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和遠

喜賞今之古人家中梅枝盛放

 

 

2016. 2. 12

 

紅花綠萼舞腰斜  既暖梅心不用誇

蝕骨冰霜從此別  憐香惜玉感

 

●戲和遠方兄用杜牧赤壁

再賞今之古人家中梅枝盛放

2016. 2. 13

 

鐵幹新枝雪未銷  肯將去歲認花朝

東風喜與張郎便  豆蔻含春勝二喬

註:

荳蔻年華一詞源於晚唐詩人杜牧的《贈別》詩:

娉娉裊裊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傳說杜牧的《贈別》詩是寫給歌妓張好好的。一位色藝雙絕的女子自13歲便入了樂籍淪為歌女,作者多次與她見面,對她表現了無限的同情和惋惜。娉娉裊裊,形容小女子體態輕盈,身材婀娜;十三餘,年僅十三歲;荳蔻之花生於葉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意為含苞欲放。

大和三年(829年)杜牧在南昌沈傳師的江西觀察使幕府任職時與張好好相識。杜牧對她的不幸寄以無限同情。大和九年(835年),杜牧被朝廷徵為監察御史,赴長安任職。年八月在東都洛陽上任。在這裡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張好好,寫下了著名的《張好好詩》,詩中描述她在吳娃的扶引下羞怯登場,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宣和書譜》評杜牧書法:氣格雄健,與文章相表裡”[1]。 《張好好詩》是杜牧唯一的傳世墨跡,卷前有宋徽宗書籤唐杜牧張好好詩,南宋賈似道、明人項元汴、張孝思、清人梁清標等人均曾收藏。乾隆年間入內府。 1924年,遜帝溥儀將此卷攜出宮外,靳伯聲之弟得到此卷,持往上海,再由馬保山尋得。最後由張伯駒以5000多元購得。 1956年,張捐贈《張好好詩》予故宮博物院。目前為故宮博物院收藏,因年代久遠,殘缺灑盡滿一書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