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 詞

雨中和唱

 

咦!咦!咦!

啊!啊!啊!

是誰?哼著秦腔

翻山越嶺

隱約連綿

 

天空

不再是緋紅 深藍

大地

鋪滿了文字 標點

 

一滴雨

掛在女人的眼簾

 

    2008.11.7

 

 

錄自作者的部落格

長篙詩歌自然門

http://99gg123.blog.sohu.com/104558793.html

 

 

分享對長篙詩文嘆詞的辨解2008.11.17 

 

長篙詩文:【嘆詞】

——雨中和唱

 

咦!咦!咦!

啊!啊!啊!

是誰?呤著秦腔

翻山越嶺

隱約連綿

 

天空

不再是緋紅 深藍

大地

鋪滿了文字 標點

 

一滴雨

掛在女人的眼簾

 

                             2008.11.7

_________________

一切自然的都是理由......

    

鎏光  : 長篙好

 

這首短詩......

線索給的太少

因此我有點不明所以

想必是我讀的不夠,歉甚

如果可以

我想再多一點供以導讀的句子

應該會使詩比較平易入理

 

淺見,問好

我是鎏光

 

長篙  :問好鎏光,我只能說:

詩歌不是單一的平面.

 

謝謝!!

 

鎏光多謝長篙的指導

 

問好

我是鎏光

 

長篙:問好鎏光:我這樣解釋是否能通?

大地總是佈滿傷痛,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無論是遙遠還臨近.

 

詩中借了一點聲,借了一點顏色,借了一點鏡頭..

 

可是詩歌給人的聯想較斷,不會聯系總體.而且鏡頭較俗,雨與嘆詞已經用爛.

出新的地方是應用了秦腔聲調與鏡頭切換.

還需要不斷完善.再次感謝!

 

冰夕    :詩題的〈嘆詞〉讓我感慨,料想著詩出必有因

     可是我僅能線索到賈平凹的《秦腔》是本好書;

     隱約可想見詩中的有=> 嘆;

     動感於末段兩行的

 

   一滴雨

   掛在女人的眼簾

 

     動感於末段兩行的雨,落在眼簾上,但...為何是落在女人的眼簾,我還想不出

 (難道是與《秦腔》有關?還是跟雨中和唱的詩人,有關呢!?)

       至於詩旨方面,天空是否如詩雨染紅淚光,或仍抱持放晴想法?

       則有待作者進一步明確闡釋〈嘆詞〉的原由,一如有因有果...之類芸芸。

 

  關於一首詩該持守暗喻私密的晦澀?或該諭示出可循的指標/符碼/線索?另方面又須兼顧明確精準的擊中

且表述出賦予詩旨的狀態下;所衍生出如上的這幾點想法,與落筆後的詩成,我還也在學習中。

  我想此詩的詩境/畫觀,呈遞出來了。但旨意,猶可明確諭示的陳托出。          

    冰夕二讀有感的淺想,問好長篙先生!

 

         長篙:問好冰夕,謝謝細閱.女人可以通指,也更能引起同情.富有代表性.而且女人的臉最富變化,更生動形象,對環境的敏感性最強烈.而且我們生活在具有戲劇性和變化的悲痛中.女人在戲劇中近觀更富有表現力.這就我選擇女人的原因.她有時只是一付面具.

 

冰夕:深謝長篙先生不吝指教詩旨,陳明原創構思。

      同時令我想及瘂弦詩人,早年寫就《坤伶》 所展現詩旨的戲劇張力及諭示

 於斯,再次得以回顧。和您分享^_^

 

 《坤伶》   作者:瘂弦

 

 十六歲她的名字便流落在城裡

 一種凄然的旋律

 

 那杏仁色的雙臂應由宦官來守衛

 小小的髻兒啊清朝人為他心碎

 

 是玉堂春吧

 (夜夜滿園子嗑瓜子兒的臉!)

 

 “苦啊……”

 雙手放在枷裡的她

 

 有人說

 在佳木斯曾跟一個白俄軍官混過

 

 一種凄然的旋律

 每個婦人詛咒她在每個城裡

 

 

        長篙   :感謝冰夕的跟貼, 瘂弦是我喜歡的詩人之一.只聽說他的詩不太多,理論見長.詩很精,注重現代詩理倫.稍長的詩厚重抒情達理,這麼短的詩第一次看見.富有變化與敘事的理由.表達真切感人.謝冰夕帶來的好詩.

 

        嘆詞:有嘆息,感嘆之說.是現實與文字表達的一種傷懷.

        ,.均為嘆詞.戲劇裡悲情態多,總免了一些感慨.而感嘆號的前面均是嘆詞的特徵.

        前半部利用一種聲調傳達出悲情在中國大地上的流傳.爾後的雨點落地為符號,或句號,或其它??標點.而中國的文字裡表達出的悲歡離合遠遠大於喜悅之情,所有籠罩在大地上的仍然是滄桑與苦難.鏡頭拉近也強化這點.

 

       不知這樣解釋是否有些免強?原意大概就是這樣.可能表達沒有細化與引導.

多謝閱讀.共同學習.

 

 

 

 

 

想上岸的魚 

致長篙:

此詩若得以秦腔吟哦,‘咦!咦!咦!/啊!啊!啊!’和以雨聲,定會漫山遍野,延綿不絕.強大的不僅僅是唇齒之間發出的單音節啊.

 

冰夕:

 謝謝長篙,慢慢我能體會您所說詩中一、二段,帶出開場楔子的‘咦!咦!咦!/啊!啊!啊!’應如秦腔的地方戲曲吧。以及,收尾的兩行。

  如同我舉例瘂弦詩人在《坤伶》詩裡,能夠展現出一首詩中,不僅是女人主無奈的宿命,尚涉指當時國情內憂外患的情境,而庶民如何求存、戲曲與詩,又如何藉此演繹出,其深度的切面。我想此等...均有待創作者去學習並拿捏出獨具創意的新構想,熟能跟進吧。(就我來說,是這樣的不敢怯於嘗試。但您、長篙先生卻跨出了第一步,冰夕佩服! ^_^)  

 

   問好長篙!冰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