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家鄉的炒米鬧新年

1.炒米子                            2.石兌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西元前340年戰國中期,他誕生在楚國一個山清水秀、歲稔年豐的地方,這就是現在的湖北秭歸縣樂平裡。不僅他的人品為仁人志士所敬仰,他的作品為後世千古傳誦,屈原還是一個美食家,他所著的《招魂》、《大招》、《離騷》、《橘頌》、《東皇太一》等楚辭作品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食譜和功能表。從中都可以管窺到他的家鄉秭歸乃至楚國當時的生活品位之高超,飲食之精美的風貌,難怪《戰國策•楚策三》蘇秦是這樣評價的:“楚國之食貴於玉”。他家鄉的人民在繼承他的精神財富的同時,也在弘揚光大他的傳統飲食文化,其中炒米就是一例。

每年年關臨近,屈原家鄉都有製作炒米的習俗,千百年來,春節吃炒米已成為那裡一種鄉風民俗。那兒製作炒米子與別的地方不同,與機器爆米花更是天壤之別,有一些絕技:

製作炒米子的工序有20多道,完成需1 個多月的時間,過程十分複雜。首先,選上等的糯米利用篩選除去碎粒和原料中混雜的秕子、石塊、鐵屑等雜物;隨後,用花生殼、油桐殼、柏樹枝等燒成灰加進水過濾,把這些選好的糯米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約72小時後,再將已經浸泡好的糯米用木甑子蒸熟,但不能蒸得開花過熟,蒸出來的糯米放在篾片編織的曬蓆上進行晾曬。晾曬分兩道工序,首先在室內通風處晾放約數天,再對風乾的糯米放在室外太陽下暴曬數日,直到其完全乾透稱為陰米為止,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收藏。待到臘月的日子,將陰米放入石(見圖2)中,腳踏尾端的驅動板,傾斜的錘子落下時砸在石臼中,來回千百次後舀出,用竹編簸箕去大糠,再用篩子去細糠,此後,它們距離成為炒米就差最後幾道工序——炒了。我至今也弄不明白,糯米為什麼要用草木灰水浸泡?糯米已經沒有了外殼,為什麼還要放到石兌裡沖?這也許是屈鄉人民懷念屈原大夫執著認真的精神和孔老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教誨吧!吃不是隨隨便便的弄了吃,吃的就是那份心情,吃的是文化品位,所以即便是辛苦些,繁瑣些,也是值得的。

製作炒米時要準備兩口鐵鍋。先將陰米放在一口鐵鍋裡慢慢攪拌加溫待用,鍋裡的溫度大約在200℃左右。另一口鐵鍋裡放有用桐油或者菜油鍛過的細河,在灶台旁用凳子支起簸箕。燒火前,把木柴劈成塊,架在灶膛裡,用松枝點燃將河砂燒熱,待砂子達到一定溫度後,再將事先溫好的陰米放在鐵鍋中用特製的耙快速攪拌進行爆炒。砂子和陰米的容積比為4151火的大小和烘炒時間是烘炒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火小了,陰米熟不透,散發不出來香味;火太大,又容易炒焦。約一兩分鐘左右,陰米逐步爆漲成原來體積的兩至三倍,這時,隨著屈鄉人稱作炸虼蚤的劈哩啪啦的聲響,一鍋炒米就算做成了,濃濃的年味兒也就鬧出來了。炒好後,撮到篩子裡將砂子篩出來倒回到鐵鍋裡繼續使用,即可得到乾淨而米粒完整的炒米(見圖1)。再撮一勺子溫好的陰米,再炒……直到全部完工。加工好的炒米,潔白而圓潤,米堅而不硬,像珍珠一樣晶瑩明亮,用口一咬,酥香可口,入嘴即化,唇齒留香。

炒米的吃法很隨意。可以乾吃;如果喝湯、吃面時放上幾把,既能奪油氣,讓人不感油膩,又綿綿爽口;或者添加白糖、熬化的熟豬油等倒入開水泡沖,更是春節招待來訪的親友經濟實惠的佳品;炒米十分耐留,臘月炒後,直到次年夏秋仍然不變質變味,春耕春播農忙季節回家來不及燒火做飯,用開水沖泡一碗炒米,既解渴又充饑。更具有傳奇色彩的是:炒米還和東坡年糕、東坡肘子一起成為東坡美食三絕之一呢!我在讀初中時曾經寫過一首拙詩,現在拿出來獻醜了:

珍珠粒粒閃銀光,嘴裡嘗嘗脆又香。

春節友朋來問候,糖泡炒米意情長。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