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訪廣州

 

   廣州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孫中山先生發動第一次起義就在廣州,黃花崗起義更點燃了辛亥革命的火種,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因此永垂史冊;而擔當北伐、對日抗戰重任的黃埔軍校創校也在廣州,因此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造訪廣州特別有意義。

 

 

 

第一次造訪廣州是在公元2000年,那一次到廣州是為了參觀春季的廣交會,並沒有安排參觀訪問廣州的一些革命聖地。201111月下旬再訪廣州,則是因為參加世界華文作家協會與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聯合舉辦的「分享文學時空研討會」,活動安排有參觀辛亥革命有關的幾處重要地點,包括: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舊址、孫中山紀念堂等,因正逢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特別具有意義。

 

從小唸書就知道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經過了十一次起義才推翻封建專制的滿清王朝,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而點燃辛亥武裝革命的第一把火就是廣州的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點燃辛亥革命之火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政府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日清《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與遼東半島給日本,喪權辱國,舉國悲痛。189510月孫中山所領導的興中會,籌劃在廣州起義,1026日孫中山率鄭士良、陸皓東到廣州,準備在廣州起義,但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行動,陸皓東不幸身亡,孫中山遭清廷通輯流亡海外,第一次廣州起義宣告失敗。

 

1910年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決定在廣州第二次起義,推翻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1911423日起義組織者在廣州越華街小東營五號設立起義總指揮部,留守香港的趙聲擔任總指揮,由黃興擔任副總指揮在廣州實際指揮武裝起義。1911423將原定十路進軍計劃改為四路:黃興率一路攻總督衙門;姚雨平率軍攻小北門;陳炯明帶隊攻巡警教練所;胡毅生帶隊守南大門。427 (宣統三年三月廿九)下午530分,黃興率800名敢死隊員分四路攻打兩廣總督衙門、小北門、巡警教練所和守南大門。(宣統三年農曆三月廿九日)下午530分,黃興親率800名敢死隊員,分四路攻打兩廣總督衙門、小北門、巡警教練所和南大門等四處,黃興連開三槍,率隊攻入總督衙門,決心生擒兩廣總督 張鳴岐 黃興連開三槍,率隊攻入總督衙門,但不料張越牆逃遁。由於清朝部隊人數眾多,起義隊伍得不到接應,各路隊伍雖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徹夜相攻,但都先後失敗。由於清兵部隊人數眾多,起義隊伍得不到接應,各路隊伍雖與清軍徹夜展開激烈巷戰,但都被清軍擊潰,雖然黃興僥倖脫險。黃興僥倖脫險,但第二次廣州起義仍宣告失敗。第二次廣州起義雖然未能成功,但卻引燃了辛亥革命的怒火,促成了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和一連串各地的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

 

由於實際起義以黃興率部為主,黃興為實際起義領導人。趙聲、胡漢民二十九日率200選鋒隊員出發,三十日凌晨抵達廣州城外,但是大勢已去遂返回。事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多方設法收殮烈士遺骸72具,合葬於城東紅花崗,後改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黃花崗起義有一百多位革命烈士遇難,事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多方設法收殮遺骸,但卻只找到72具,把他們合葬於廣州城東的紅花崗,後改名為黃花崗,取名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 1932年,查得此次死難烈士姓名達86人。1932年,查得此次死難烈士姓名達86人,但由於習慣,人們仍稱「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由於習慣,人們仍稱之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

 

  

 

闢建為「黃花崗公園」成市民休閒中心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於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並闢建為「黃花崗公園」,1986年以「黃花浩氣」之名被評選為羊城八景之一,1996年又以「辛亥之光」入選為廣州十大旅遊景點之一。既然是公園,又難得位在市中心區,自然成為廣州市民的休閒去處與活動中心,雖然公園跟墓地和革命聖地是有一些格格不入,但當我們到黃花崗憑弔時,雖然不是周末假日,卻還是看到許多廣州市民來此打拳、跳舞、蹓躂,還有很多父母或祖父母推著嬰兒車來此互相觀摩如何帶小孩呢!

 

    憑弔過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後,我們趕往位在廣州郊外黃埔區長洲島的「黃埔軍校」舊址參觀。

 

 

    黃埔軍校的原名是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或簡稱「陸軍官校」,是孫中山為培養軍事幹部於19246月在蘇聯協助下成立的,任命蔣介石為第一任校長。當時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除了國民黨人擔任要職外,也有不少共產黨人出任要職,像周恩來就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葉劍英擔任過教授部副主任。黃埔軍校師生對東征、北伐和對日抗戰均做出重大貢獻,也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和政治人才,黃埔出身被國民黨政府授予將軍軍銜者有40人,而共產黨的十大元帥中就有五人出自黃埔軍校。對日抗戰期間,黃埔軍校舊址被日軍炸燬,未再使用。由於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史與軍事史上具有重大意義,1964年進行重建修繕,大致恢復原樣,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紀念館,並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埔軍校」舊址復建成為觀光景點

我們前往參觀的黃埔軍校舊址,軍校正門、校本部辦公廳、校長室、教授部、學員教室、自習室、寢室、餐廳等都依原樣復建,供參觀之用,部分建築則作為校史陳列館,或展出黃埔出身名將生平事蹟。參觀了黃埔軍校,想到國共內戰的歷史及兩岸分立分治的現狀,令人不勝唏噓。

 

參觀完黃埔軍校後已經是中午時分,我們被安排在黃埔區附近的「在水一舫」廣東菜餐廳用午餐,飯後再趕回廣州市區越秀山南麓東風中路上的「中山紀念堂」參觀。中山紀念堂位在廣州老市區的中軸線上,靠近省政府,是一座藍瓦青磚傘形結構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築,既莊嚴肅穆又氣勢磅礡。

 

    中山紀念堂所在地歷史上一直是廣州的軍政要地,明朝時是廣東都司所在,清朝初期是巡撫院署,清末是撫標箭道,後改為督練公所,辛亥革命後做為廣東省督軍署,後來是廣州軍政府所在。19215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時,將總統府設置於此,也曾在此辦公。1922年軍閥陳炯明叛變時總統府遭摧毀。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於19265月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決議,在總統府舊址興建紀念堂,以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中山紀念堂於19281月奠基,1929年動工,193110月落成。

 

「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代表性標誌建築

廣州中山紀念堂佔地面積達6.3 公頃,外形莊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標誌建築之一。中山紀念堂由中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建造,主體建築採用西方先進的鋼架結構和鋼筋混泥土,但卻巧妙地運用了中國傳統建築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形式成為中國建築寶庫中的傑作。

 

中山紀念堂主建築正前方,有一座5公尺高的孫中山先生立姿銅像,正對著前方大草坪和大公園。紀念堂大堂正門屋檐下懸掛有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匾額,入口正前方壁上有一幅孫中山先生身穿中山裝的畫像,畫像右方書寫著「革命尚未成功」,左方寫著「同志仍須努力」幾個大字。左右兩邊走廊及二樓走廊,則分別展出孫中山事跡、中山紀念堂籌建徵求設計和興建過程。大堂中間則是有4,700個座位的演出大廳。主建築大會堂兩旁各有一顆白蘭王,每逢開花季節就飄出芬芳的花香。現在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集紀念、集會、演出、旅遊景點於一體的活動中心,也是廣州和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觀了中山紀念堂,也在紀念堂的大公園繞了一圈,更在大堂演出廳坐了一會兒,觀賞幾分鐘的歌舞表演,隨後我們又趕往位在二洲島的華僑博物館參觀。由於已接近傍晚黃昏,匆匆忙忙看了一下華僑博物館後,我們就趕往一家廣州最大的海鮮餐廳「漁民新邨海鮮酒家」,接受主辦單位的歡送晚宴,因此未能在華僑博物館多做停留,深入了解華僑與廣東僑鄉的有關展覽。

 

這一趟的廣州之行,前後雖然有四天三夜,但此行主要是參加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真正安排參觀的行程只有一天,因而沒能參觀廣州市的一些最新建築,像新建的會展中心、廣州亞運會場館、有「小蠻腰」暱稱的廣州塔等,一窺廣州市新貌。但我們幾天裡搭車在廣州新舊市區繞來繞去,大致上也感受到廣州市區的快速變化,尤其是白雲新機場、高速公路網、市區交通、地鐵捷運、新市區的超高層商業建築等硬體建設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一掃2000年我第一次造訪廣州時的壞印象。那一年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廣州的交通雜亂無章,除汽車亂按喇叭外,一遇到紅燈,從道路中央樹叢中就冒出很多乞討的遊民,令我對廣東印象特壞,而這一次已經看不到那種景象,甚至交通比以前更擠,但卻很少聽到有人亂按喇叭了,這就是進步的象徵。

 

在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之際訪問廣州,除了參觀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景點外,也看到了廣州日新月異的進步,讓我改變對廣州的印象,也算是一種收穫吧!

 

           (2012215日上午6:30am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