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大師需要良好的

人文環境

 

    汕尾有出生大師的土壤,但沒有培養大師的環境。海陸豐大地的“大師級”人物有馬思聰、丘東平、鍾敬文等,但他們都是離開家鄉以後在外面的世界闖蕩出來而逐漸出人頭地的。可見,汕尾這個地方藏龍臥虎,但是,水太淺了,無法在自己的土地培養大師。當然,只要有海陸豐籍的大師出現,在哪裡成名也是我們汕尾人民的光榮。文學、藝術家的成就是天才加勤奮,但更需要一個優良的人文環境,否則,大師還沒造就,幼苗就已經夭折。因此,筆者認為,汕尾能否再出大師,關鍵靠人文環境的營造。

 

    首先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膨脹。大師的時代過去了,不等於今後就不會出現大師;大師曾經出現過,不等於大家都是大師。我們要正視缺陷的現實,在能夠出生大師的土壤中,營造強有力的環境來培養各類人才。只要敢於借助“文化強市”這個契機,加大教育、文化的投入,包括人才隊伍的引進,教育、文化設施的健全,文學藝術人才的培養和重用,難保汕尾在不久的將來就不會出現著名學者、文化名人。大師不是吹出來的,不能因為取得點成績,就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以為自己就是大師了,以為我們就能培養大師了。大師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鍛造出來的。真正的大師是不會接受“大師”的銜頭的,像季羨林,就直言自己不是大師;饒宗頤更是詼諧地回答:大師?我是大豬(潮汕話師與豬音近)哩。

 

    其次是要普及與提高並舉。如果為了造就大師而培養大師,忽略了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那是本末倒置。一個人出生的時候,誰知道他是否能成為大師,包括初生兒自己。有大師的土壤、大師的種子,但需要有大師的環境。千萬別認為張三今後長大就能成為大師,李四長大了就是“大屎”。對於有發展前途的青少年,要多給關愛、培養和鍛煉,盡量不要認為他們有不少不足而恥笑、打擊,雜草要剔除,但對花朵,要多澆水、少踐踏,這樣才有利於人才的成長和發現。至於那些嶄露頭角的年輕人,應該是在鼓勵的基礎上嚴格要求,使其能盡快步入快車道,早日出類拔萃。也需要營造一個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批評、取長補短的良好氛圍,切忌剛剛學會兩招,就相互攻訐,窩裡鬥的氣氛很難有重量級的人才湧現。

 

    第三是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大海適合龍騰,大山適合虎躍,在我們這個小水塘,只能活躍些“蝦兵蟹卒”。所以要敢於把人才放到廣闊天地翱翔。引進來就是要敢於大手筆投入引進專業文學藝術人才,與本地文化人才同時一起培養。同時要多舉辦全國性的文化活動,經常邀請著名專家、學者來汕尾參加各種有獎徵文、彙演、聯展、研討、講座等,讓本地作者和愛好者能面對面聆聽大師級人物的點撥,以其達到茅塞頓開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專家、學者發現和帶領本地人才向更高層次邁進。就是培養不了大師,能使海陸大地人才輩出、繁花似錦也是功德無量。

 

                     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於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