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沙灣漢墓

 

長沙灣的漢代古墓,伏臥於東京街和順寧道的交界處,置身高聳樓林的包圍中。“幾陣靈風卷怒沙,蘺蘺草色送昏鴉”的景況,早已不再。聽慣海韻的漢墓,在填海爭地的演繹中,潮聲遠去,不復依舊,必有沉重的滄桑感慨麼?

 

漢墓岑寂,綰住歲月遠循的一個背影。

 

陳列室展出的五十八件出土文物,各以自身的涵蘊,昭披了今人無法觸及的史實。不論陶器和陶制模型,還是銅器和陶俑,都從不同角度和側面,揭示了漢代人們飲食、炊煮、居住、生活、勞作的態貌,幻化為一支立體的樂曲,飛濺出不凋的音符。

 

墓室牢固,墓壁上的漢代文字和花紋圖案,清晰無損。好像一朵質樸的花蕾,隱約著歷史的幽光。

 

訪古探微,推此及彼,便可觸類旁通,得知這是皇室貴胄之墓。看墓室的型制,看陪葬品的種類,難得這貴胄有回歸靈魂的依戀嗎?有在陰冥重建家園的企望嗎?

 

坐落於當年僻地長沙灣的漢墓,既見證了香港在漢代已由皇室統轄,也見證了幅員遼闊的中國,最遲在漢代,已有了統一的文化狀貌。

 

不必花團錦簇,不必火樹銀花,不必葡萄美酒,古舊的漢墓,卻是史海的一掬鉤沉,印證了我們對歷史流程的一個認知。

 

為了衍增漢墓的古樸氛圍,鄰墓建了漢花園,古色古香的樓閣亭台,均以漢代建築風格為主,讓人彷彿逆韶光而行,徘徊於漢代的園苑中。仿古的漢舫、壁畫和石刻,以假亂真,令人眼花繚亂。聽雨廊的詩意,蹴鞠台的古興,妙趣園的妙趣,在曲橋流水中蕩漾。

 

    古通今,今賡古,古今輝映,使長沙灣漢墓這一人文景觀,更添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