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丹 前言2021.1.11

    驚聞蓉子阿姨仙去,真的感覺"青鳥"遠颺不復返了以前曾與蓉子阿姨有段「忘年交」,因為她住在我的母校師大附近,有幾年我擔任南加師大校友會會長,回師大時都會去拜訪她,非常和藹可親,舉手投足間盡是典雅風範,如今高齡離去仍令人緬懷不已!在此發一篇她為拙作「花中歲月」一書撰寫的序文,其中亦可管窺女詩人蓉子的文學素養!

近年文學前輩陸續凋零,所幸「典型在夙昔」,他們留下許多擲地有聲的文字作品可供閱讀與回望…….

 

 

臺北蓉子代序

從生活中思索  提煉生命哲思

旅美作家蓬丹女士《花中歲月》序

                                                  

    認識旅美作家蓬丹女士,是在臺北召開的一次文藝研討會上。時隔不到一年,今年五四文藝節慶祝大會上,又見她翩然歸來,丰采依舊,仍然如初晤時那等清秀伶俐,而且喜溢眉宇,原來她榮獲本年度文藝協會「海外文藝獎章」。對一位從事文藝工作二十多年,且將於今年秋推出第八本單行本的蓬丹來說,確是實至名歸。

    就在蓬丹返回僑居地的上午,突接她打來的電話,告知其新書《花中歲月》即將於著名的九歌關係企業—「健行出版社」出版,邀我為她寫一篇序,令我感覺意外,因為在一位在散文創作方面經營有成,而且出版過多種散文集的作者來說,竟讓我這從事詩創作大半輩子偶而寫寫散文的人為她作序,似乎「所託非人」,於是我不自禁地想起旅美詩人鄭愁予早年膾炙人口的詩句:「……是美麗的錯誤。」來形容此事了。

    話雖如此,散文倒是我寫詩以外最喜歡的一種文體,因為這種文體形式自由,最為平易近人。字句長短不拘,錯落有致,不受任何格律約束,可以從容直抒胸臆。尤其對詩人們來說,偶而拋開字斟句酌、意象密集的詩創作來寫散文,特別感受到了放鬆了的喜悅,享受自由自在的創作樂趣。當然,這樣說並不表示散文是全然不需要寫作技巧,可以任意為之的。好的散文同樣需要組織結構,而越是高水準的散文,組織也愈嚴密,同時,其文字本身的藝術也是十分講究的。散文除了形式自由,題材多樣,內容也十分寬廣。它可以抒情、遣興,可以是作者自己心靈的寫照;可以為書信劄記;可以發議論;可以描景、敘事、狀物;也可以闡述深奧的哲理。

    以上可簡約為抒情散文、記敘散文和哲思散文三類。年輕時代我們多半將散文作為感情的載體,運用優美的詞藻傳達一己的感懷和情思,而抒情散文的正統在我國散文的傳統中出現得較晚,一直到明朝晚年才興起來,講求獨抒性靈,非從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筆以表現“真我”,重點在“誠”字。乃充分發揮文學創作的自由精神,因出自己胸臆的,絕不會和他人雷同。我想到的是通常我們所閱讀、欣賞、推舉的多半是這類抒情的「純散文」。

    至於記敘散文包容最廣且極具實用性,如議論、講辭、遊記、序跋、歷史等。試舉一例,像《尚書》就是中國最古的散文;也是中國最古的歷史書,記敘人類興亡盛衰的事蹟。今日風行的深度旅遊文學(十多年前,承「純文學出版社」為我出了一本《歐遊手記》屬此文類)就不僅僅浮光掠影地記下那些古跡名勝,也考察他們的藝術民情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背影,滲入作者的才思、觀感和識見方能寫出具有個人風格,不落俗套的遊記文學。至於哲思的散文則多為智慧型的散文,富涵人生哲理,探討宇宙自然,生死禍福,形而上思維的文章。這類文章往往有其深度和境界(當然,在抒情散文中那種獨抒性靈的散文,當「情」與「境」會時,也往往有高的境界)。

 

    我先睹為快讀完了《花中歲月》已二校的影印稿—給了我閱讀時不少的方便。全書分為五輯,即「花之卷」、「島之卷」、「生之卷」、「琉之卷」、「冰之卷」共五十篇、篇幅不長的文章。各卷雖有不同的內涵與表現的重點,從大體上來說,仍以抒情為基調,以精簡的文字和短小的篇章娓娓地訴說出她生活中所思所感,在用作書名《花中歲月》的篇章中:形而上思維的文章。這類文章往往有其深度和境界(當然,在抒情散文中那種獨抒性靈的散文,當「看花開花謝,四時交替,一切都依序前行,百草千花從不誤花期,繁華散盡也從不貪戀……。」此外從曇花瞬息潔白晶塋的綻放,來啟示「生之短暫,更需活出一份尊貴。」從參觀故宮古董鐘錶「音樂盒的秘密」悟出:「保留再多的鐘錶,又怎能留得住一點一滴的光陰?看了無數鐘錶,又何以勘不破時間的秘密? 以及「由飲食想起」中的「不甘於索然無味,人生就可以永遠處於巔峰狀態嗎?」,「當你在眾人中仰視的峰頂沾沾自喜,捨棄何等困難。」,「將人間的桂冠拱手讓人,的確需要一種胸襟和氣度。」以及其他篇章。

    她更將第三輯以「琉之卷」命名,以示人世的種種恰如琉璃易碎。這些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哲思,讓讀者可以跟她一同去思索生命的意義。由此可知蓬丹的散文除了真摯的情感外,也有很多理性和智性的成份在,甚至在第四輯裡「燈柱下的漫想」一文中,運用了詩人常用的聯想力,她從矗立在一幢新大廈前的一長排街燈的圓形燈柱,聯想起古希臘羅馬的石柱,這是由於燈柱柱頂上的雕刻花紋而引起的,突然作者的想像又穿越時光,穿透未來,到達千餘年後,想像那時,新建的這座大廈早傾塌,甚至承載玻璃大廈的柏油馬路也被某種先進的建材所取代,而且那時候,可能像今天的所謂「街衢巷弄」都沒有了。而在作者想像中,這些圓形的石造燈柱尚留下來,為那一段歷史的滄桑作見證,就像今日我們去憑弔那些悠遠但已湮沒了的文化遺蹟一樣。可知運用想像或聯想能夠增添文章的魅力。不過個人認為作者如能將這些文章再精簡些,也就是說,刪掉從「即使到今天,世上一些……」以下的兩小節文字,則全篇主題更集中,組織也更緊湊,這篇短章也就顯得更完美了。

    作者心性敏銳,筆觸細緻。雖所寫多為生活小品,但不自我局限,乃隨時掇拾生活周遭感動她的人、事、物、象,發而為文,篇篇言之有物,對人生也多有啟發,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本文作者原名王蓉芷,江蘇吳縣人。她的詩作主題包括哲思、親情、旅遊、詠物、對大自然的讚頌、對女性形象的書寫等等,部分詩作則觸及對社會現實和都市文明的批判。出版了將近二十本詩集,作品被選入多種國內外詩選,為台灣著名女詩人,與夫婿羅門被譽為中國詩壇的「伯朗寧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