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 歌 深切悼念趙老師

         

          我凝望着戶外的天氣,陣陣的寒風,綿綿不絕的冷雨,我的心情同樣地那麼陰沉凝重,時間已差不多了,但身後靈堂內的人數,仍寥寥可數,連主人家都不過三十人左右,這對於一位年輕時用盡了愛心和精力,奉獻給教育工作,至今桃李遍及三洋五洲,如果用「日不落」來形容他所教化的子弟,亦不為過。晚年退休後又盡傾囊餘,推行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籌建安老院,成立公益金,慈善光明行,薪傳中華文化,帶領和指導學生們重建母校……等等重大項目上,以其年邁身軀,不辭勞苦,身體力行,這種精神,確實是我們後輩應當學習和敬佩的一位長者,真的有點天公不造美。

    但,且看今天的天氣,倘如果因此而令到很多人,不能趕及送他老人家最後一程,真的是有點無奈!雖然昨天晚上的瞻仰禮拜上,已有約二百人,已向他的遺體鞠躬各發表了歌頌的感言,但我仍有稍嫌不足之感。

    靈柩終於要起轎了,由於天雨關係,直赴墓園的火化場,用了約卅五分鐘車程,想不到當到達火化場用作舉行安息告別禮拜的聖堂時,其負責人竟告知,由於當天需使用的家庭的數量頗多,你們只有廿五分鐘時間,即時,殯業公司與牧師均詢何故?因為合約上表明是四十五分鐘;但只見他高傲地說:由此刻起已開始了倒數計時,所損失的是你們自己的時間,我只是按指令辦事……。最後牧師也唯有刪減了部份程序,我們也只好無奈地向老師草草告別,在場有人不禁悲從中來。

    老師他雖然只有小學畢業的學歷,但他淵博的學問,人皆敬服,詩詞歌賦的造詣,被人冠以「一代名儒」的稱號,也是當之無愧。但亦因此,他給某些人的印象是一名思想守舊,甚至是食古不化的老頭兒。誰想到,他的思想是非常開通,而且還有浪漫的一面,他鍾愛紅色的玫瑰,對師母濡沫的深情,獲得了友儕的稱許,我曾目睹在師母病榻前,他對師母悉心照料的情景,至今仍永繫我心中。

    回想起,在籌備校友會初期,我與一位馮學長曾多次聯袂向老師造訪請益。一次,我們問及校歌中有一字眼是否需作修改,他即時表示:「早已應該修改,不單是這一個,還有好幾個都要改,我且留待你們去參詳吧」。原來老師還有狡黠的時候!他要我們好好地仔細思考。

    嗣後,擬議復辦穗城學校,他向我和馮學長表示非常開心,和將全力支持,但同時又訓示道:「辦教育絕不可以因循守舊,必須與時並進,校訓和精神一定要保留和發揚,但其教學方式則要徹改,學生們務必吸收到更多新知識,千萬不要浪費學生時間,和程度上的時限……」。但,誰會想到,後來因為沒有人理會他珍貴的提點,弄至澳洲穗城學校在半年前比他先行一步,壽終正寢。幻滅了老師最殷切的心願,這絕對是老師臨終前最大的遺憾。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細小的遺憾,就是他給我和已去世的馮學長留下有關校歌那道謎題,在四年多前,被當時主理校政的易心弦學長破解了,當我們拿着已修改的校歌初稿呈示給老師時,他雖然已抱恙在身,但頭腦仍然十分清醒,審閱後點頭微笑,十分讚許。但校友會內有人卻認為這是大逆不道,不予接納。老師始終未能一聞他心目中已修改後的校歌,這是老師第二個遺憾。

    老師是一位基督徒,不時都本着基督博愛精神,關懷社會,關愛眾人,他所作的義舉仁風,早已膾炙僑社人口。尤其安老院和公益金,已使到很多人受恩受惠。但老師從患病初期到後來重病入院,除了政府依例發給的老人津貼外,並沒有得到任何人或機構資助。曾申請入住他當年大力參與籌建的安老院,但該院負責行政人員,先以理由推搪,其後音訊石沉。老師在籌建安老院之本意,是希望某些年老無依的老人家,有一處安心頤養之所,焉想到當自已有需要時,竟不能獲得一片養病之蓆。世態炎涼,實在令人握腕嘆息。

    老師,願您  一路好走,與主同在,天國逍遙。    

                                                2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