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的故事

──獻給H,並祝福她家庭美滿

──披刊於中央日報<世界華文作家周刊>1995.8.22

     

圖左一是H女士,右一是作者本人(1996年圖片由劉淑貞提供)

 

    去拜訪H女士之前,國其夫婦如此向我和外子介紹她:

    「一個很愛朋友的人、熱心腸、樂於助人,在異國能像她活得那麼快樂充實的,實在不多見。」

 

    1

    我們剛到巴拿馬,萬事都在摸索中,能多認識一個朋友也是緣份。

    H的住處屬運河區,是一井然有序的社區,儼然像美國的住宅區。到達時,出門迎接我們的是一張祥和親切的笑臉,嬌小的身材,四十開外的中年婦人;屋內早已準備滿桌豐盛的菜餚,真讓我們受寵若驚,要準備那麼多東西,一定花費了她不少心思和時間。

    她那麼自然地招呼我們,不像是初次見面的朋友。

    沒有問起她是如何與她的美國先生認識的,卻對她在異國奮鬥的心路歷程,深感興趣。她娓娓道來:

    「三十年前,當我從台灣初到美國,就決定先做兩件事,第一是學開車,另外就是學好英文。我深深覺得,具備了這些本事,才能在美國立足。」

    「我的第一份工作,老闆要我在櫃臺做出納員,我卻寧願先從收拾碗筷開始,一方面藉以訓練膽識,另一方面也避免一開始工作就出錯的尷尬。老闆笑我大材小用,我卻怎樣都堅持己見。同去應徵的朋友,礙於面子問題,沒有留下來,我卻全心全力的投入。得空時,就將所有的餐牌或不懂的字抄下來,回家問強生,漸漸地我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三個月後,我終於正式成為一名餐廳的出納員。」

    「每天都不例外,餐廳經理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要我做些額外的工作,本著我們中國人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心裡我總是戰戰兢兢地盡力完成上司所交代的工作,也因此我幾乎做遍了店裡所有的差事。」

    「再過了三年,那位平時要我做這做那的經理高陞,離職前指定我成為他的接班人。雖然這件人事命令,幾乎讓所有的人都跌破眼鏡;但我卻做的很勝任愉快,一直到我先生調職為止。」

    在談話當中,她起身接了幾個電話。操著道地的英文,輕鬆的與對方交談著,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們看到的是她努力後的成果,但有誰會體會到奮鬥過程中「艱苦誰人知」的辛酸。

    「從這份工作中所得到的經驗,對我日後求職或自己開店,幫助很大,尤其是能體恤基層員工的辛勞。由於當初我對工作非常的投入,對自己的即將離去,正愁煞公司不知如何找到替代人選;沒想到不久,新的經理馬上就駐進公司,這點讓我更深層的了解到,人千萬不能持寵而驕,或自以為公司不能沒有你。要知道,業務永遠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去留而停止營運。」

    「也因此,千萬別把自己膨脹過度,將事情做好,是每個人的本分,連總統那麼重要的職位每四年都可以換一次,那還有什麼職位不可以換的呢 ?

 

    2

    由於過去開餐館的多年經驗,H在巴國僑界中烹飪手藝可算是首屈一指,很多人家的大小宴會都請她幫忙或向她訂餐。問她如何能捨棄那麼好的工作,而到巴國做些家庭式的生意?

    她說:「強生比我早三年到巴拿馬,有一次在電話中半開玩笑的對我說,妳幾十年來都在照顧別人的飲食,要到什麼時候妳也來照顧我 ? 雖然我知道強生只是一句不經心,不在意的話,但我卻很認真地為了這件事思考了一個星期,卅年的異國婚姻,卅年,強生也老了許多。經過了深思熟慮,我毅然結束了美國一切的工作,來到了巴拿馬。說結束很容易,但做決定時相當痛苦,畢竟這是多年經營,流過不少血淚的工作。」

    「結果是妳又一腳踏進了一個一切需要重新開始的異國。」我說。

    「不錯,我剛來時,很不習慣也很不喜歡這裡,我每天不斷的提醒自己,不喜歡又能怎樣 ? 既然來了,就一定設法要喜歡這塊土地。我天生是閒不住的人,於是就做些小點心賣賣,沒想到現在連一些不認識的人都會打電話來訂。」

    她說,她每天都訂出工作時間表,這是到美國後養成的習慣。難怪她除了持家做生意外,還能騰出固定時間做運動,看她在保齡球比賽的照片中,神采飛揚,想來真令人羨慕。

    在她聲聲「下次再來玩」中,我們上了車,看她嬌小俐落的身影進入屋內,我們才緩緩離開。突然想起一位女作家的話「人生苦短,最重要的是如何活得精彩,而不是拖拖拉拉。」如何能歡喜過生活,而不拖拉,也不怨天尤人,全靠自己。H的故事,不正已告訴了我們其中的答案了嗎 ?

    驅車出了美軍社區,夜色已籠罩了下來,我情不自禁的從後車窗望去,蒼茫中似乎看到一個弱小的傳統中國女子,站在異國的土地上,一臉堅毅、果斷,不願意敗下來的站在遠處,不斷地向我揮手。

    「再見!H」我在車內喃喃自語:「我下次還會去看妳的。」(巴拿馬)

 

                                                                              2017.3.13寄自多明尼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