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無奈》讀後感

 

源自傳統教育﹐理應尊老敬賢﹐既然氣如虹先生豪爽要我別把先生以前輩稱呼﹐所以恭敬不如從命了﹐來日直言不諱後倘若有冒犯之處﹐也只能懇請先生包涵了。從大作《無奈》裡﹐尤見先生一身江湖歷練﹐大智的背後﹐就多了那麼一份不拘小節的豪邁。卸下客套面紗﹐人與人之間好像同時也卸下了那一層冷漠的隔閡﹐或許一場MÀYTAO過後﹐恐怕會更令人倍感親切。

 

《無奈》已設計完畢﹐二十章再加“細言《無奈》”﹐浩浩蕩蕩﹐大時代、大場面﹐收局一片溫馨﹐讀後總覺得意猶未盡。與親友談及故事內容﹐“桂緋”、“安山”、“守禮”…﹐宛若日常生活裡認識已久的熟人﹐一個個名字自然融入言談中。只是仍有個小小心願﹐耿耿于懷﹐有望氣如虹先生能再為《無奈》續做著作﹐理出一條“生路”給“桂緋”、“安山”以及“安山”在鳳凰城的妻子。三人間﹐一個似新而舊的感情三角﹐勢必又註定一場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悲劇。故事裡﹐故事外﹐陷入相似僵局的鄰里們﹐好像舉目皆是。

 

動盪年代中多少越南華人歷盡浩劫﹐大風大浪後三十年艱辛走來的這一代人﹐本該安逸﹐幸福生活卻瀕臨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考驗。從《無奈》中﹐隱約看出曾經是家鄉的那一塊土地﹐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提供“丈夫”一個新誘惑的地方﹐提供“太太”一個新恐懼的源頭。或許《無奈》能針對此事﹐為讀者留一個帶有啟示的結局﹐是悲是喜都無關緊要。是喜﹐拿做借鏡;是悲﹐引以為戒。

 

總而言之﹐《無奈》囊括了好幾代華人駐足越南的辛酸史。人文動態、地理歷史、生活習俗、文化背景﹐氣如虹先生經由故事的發展而潛移默化地給予全盤介紹。人物對話間濃濃的廣東口音﹐不但能讓越華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能突顯越華社會以廣東習俗為主流的生活習慣。至於《無奈》裡人性的刻劃﹐患難中流露不少真情與光輝﹐但也不乏投機者趁人之危而作奸犯科﹐背棄誠信的也大有人在﹐是否環境所逼也不得而知了。

 

從《無奈》中不難看出越南華人在兩個意識形態尖銳的對立底下﹐曾經刻苦耐勞﹐開闢血路﹐走出光輝﹐為當地經濟立下不可抹滅的汗馬功勞﹐過去是﹐現在更是。只是寄人籬下的日子﹐在那一個時代裡都得忍氣吞聲﹐怎麼說都無法釋懷。《無奈》中巨變後的越華人物﹐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在當地的政權底下淪為犧牲的對象﹐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曾經看過一部越南電影《穿白絲綢的的女人 ÁO LỤA ĐÔNG》﹐為改朝換代下純樸民眾被蹧踏的命運而感慨萬千﹐也曾不止一次為故事裡的人物拭淚。但越南人還算幸運﹐自己的遭遇還有人不惜一切為之而立像﹐回頭看看自己越南華人﹐感慨卻悲從中來……

      所以就發了個白日夢﹕有那麼一天真的哪位有心人願意將《無奈》搬上大螢幕﹐那該多好……

 

                                   200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