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蹟有詠11

2017. 5. 13

 

詠南京明城牆

 

影入秦淮接翠微  片磚隻字證風徽

前朝王氣潮掀去  燕向新樓越堞飛

 

陝州地坑院

 

別樣民居接地心  冬寒夏暑不來侵

笑聲飛出誰家院  攔馬牆頭綠樹深

注:

冬寒夏暑,地坑院冬季窯內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攝氏20度左右,人們稱它是“天然空調,恆溫住宅”。

攔馬牆,地坑院與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磚青瓦簷,用於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厘米的攔馬牆。

 

陝州地坑院

 

掘地為家不見門  時聽百鳥唱晨昏

花搖攔馬牆頭月  雨打滲坑雲腳痕

函谷青牛來院落  卦窯紫氣漫乾坤

六千年寫民居史  惹動遊吟又一村

注:

陝州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築,被譽為地平線下的古村落。

攔馬牆,地坑院與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磚青瓦簷,用於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厘米的攔馬牆。

滲坑,地坑院中間下挖深45米的旱井,俗稱滲坑,專門用來聚集和滲入坑內的雨水。

青牛,老子騎青牛自函谷關而過。

卦窯,地坑院受八卦文化的影響,按照主窯所處方位不同稱之為“東震宅”、“西兌宅”、“南離宅”、“北坎宅”幾種。

 

黃鶴樓

 

白雲之上飛黃鶴  飛到晴川黃鶴樓

詩韻於今吟不盡  江風為此去還留

一橋勢引車高舸  三鎮天開月近洲

影入誰家燈火裡  仙人等了幾多秋

 

花山岩畫

 

離岸沿江攬勝行  不期邂逅古文明

劍鋒一指仍然嘯  人面千年抑或耕

岩上斑斕風去讀  枝頭婉轉鳥相爭

壯家勸飲山花酒  忍把懸疑問浪聲

注:

花山岩畫位於廣西寧明縣城西北25公里的明江畔,創作始於春秋時期,延至後漢,畫面以人物造型為主,也有銅鼓、刀、劍、羊角鈕鐘和野獸之類,像是一本還沒有被破譯的天書,被譽為壯族文化的瑰寶。

 

史溯牛河梁

 

水出山梁不息流  浪花喚我記春秋

松間斑駁千迴醉  地下文明一線抽

雨洗經年痕積石  月談往事影飛樓

女神有答心香捧  史燦東方此起頭

注:

牛河梁遺址坐落在遼寧省建平縣城西郊的萬畝松林間,是紅山文化鼎盛時期的精神中心,被考古界譽為“東方文明的新曙光”,出土的女神彩陶頭像被譽為紅山女神。

 

訪郭里鎮羲皇廟遺址

 

畫卦鳧山擁鬱蒼  尋來故址謁羲皇

野鴉零落風聲瑟  殘柱高低日影長

幾處火痕生草色  數宗碑石訴時光

同為兒女多思忖  唯有承平免毀傷

注:

鄒城市郭里鎮羲皇廟位於鳧山山系主峰東鳧山西側,左為東鳧山,右為西鳧山,中為畫卦山,是魯西南最大的祭祀伏羲的古建築群。 1929年被軍閥梁冠英燒毀。

 

泰山東御道

 

出谷春溪十里潺  深紅淺紫好登山

樓頭酒字鑲金大  陌上雞聲啄翠閒

帝跡煙消文載道  時風雨潤夢連環

放眸指點原模樣  蝶變總和民有關

注:

泰山東御道位於泰山景區大津口鄉、泰山東麓,是泰山眾多溪谷中一個較為開闊的溪谷,始於上梨園村,從山後到達中天門,全長6公里,在宋代以前為登山主道,據傳,當年漢武帝劉徹經此路騎馬登山,歷代帝王多有效仿者。如今,沿路兩邊古色古香的商舖、酒店鱗次櫛比,廳閣樓台,各具特色。

 

謁石首東岳寺

 

東岳春晴意不違  梵鐘撞上客人衣

萬重山放長江走  一字鷗從短荻飛

殿闊翻新開氣象  香高依舊化朝輝

經唐以後舟行處  盡帶僧家心語歸

注:

石首市東岳寺位於城西東嶽山麓,濱臨天下聞名的長江九曲迴腸之畔,始建於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1995年復建。

 

南京明城牆

 

巍峨勢向紫雲挨  王氣依稀散舊階

隻字無言將責繫  片時有悟把心揩

風搖瘦草前朝籽  燕啄新泥今日街

明月最知桑海事  城頭兀自照秦淮

注:

隻字,指建造南京明城牆時,為確保城磚燒造質量,朝廷要求責任人留下姓名,以便追究經驗收不合格城磚的製磚人的責任,因此南京明城牆城磚大多數留有銘文。

 

水調歌頭》登南京明城牆有感

 

多少舊王氣,煙滅老城台。十朝都會模樣,斯處欲尋來。最是朱家天下,派勢恢宏也罷,只落得塵埃。明月依然照,拾級叱雲開。

控玄武,吞岳色,飲秦淮。卻還隱入,燈彩樓宇一排排。每認磚頭字跡,總繫肩頭職責,坦蕩把心揩。今日人間事,哪件不應該?

 

注:字跡,指建造南京明城牆時,為確保城磚燒造質量,朝廷要求責任人留下姓名,以便追究經驗收不合格城磚的製磚人的責任,因此南京明城牆城磚大多數留有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