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有緣

 

   有一個問題一直在我心裡,「緣份」這兩個字 ,有說不出的奇妙情感。            

    真是「可遇不可求」 ,它來時無法捉摸 ,沒想到可以愛一個人愛有多久 ?              

是一瞬 ?還是一生 ?更有說是「有緣千里能相會」的 ,何況使我見證了很多異國姻緣 ,不必遠說 ,就說我四弟 ,他五個兒媳婦都是京族姑娘呢 ?正想著.手機响起了 ,原來是侄兒留個短訊 ,今晚七點聚會在祖屋開家庭會議 ,立刻我就猜到一定是商量他的婚姻大事。四個兒子都成家立室了,現在幼子也快要結婚,不過,只有大兒子和幼子同住 ,其他兩個另外有小天地。

    提起四弟的大兒媳 ,她是個京族姑娘 ,已婚八年 ,育有一男一女 ,而幼子的未婚妻同樣是京族的 ,我不時似開玩笑的閑談 ,50年代的思想倒如此開通 ,四弟眼裡有明白 ,卻有一絲無奈 .現在是21世紀 .時代不同了 ,祇要雙方真心相愛 ,那管甚麼黃皮膚黑眼睛 ?這重點說得不錯 ,就像生活在海外華僑的 ,自我們祖先輩起 ,就移居在這個風和日麗 ,氣候溫和的越南國土裡 ,一代接一代 ,除了學習本土方言外 ,至於華人子弟 ,更要多學點母語。

    再說起侄兒的她 ,她們原是旅遊大學系同學 ,當然 ,三語進修是少不免的 ,而且 ,相戀三年 ,日常接觸 ,互相溝通 ,言語交流 ,促使到這位京族姑娘 ,也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華語。記得前幾月 ,雙雙到訪,初次認識 ,令我刮目相看 ,她的華語聽來如此標準流利 ,談吐間溫文有禮 .後來才明白 ,原來她也算是半個華人 ,她的祖輩也是海外移民 ,祇不過經過幾代通婚 ,且居所沒有華人 ,所以漸漸也被遺忘了母語 ,無可否定 ,事實如此 ,隨著社會日漸發展 ,科技日新月異 ,電子時代 ,飛躍猛進 ,目前大多數的學校所編教的 ,是雙語或三語(越、中、英)多元素的知識 ,俾能畢業後到社會容易謀生。所以 ,時下學生們 ,學習壓力越加負重 ,很多青少年 ,除了實習基本語言外, 還要多學些專門技能 ,力求上進 ,爭取超越的成績 ,以達到未來的夢想。

    與此同時 ,近幾年來 ,我所執教的 ,何嘗不是有些剛踏出大學門外的華人子弟 ,更有的是京族畢業生 ,他們利用短時間來速成學習華語 ,因為當地很多外國投資公司 ,所聘請的條件 ,除了越語外 ,其次還要聽和說流利的華語 ,英語。那當然 ,不必說 ,懂得更多就優先錄取 ,還要熟練電腦操作 ,如果具備相當的技能 ,那麼 ,不但月薪豐厚 ,而且大有機會派到外國深造與交流。目前 ,8090後的青少年男女們,新一代思維,充份實踐多元素的文化交流,努力不懈,力爭求進。

    除此以外,還有的是走上婚姻之路,究竟為了甚麼 ?為了想到外國闖一闖 ,不過亦有真情一段緣,這點,都不須查根問底,祇要盡教師職責,保証他們在短期內,可以說日常的普通應用語,待日後有機會,他們也可以慢慢繼續來學習吧 !

    怎說呢 ?回顧到多年以前,我的堂兄,與鄰居的京族少女,從小青梅竹馬 .後來,事發後,伯母大發雷霆,鬧得差點脫離母子關係,逼於無奈,他們偷偷揚帆遠去。事隔多年,伯母能到美國團聚 ,也是他們擔保,這一點,說明了不要存著民族觀念,甚麼人也一般,祇是言語不同而已。現時堂兄的家庭,不是正享受天倫之樂嗎 !

    想著,想著,不覺來到四弟家,兩個小侄孫,已在門前等候,他們熱情擁抱吻著我,吱吱喳喳說了一大堆沒詞沒句廣東話,(本地華人多數用的來交流的) ,誰知道他們的媽媽也跟著說起來,聽說她已登記讀夜校的普通話幾個月了。日常在家裡,她也很少用越語交談的。而且,調皮的兩個小子,可真聰明呢,外出玩耍說是越語 ,在家卻說廣東話,真難怪,這是四弟的家訓。

    此外,本人也有不少國外的同學、好友,他們的配偶不就是藍眼睛,黑的白的皮膚嗎?仍然過著美滿良緣,他們衝破傳統的障礙,不理會別人的眼光,不在乎別人的流言蜚語,他們堅信:「幸福」畢竟是兩個人的事,這份忠貞不渝的愛情,最後,甜甜蜜蜜走上漫長的人生路 !

    我呢 ?我的另一半說不定也是,,,,,,,,,,(哈哈)

 

                                      刊於『文藝季刊』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