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詩 之 動 靜 2020.9.9

 

動與靜是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和表現形態,詩人描景狀物,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交錯輝映,意趣橫生。究其手法,當在“化、襯、合”三字。

 

“化”者,點化也。一曰化靜為動,以動寫靜

就是把靜止的事物動態化。如宋祈《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之句,王國維《人間詞話》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把紅杏在枝頭悄然開放的靜態,通過一個“鬧”字,顯出爭奇鬥豔的蓬勃動態。又如,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個“送”字,把靜止的山寫得活靈活現、有情有趣,詩意盎然。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化靜為動,更是惟妙惟肖。《詩經﹒衛風﹒碩人》第二章寫莊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僅此五句,莊雖美,卻是靜止的,繼而筆鋒突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使這位美人周身靈動,氣韻頓生。

 

二曰化動為靜,以靜寫動

就是把運動的事物靜態化。如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中一個“掛”字甚妙,把瀑布飛流直下的動感,靜態化為一條高掛於山川之間的白練,惟妙惟肖,極是傳神。李白的另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寫到: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前一句化靜為動,後一句則是化動為靜。

 

“襯”者,反襯也。一曰以動襯靜,更見其靜

如錢鍾書先生所說:寂靜之幽深者,每得以聲音襯托則愈加其靜。 以動襯靜,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此種手法當最為常見。如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作者用以動襯靜的手法,以聲音襯托山澗幽靜,收到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裡面包含著辯證法。當然,以動襯靜之絕妙,當推南朝梁時王籍《入若耶溪》: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深山老林,數聲鳥鳴,看似破山林之寂靜,實則以局部喧嘩,反襯整個山林之幽寂。此二句以聲動寫靜,使寂處有聲,動中有靜,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

 

二曰以靜襯動,靜中蘊動

即通過描寫、渲染靜態,反襯動態,突出動態。如唐代李頎的《琴歌》中,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皆靜”二字形象地寫出人們徹耳聆聽琴歌的專注著迷的神態。愈是言其靜,就愈突出琴歌勾魂奪魄的心靈穿透力。白居易的《琵琶行>》,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到“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較之李頎的《琴歌》不僅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更是精妙絕倫。

 

三曰動靜互襯,相輔相成

如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前句通過靜態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謐,後句通過動態描寫生動表現幽清明淨的自然美。動景與靜景互相襯托,別有情趣。

 

“合”者,結合也。也就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從哲學角度來講,動與靜互相依賴,互為前提。不少膾炙人口的詩句,就是一幅動靜交錯的風景畫。如杜甫《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前句靜中有愁悵,後句動中蘊淒涼,實為妙對。謝貞《春日閒居》有“風定花猶落”之句,“風定”為靜,“花落”為動,靜動相映;王安石以此句對鳥鳴山更幽”,使上句動中有靜,下句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相映成趣。杜牧《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全詩是一種淒涼境界,但卻靜中有動,特別是末句,靜“臥”動“看”,把宮女思綿綿恨悠悠的眼神描畫得栩栩如生。蘅塘退士曰:“層層佈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坐看」(應為「臥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總之,寓動於靜”、“寓靜於動是古代詩歌常用的藝術手法。藝術辯證法告訴我們以動寫靜愈見其靜;以靜寫動愈見其動;動靜結合則意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