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記趣

 

    緬甸,親善和祥的國度,我目睹的奇聞趣事實在太多,只能記下一鱗半爪,算是滄海拾貝。

昂山市場

    昂山市場位於仰光市中心,是遊人的購物天堂。市場外觀(圖1)令我想起西貢的檳城街市。這是傳統市場,共四層,分成八個主題區,售賣服裝、食品、乾貨、寶石,家電……;即使走馬觀花,也要花五個小時才能走完。市場從九點到下午五點開放,拜一休市。一條緬甸婦女筒裙(特敏)布料只賣四千緬元(約四塊美金),如果再加工費一千緬元,等待十分鐘就可以取貨;但挑選上等布料,要花20美元。

    緬甸紅寶石世界聞名,產地在極北的克欽邦,運到仰光已經加工製作,雖然減少風險,但沒有增值機會。

    市場附近有一座天主教堂,信徒安祥地做禮拜,並沒有人干擾。大金塔附近也有一座華人觀音廟,香火鼎盛。緬甸人篤信小乘佛教,但也尊重其他宗教。

 

緬甸服飾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穿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類似馬來人的紗籠。男女穿法不一樣,男式的籠基是在腰際打一個結,這個結打得很隨便,常常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鬆開再綁實,頗不雅觀,如廁也不方便。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或T恤,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我在仰光見到緬甸男子,不論的士司機、路邊攤小販、泥水匠、甚至踢街道足球的青少年,都穿拖泥帶水的籠基。

    女式特敏是左右裙端扭成帶狀,互相結住,色彩較為鮮豔。婦女一般都捲講究的髮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女子上衣喜歡開低胸,裸肩,再披上一襲半透明的輕紗,十分性感。(圖3)。

    仰光街頭,偶爾見到一個衣著新潮的女郎,好像鶴立雞群(圖2)。

    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人字拖鞋。我也學他們穿拖鞋,雖然有點兒衣冠不整,但進廟燒香圖個方便。

    1989年,越南國門初開,我陪同一團台灣商人到河內拜會一位部長。會後,台灣人有點兒驚訝,因為部長竟然……穿拖鞋。緬甸總統接見外賓同樣穿拖鞋,沒有誰大驚小怪,因為這是他們的配套;西裝配拖鞋,那才是不倫不類。

 

出家習俗

 

    緬甸男子都要剃度,才能算成年人,得到社會的尊重。剃度儀式由高僧主持,分三個層次:單獨舉辦;集體舉辦;整個社區、村莊、學校聯合舉辦。受戒前一天,要舉行隆重的遊行,大人在前面鳴鑼開道,受戒小孩身著朝袍,大黃羅蓋傘,儼然是個小王子(圖4)。次日舉行落髮典禮,聽和尚講解戒律,然後在和尚帶領下,按順時針圍繞佛塔作法。

    出家年齡為十歲,修行期為一、二、三年不等;佛渡有緣人,可以長久修行下去。現在只象徵性地修行七天,返回世俗後才能娶妻生子。女子不受強制出家,偶然見到列隊的小尼姑,穿粉紅色僧衣,十分可愛(圖5)。

    佛國也講究男尊女卑,許多神龕前面都寫著“女賓止步”,連我們可愛的導遊郭小姐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毛”考

    成語“不毛之地”指窮山惡水、寸草不生的地方。『辭海』“不毛”條引用『公羊傳』:“錫之不毛之宅”,毛指桑麻也。看來,此說已成定論,我找不到其他解釋。謎語“不毛之地”(打一字),謎底就是“蕪”(無草)。

諸葛亮『前出師表』:“臣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瀘水就是怒江,位於滇西和緬甸克欽邦,是樹木繁茂的熱帶雨林,根本不是什麼寸草不生的地方。難道武侯誤引經典?據我的推斷,緬甸舊稱Burma,“不毛”就是Burma的音譯。武侯只是對後主說,他在炎夏五月渡過了瀘水,深入緬甸境內,無別的附加含義。“緬甸”是宋理宗蒲甘王朝內附以後才有的叫法。不知讀者諸君有何高見?

 

                                                                            20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