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抗震詩歌熱潮激蕩的冷思考(上)

 

五月的中國,痛斷肝腸、悲情飛揚;五月的詩壇,激情四射、熱潮激蕩。“512”汶川大地震以來,詩歌的熱潮再一次席捲並感染著這個詩歌幾乎淡出人們視野的國度,網站、報刊、電視、手機短信無處無詩,一本本官辦或民辦的抗震詩歌專輯或詩集也以最快的速度紛紛推出,造就了沉寂多年後最為盎然的詩壇景象。或許,面對這一熱潮,我們需要激情的關注和參與,但更需要冷靜的審視和思考。筆者以為:

 

第一◇抗震詩歌是民族精神的交響,

    它不只是詩人的激情吟唱。

 

當大災難來臨時,人們最需要的是表達感情,而在所有的文學體裁中,詩歌因其形式短小、表達直接、節奏強烈、傳播快捷而成為最適宜表達感情的載體。所以,面對災難,詩歌既是溫情撫慰並激勵人們精神高揚靈魂向上的「心靈雞湯」,也是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一個共同引爆點和一種大眾參與方式,正如著名詩人錢明鏘所說:“這次的地震不僅造成物質上毀滅性的摧殘,也給人們的心靈造成打擊,情境是非常慘烈的,有許多狀態是用語言難以描述的,尤其是失去親人的哀痛,造成心靈的創傷更是久久難以敷平。於是悲情出詩人,以詩摹景,以詩抒懷,以詩言情,以詩銘志,這就是大災後為何出現大量詩歌的原因。”正基於此,才形成了當下大眾參與、且類似於「天安門詩抄」那種群情激昂、感天動地的「地震詩抄」景象。兩者的區別或許僅僅在於,「天安門詩抄」是「政治地震」引爆的群體湧動,而「地震詩抄」則是無情的自然劫難引發的生命悲歌!可以說,不僅絕大多數詩人或者詩歌愛好者寫了,更有億萬網友和讀者也情不自禁,用噴薄而出的激情表達了對災情的震驚與關注、對死難者的哀悼與痛惜、對救援者的崇敬和禮讚、對未來的期盼和信心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深度思考。詩歌成為大眾表達感情的最好、也最為普遍的方式,那無數首源於國人被震驚、震撼和震動的靈魂深處迸發出來的壯歌,匯成了一曲民族精神的交響。所以,儘管我們的詩人站在了大災難的精神前沿,但這絕不僅僅是詩人的激情吟唱,而是中華民族在大災難面前一曲既悲壯又雄壯的集體大合唱。

 

第二◇抗震詩歌是人性復蘇的自然奔放,

    是情感共鳴重於藝術表現的精神符號。

 

抗震詩歌作為「快速反應」的精神產品,無論是表達關注、謳歌英雄、禮讚生命、思考生活、抒寫希望,還是捕捉人性的光輝、譜寫人間大愛的力量,絕大多數是直舒胸臆、語言樸素,但卻蕩人魂魄、催人淚下。比如《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寶貝啊,不要沉睡》、《孩子,天堂路上別走太急》、《媽媽!對不起我來不及了》、《最近我常常含著淚水》、《挺住吧兄弟挺住吧汶川》等等之所以廣為流傳,並不是因為它們有著多麼高的詩藝,而是因為他們有最樸素、最真摯、最濃烈的感情,詩作的內容與生活實現了震驚人心的對接、作者的感受與讀者的體驗得到了完整地契合。再比如:寶貝,如果你活著,記住我愛你!這句母親的遺言,雖然只是一條短信,但它本身就飽含著一種生命的詩意和撕心裂肺的情感;溫家寶總理那句擲地有聲振聾欲聵的:“是人民在養活你們,你們看著辦”,更有著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誰又能說,這不是激情飽滿的詩句!所以,抗震詩歌是無需雕琢的真情袒露,是生命體驗的本真宣洩。當然,因為藝術性的欠缺,這種「快速反應」的詩作大多將只是曇花一現,隨著詩人的深入思考,我們期待著記錄這場人類大災難的經典詩作早日問世。

 

 

                               20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