因之一。出自要發掘和栽培接班人的目的,有關方面時有舉辦粵劇藝術匯演和粵韻粵曲歌唱比賽,這些活動亦推動了曲藝活動的發展。

 

  此外,近年本市曲藝人士常有與香港和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粵韻曲藝人士互相交流切磋以增進曲藝造詣,發揚傳統藝術。本市曲藝社與音樂茶市如雨後春筍林立,為好此道者提供了欣賞與傳承發展的良機。

 

2017.12.16寄自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