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雞鳴

 

近年,寵物市場又多了兩種新的選擇,令生活在塵煙中工作於重壓下奮力拼搏的上班族興奮不已,那是泰國的矮腳雞和馬來西亞的塞拉瑪雞。這讓我又在發酶的記憶堆裡重新挖出童年時代有關雞的片段。然而,那只是當時盛行的南部竹絲雞而非當今的進口消費。

 

    十一歲那年,一直努力幹得幾件好事以後,終於得到母親的同意,給了十五塊錢,向一個姓吳的同學買回一只竹絲雞,準確地說應該是一只受傷的雞。那是一只月把大的雄雞,由於生性好鬥,又不自量力,此前某一天,早熟的它竟敢同對面人家放養的大公雞擠眉瞪眼,惹得對方很不耐煩,便一把叨起來往邊一甩,這初出道的小傢伙的頭顱上便掉了一塊小指頭大的皮兒,肉也去了一層,連腦殼都露了出來。正因如此,吳同學才捨得以十五塊錢轉手呢。此雞在我手裡經過數月精心調理,除了同家裡的肉雞群同吃同住,還時不時給它開小灶補充營養。很快地,頭皮便逐漸長攏,頭毛也順序出齊了,樣子算是健全,完全見不到受傷的痕跡。四個多月大,便出落成一個衣冠華麗的公子哥兒,每天早晨都站在後院魚卵果樹下提著嗓子振翅出聲。說起雞啼,各有各的不同之處,有的雄雞個把月大就開始唧唧地學啼,其聲如鳥,直到六個月大以後才練成喔喔喔喔的四節奏之音;偶爾也有的從小到四、五個月大一直不露聲色,一旦到了該出口時,便展示地地道道的成熟雄性之聲,大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氣勢。我擁有的竹絲雞就屬於後者,可惜好景不長,我把它從年少受傷帶到成人時期,羽翼豐滿,本想讓它陪我念完小學上初中,可是年底臘月一陣寒流,年輕的公雞便得了流感而終。好景不長,那以後,我也沒錢去調養新的觀賞雞了。只是,對雞的愛好並沒有隨著童年褪色,反而靜靜蟄伏在心底,一直等待新的契機……

 

其實,當今的矮腳雞和塞拉瑪同竹絲雞均屬觀賞系列,但各有千秋。論體重,竹絲雞數最,大約七百至八百公克;矮腳雞其次,約六百公克;塞拉瑪個頭最細,僅四百公克左右。論啼聲,竹絲雞最宏亮,往往三兩聲便能把人從甜夢中拉回現實;矮腳雞的啼聲最猛,有先聲奪人的氣勢;塞拉瑪則清脆纖細,斯斯文文,不以啼聲的分貝作為向對手叫板的手段。論外形氣質,竹絲雞體型較高,尾巴呈弧圈,翅膀與地面形成四十五至六十度的角度,頭部迎向前,一副準備投入戰鬥的架勢,隨時敢於同大型雄雞挑戰,即使鬥不過去,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矮腳雞尾巴兩根尖毛與地面垂直,宛如大地忽然升起的旗杆,其餘尾毛扇型張開,雙翼與地面近乎平行,由於自身腳矮,僅三公分高度,故身子很自然地靠前,匍匍匐匐,宛如施禮鞠躬的姿勢,態度始終畢恭畢敬,只要不聞其聲,十足一介紳士;塞拉瑪則以氣質取勝,腳略高於矮腳雞,故其翅膀能盡情舒展與地面垂直,尾毛與地面構成七十五至九十度角度,胸脯挺向前而頸部向後靠,永不低頭,從側面看去,儼然就是一個V字。

 

    出於愛雞,便不免時常從生活情景中去尋找雞的精神對證,時值第十六屆亞運會如火如荼進行,欣賞各路體育健兒競技之餘,不免覺得竹絲雞就像跆拳道勇士,雄糾糾氣昂昂,以拼搏為人生真締,矮腳雞則像摔跤運動員,兢兢業業,伺機起手,而塞拉瑪雞便是南拳北腿的武術演繹者,悠然自得,寓刀光劍影於無形中......

 

    而都市養雞最大的收獲莫過於午休方醒,窗台斜捺一筆艷陽,捎入院外一聲聲雞鳴,令人頓覺心曠神怡,神與阡陌連環交錯與稻香為伍,而心則淡如炊煙,在無邊的大空中回旋融入。這時候,誰說午後黃昏不是一片美好安祥的油畫呢!

                                  

                     201012月於靜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