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一生的汪精衛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葉,通過台灣中華函授學校通訊,我就知道有 é雙照樓詩詞集 û 這部詩集的存在,可惜一直都未曾發現到它的影蹤。原因是由於那個年代的形勢與特殊政治環境,再者,主要還是鑑於過往作者受到國人非議的歷史背境影響,因而這部詩集在兩岸始終都得不到付梓面世 , 惟我對這部詩集的努力追尋也從來不曾鬆懈過。

 

    兩年前,偶然在文友輩間,談起民國初期文人古詩詞作品,就又使我想起了這本詩集。於是我又再一次毫不厭煩地向友輩間打聽。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讓我尋到了它的下落。惟令人婉惜的是,該詩集業已售罄,正在等待再版,至於再版機緣有幾許大,則尚是未知之數。

 

    今年三月早春,不意加州藍兮兄知道我正在找尋這本詩集,於是專誠為我寄來,並且說明是相贈。至此四十餘年來,終於得嘗所願,圓了我對這部詩集的追夢。當我把這部詩集捧在手裡,內心的那一份喜悅,實在是難以形容。後來在電談中,我才得知這部詩集,原是藍兮兄剛買到不久,同時又未曾翻閱過的藏書,因他知我愛書如命,而且又是找了這麼久,故而割愛相贈。當我得悉這個因由之後,我為他這份豪情爽快的真摰友誼,除了對他存在著一份衷心感激之外,更有一份受之有愧的歉意。

 

    這部詩集原來正名是 : é 雙照樓詩詞藁 û ,是由汪精衞所著。創作時期是由民國前二年 ( 清宣統元年 ) 至民國三十三年止。詩集分為 : 小休集上、下兩卷,掃葉集一卷和三十年後所作的詩詞,共計收入了二百九十餘首作品。是在民國七十八年 (1989) , 由台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有平裝、精裝和線裝三個裝本 ° 而藍兮兄所送我的這部是平裝,淡灰色的封面,燙金宋書字體。這部詩詞集被編入 “ 四部刊要 “ 中的集部,歸於別集類 ° 至於內容詩文字體編排則是仿古影印,顯得古氣溢然,典雅高貴非常,令人捧讀手中,難以釋手。

 

    提起汪精衞,大凡有讀過中國近代史的人,想都應該認識得這個名字。汪精衞—-他不僅僅是一位出眾的文人,同時,還是一個響噹噹的大革命政治家。在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滿清政府,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他當過國民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主席,也曾出任行政院院長。在軍閥割據北伐時代,都一直身居於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階層。尤其在對日抗戰初期 , 更出任過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由此可見他的資望是有多高厚,其地位、聲名是有多顯赫的了。

 

至於說到汪精衞的文采,在民國前兩年的二月二十一日,他在北京謀刺攝政王載灃失敗被捕在獄中寫下的 : 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û 已經開始嶄露出來。也正由於他的文采,得到攝政王的憐才,始得以保住其性命,更留下了近三百首的詩詞作品流傳於世間。

 

汪精衞原名叫汪兆銘,字季新。“精衞 ”,則是他在民國前七年 (1904) ,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時,同盟會在東京創辦 “民報 ”鼓吹革命,他在該報撰寫文章時所用的筆名。

 

   “ 精衞 ” 這個筆名,其所取義是出自 é 山海經 û 裡的 “北山經”。 “發鳩之山有鳥焉,名曰精衞,其鳴自詨,常銜西山木石以堙於東海 ° ”又 é述異記û: “炎帝女溺死東海,化為精衞,每銜西山木石填東海 ° ”又 é博物志 û : “炎帝女溺死,化精衞與海燕為偶,生子雌曰精衞,一名冤禽 ; 雄曰海燕 °

 

    這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神話,以蕞爾小鳥銜木石以填東海,其徒勞無功者甚明。

因此有理由相信,當時汪精衞是見於中國革命事業前途之艱鉅,故用 “精衞”之名,藉以引喻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苦心與毅力。

 

古人說 : “詩可以言志”,詩詞之作,往往可以代表作者的心聲。汪精衞是一個道地十足的中國舊式文人,多愁善感。他的作品有意境纏綿的愛情;有愛國的熱忱和政治生涯的感受。由其是他所寫的情詩,不知贏得多少女性對他的傾慕,除了已有婚約但未正式過門的妻子劉子貞和跟他一同奔走革命的女同志,後來還與他結為連理的陳璧君 ; 還有方聲洞的妹妹方君瑛,情竇初開的鄭毓芳和有夫之婦的施旦,無不被他的倜儻風流才華迷倒。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他被囚獄中時所作的 é獄中雜感 û °

       

楳山雲樹總淒然,荊棘銅駝幾變遷。

行去已無乾淨土,憂來徒喚奈何天。

瞻鳥不盡林宗恨,賦鵬知傷賈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頭須向國門懸。

          

    對同志懷念的 é秋夜û ° “落葉空庭夜籟微,故人夢裡兩依依。風蕭易水今猶昨,魂度楓林是也非。入地相逢雖不愧,擘山無路願何歸。記從共灑新亭淚,忍使啼痕又滿衣 °

給陳璧君的 é金縷衣 û  “ 別後平安否 ? 便相逢淒涼萬事,不堪回首。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離愁萬斗。眼底心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一腔血,為君剖。淚痕料漬雲箋透。倚寒衾循環細讀,殘鐙如斗。留此餘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愁(人旁)。愧戴卻頭顱如舊,跋涉關河知不易,願孤魂繚護車前後 ° 腸已斷,歌難又 °

 

    汪精衞素有多情美男子之稱,而又命帶桃花,既與陳璧君成了親,又割捨不了對方君瑛的愛,最後導至方君瑛要為情殉愛。在方君瑛死後,為了悼念這位紅顏知己,他就一口氣寫下了四首讀來非常感人的詩句。

 

     )

風姨昨夜過江城,十萬金鈴暗自傾 °

恨煞護花無力後,負卿負我負生平 °

 

     )

朝雲已散暮雲低,天日茫茫淚眼迷 °

賸得殘軀無著處,落紅願與化春泥 °

 

     )

不堪往事記依稀,密意心情早契機 °

易水蕭蕭人未渡,開箱手製見寒衣 °

 

     )

誰識秦庭不死時,歸還轉卻負娥眉 °

重逢已許他生約,再拜靈前一禱之 °

        

    讀了上面這幾首悼念的情詩,就可見得汪精衞對方君瑛如何的一片情癡的了 °

   

    汪精衞的最後一篇作品是 é朝中措 û 詞。是在民國三十三年(1943)重九和情人施旦並肩登臨北極閣時所填,而這首詞也是結束了他的一生文學生涯 °

                           

“ 城樓百尺倚穹蒼 ° 雁背正低翔 ;

滿地蕭薔落葉 , 黃花留住斜陽。

欄杆拍徧,心頭塊壘,眼底風光 ;

為問青山綠水,能禁幾度興亡 °

                    

    縱觀汪精衞的一生,他是出自書香門第秀才出身 , 為了響應救亡中國,以一個讀書人跟隨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差點就要捐出他的生命,及至革命成功,幾度身居要位。惟可惜的是,他的文學氣質高於他的政治謀術,更在士途官場上,欠缺一種政治人物應有的從政圓熟手段,所以最後不得不落得個慘淡收場,確實令人為他感歎而有所不值。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上場。

身後事非誰管得,滿村聽唱蔡中郎。

       

    好個 “身後事非誰管得”,政治與文學本來就是兩回事,我們應該要把它們分離開來。汪精衞一生事跡的好與壞、事與非,應該不會影響到他的文才,他的文采更不應受到抹煞。他的處境跟南唐李後主就有點相同之處,我在設想、若果他沒有受到政治的約束,載浮載沉於茫茫士途名利大海,而只做一個普通的詩人詞人,以他的才華,他應該會在文學上贏得更加輝煌的豐碩成就。

           

                                            2008922日於一笑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