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花絮

珍稀與美麗的香料

 

聽先父說,每逢端午,在他北方的老家,有「蒲艾簪門」的習俗。所以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兩側掛上菖蒲和艾草,而葉片如劍刃的菖蒲,則被古人相信有「辟邪去毒」的功能。

而在古老的 《聖經》 裡,有濃郁香氣的菖蒲為「恩慈」的代表。那芬芳蘆葦般的杖,不但可用做食物,還可吹奏出美妙的音樂。甘莖散發出薑味般菖蒲,雖是被歸類為「野草」,但這種 奇異香料的根莖的蘆葦管,所散播出的音樂,是甜美、迷人的。聽說盛產在日本的菖蒲,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短歌詩句所稱讚的美麗花朵。而在中國,它是代表端午 節氣的花。

1804 年日本農民伊佐衛門花了很多的心血,將這野生植物研發成 200 多種,自此迷惑江戶百姓。日本浮世繪名家安藤廣重和歌川豐國將它畫入「江戶百景」中。所以日本六月的「花菖蒲」盛開的季節,也成了江戶文化之一。

《本草綱目》記載,又叫水劍草和蒲草的菖蒲,是乃蒲類之昌盛者,所以叫菖蒲。它被稱是天中五端之長,象徵是可去除不祥的寶劍。 因有特殊香味,自古即為藥,《神農本草經》稱它為上品。古代把菖蒲當作祭祀品,將其根切成四寸後醃製,用來祭神。

根據記載,古今菖蒲除了本種之外,還有 1. 石菖蒲 A gramineus Soland , 2. 錢蒲 A tartarinowii Shott 等。這種植物體含有芳香揮發油及菖蒲苦素成份。所以味辛、性溫、無毒的菖蒲,可活血、散風、治癲狂症和風寒、耳聾、心胸繁悶、和胃痛等。唐朝張籍有〈寄菖 蒲〉詩:「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節。仙人勸我食,令我面如雪。」

宋朝陸游之妻唐琬因患尿頻症,以致身體瘦如柴,老友鄭樵即以能去濕的菖蒲加黃蓮,將唐琬尿頻症治癒。新鮮的根莖,搗爛後外敷用,可以治疥癬等皮 膚病。所以有人採取新鮮的菖蒲,洗淨後放進裝有熱水的浴缸裡,此水可用來淋浴或浸泡身體,清潔皮膚或保養都不錯。 《壽域神方》記載:「若眼臉挑針,以生菖蒲根,同鹽研傅。」《聖濟錄》:「蚤蝨入耳,將菖蒲末炒熱,袋盛,枕之即癒。」

聽說新鮮菖蒲,只有端午出現。難怪日本在過了櫻花節之後的六月,不少人趕著看有深度與秀氣之美的「花菖蒲」。

註一:祭神用的菖蒲,以「一寸九節者為最佳」露根不能用。所謂「菖蒲九節,仙家所珍」。

註二:會盜汗和氣血不足等患者,不適合飲用。

 

鑽石般的藥草

 

某年端午節前兩天,藥學博士鄭炳全帶我到住洛城的親戚家賞艾。望著前院那一排密密的暗綠色艾草,彷彿是看到多年不見的鄉間老友。我彎下腰低頭向 它問好。 鄭博士的親戚感性地說:「這是中醫朋友送的,聽說用途不少。」,當我提到韓國《大長今》推荐艾草蒸浴,對婦女皮膚有美容功效及治不孕症時,鄭博士笑著說: 「因為它含有桉油醇,提煉的精油極寶貴…」

艾草炒蛋(左)及艾草飯(右)

沒想到長相平凡的艾草,竟有人迷戀那神秘的芳香。它是重要的民生食品,但在《詩經》《楚辭》等古文學作品上,經常被提到。如「彼採艾兮,一日不 見,如三歲兮」。最重要的是,它不僅能驅蟲去毒,因含鐵及胡蘿蔔素,還可幫助消化、活血通絡、治風濕和使乾燥肌膚改善、保濕等,所以愛它的人,把它當神仙 草,甚至是藥草中的一顆鑽石。

《別錄》說「艾葉生田野,三月三日採」,日本在每年三月三日,則有吃「艾草麻糬」的習俗;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女兒節」。對於屬於五大傳統節日之 一的女兒節,曾經是中國宋朝之前頗受重視的節日,魏朝曾稱「上己」。雖然中國已沒有此節日,日本卻保留至今。這一天不但有偶人娃娃的擺設、還有配合此玩偶 的各式料理。其中菱形粘糕餅,因受到中國老祖宗把綠色艾草當避邪的草藥的影響,所以此糕餅也加添了綠色。

台灣古諺:「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清明前後,不少人採取艾葉掛在自個的家門上,或是將曬乾的艾草綑綁或做艾條等,將它點燃薰屋或薰身。尚 有採嫩葉做「艾草粿」的習俗。客家人則做「艾飯」。我還吃過一位來自南部長輩,以艾葉加紅棗煮的湯,聽說可打通我們氣血,治療身體酸痛。還有艾葉炒蛋或日 本人的艾草味噌湯等。越南朋友則以艾草做香枕和護頸帶可安神及活血。

難怪老母親把艾草當寶貝,雖然種了一年仍然是小不點,但她仍未將它丟棄。

註一:皮膚過敏,對艾草要小心,恐引起不良的反應。生理期勿喝艾草茶,因會影響新陳代謝。使用前以加鹽的熱水先川燙。

註二:「藥用艾草宜取老葉,因各種醫書說,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者。孟子亦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註三:艾草屬於全日照的植物,喜愛陽光。

 

包粽,包中 ?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陽帶雨垂垂重」的季節,不但處處聞到糯米竹葉清香味,也可嗅出「學校大考」緊張味。由於「包粽」與「包中」音相近,所以臺灣一些家長,為了討個吉利,再忙都要親自包粽子給準備考試的孩子吃,希望孩子能順利考進理想的學校。

之前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台中縣政府在豐原田心公園設計了一個兩層樓高的「許願樹」,讓準備考高中的學生們,將粽子分別掛在這顆許願樹上,並且各 自將自己的心願寫在許願粽上。五月二十八日當天,由民眾以同心圓的方式,站在這顆樹旁,然後再合力將那高達近兩層樓高的「許願粽樹」豎起,其意義不但讓孩 童們瞭解「端午節」的意義,更希望這些準備參加高中聯考的學生,都能「高中」。

每到端午,粽香四溢,忍不住食指大動

有「粽子情結」的我,只要是聞到粽子香味,胃腸就開始攪動得厲害,於是從早到晚,幾乎是平均一頓吃一個到兩個。然後盛產的荔枝,又是一大把下肚,結果我真的是「包中」-得了腸胃炎。

當時母親就勸告我:「因糯米不易消化,」尤其端午節在台灣,正逢暑夏季節,那時母親要我吃熱量較低的鹼粽,及喝她特別熬的竹筍湯及冬瓜湯,但我就是不領情。一直到了國外,吃不到我想吃的家鄉粽,才暫時讓我的腸胃休息。

粽子有多種,除了南園的湖州粽外,台灣粽也不錯。尤其是台南百年老店的「再發號肉粽」。 ( 清同治年間始,已有一百二十年的歷史 ) 。過去,我只要到台南,一定是把肚子全留給此店的「八寶粽」和另一家老店的「素花生粽」。許多日本人和當地華僑,到了台灣,必定到台南吃「再發號肉粽」。

台語古諺:「食過五月粽,寒衣可入櫃。不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五月的台灣已是炎熱得流汗浹背,但是此刻住在洛杉磯海邊的我,卻仍感受到春天的些許寒意。而從台北南園帶來的粽子,早已全送給朋友了。

註一:吃粽子,最好配點濃茶、檸檬汁、茶凍等,因為可去油膩,並幫助消化。

註二:清晨或宵夜,都不適合吃粽子,因糯米難消化,停留在胃裡的時間較長,又因刺激胃酸的分泌,平常有慢性胃病和胃潰瘍的人,會容易發作。有膽結石、胰腺炎最好不要吃肉粽或有蛋黃的粽子,因它易引起消化不良、脹氣等毛病。

 

    披刊於『臺灣月刊雙月電子報』966月號

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606/960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