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火花    死似雪花

 

——讚有大智慧的瓊瑤女士

                                        

據海峽網312日報導,79歲的著名作家瓊瑤女士突發長文交代身後事:絕不搶救,一切從簡。https://news.sina.cn/gn/2017-03-13/detail-ifychhus0986940.d.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HTTPS=1

 

1

      瓊瑤女士312日突然公開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透露她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有感而發。她想到自己的身後事,認為萬一到了該離開人世之際,希望不會因為後輩的不捨,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受到折磨;她也借此叮嚀兒子、兒媳別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了。

      瓊瑤女士表示:她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作塵土……瓊瑤女士太有智慧了。我完全贊同。她的觀點值得提倡。她比葬花的林黛玉更林黛玉!

                              

2

      瓊瑤提到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明年將邁入80歲的她,認為自己沒因戰亂、意外、病痛等原因離開,一切都是上蒼給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

     瓊瑤女士特別發出五點聲明叮嚀兒子,表示無論生什麼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最後再次強調:各種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讓她沒有痛苦地死去就好。

      作為人,生,不能選擇;而死,應該可以選擇。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人性的進步。可惜,許多人至今仍然謝絕行使這種進步為自己帶來的寶貴權利。

                              

3

      「不要再開刀了,開一個,死一個。」原上海瑞金醫院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朱正綱,2015年起,開始四處去「攔刀」。

      朱正綱在不同學術場合央求醫生們說:「不要輕易給晚期胃癌患者開刀。」現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一到醫院,首選就是開刀,然後再進行化療放療。「就是先把大山(腫瘤主體)搬掉,再用化療放療把周圍小土塊清理掉。」這種治療觀念已深植於全國大小醫院。其實開刀不但沒用,還會起反作用,甚至加速病人的死亡。

      晚期腫瘤擴散很廣,轉移灶往往清除不乾淨,結果在手術打擊之下,腫瘤自帶的免疫系統受到刺激,導致它們啟動更強烈的反撲,所以晚期胃癌患者在術後幾乎都活不過一年。

      現在歐美發達國家很多都採用「轉化治療」,對晚期腫瘤患者一般不採取切除手術,而是儘量把病灶控制好,讓其縮小或慢擴散。因為動手術不但會讓患者死得更快,而且其餘下的日子都將在病床上度過,幾乎沒有任何生活品質可言。這樣的手術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朱正綱現在更願稱自己是「腫瘤醫生」。外科醫生關注的是這次開刀漂不漂亮,腫瘤醫生則關注患者到底活得好不好。這當然有本質的區別。

 

4

      1999年,巴金先生病重入院。一番搶救後,終於保住了生命。但他鼻子裡從此插上了胃管。「進食通過胃管,一天分六次打入胃裡。」胃管至少兩個月就得換一次,「長長的管子從鼻子裡直通到胃,每次換管子時他都被嗆得滿臉通紅。」

      長期插管,嘴合不攏,巴金下巴脫了臼。醫生只好把氣管切開,讓他用呼吸機維持呼吸。

      巴金想放棄這種生不如死的治療,可是他沒有選擇的權利,因為家屬和領導都堅決不同意。「每一個愛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著,哪怕是靠呼吸機,但只要機器上顯示還有心跳就好。

     就這樣,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

     他說:「長壽是對我的折磨。」他多次表示希望早一天到另一個世界,好和久別的愛妻長相廝守。

                                

5

      每當我津津樂道於人類的長壽問題時,就常常有人補充說,長壽固然重要,但生命的品質更要緊。生命的品質不僅包括誕生的品質,生存的品質和生活的品質,當然還應該包括死亡的品質!而死亡的品質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

      經濟學人智庫對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後,發佈了《2015年度死亡品質指數》報告:英國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排名第71位。可見,努力提高死亡品質,乃是我們國人提高生命品質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並且還是當務之急。有人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面對的最大問題除了想方設法讓病人減少痛苦活下去,還要千方百計讓生不如死的病人痛快地、有尊嚴地死去。」

生活中,有一句狠毒的罵人話:「不得好死」!如今,「不得好死」——這可能是現在最被我們忽略的幸福難題。其實,我「死亡品質」正是幸福指數的核心指標之一。它是絕對不可能被別的幸福指數所取代的!

 

6

      美國是癌症治療水準最高的國家。當美國醫生自己面對癌症侵襲時,他們又是如何面對和選擇的呢?

      2011年,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教授穆尤睿,發表了一篇轟動美國的文章——《醫生選擇如何離開人間?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但那才是我們應該選擇的方式》。他寫道:「幾年前,我的導師查理,經手術探查證實患了胰腺癌。負責給他做手術的醫生是美國頂級專家,但查理卻絲毫不為之所動。他第二天就出院了,再沒邁進醫院一步。他用最少的藥物和治療來控制病情,然後將精力放在了享受最後的時光上,餘下的日子過得非常快樂。」

      穆尤睿發現,其實不只是查理,很多美國醫生遭遇絕症後都作出了這樣的選擇,「醫生們不遺餘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可是當醫生自己身患絕症時,他們選擇的不是最昂貴的藥物和最先進的手術,而是選擇了最少但卻是相對益生的治療。他們在人生最後關頭,集體選擇了生活品質!」

 

7 

      「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被東開一刀,西開一刀,身上插滿各種各樣的管子後,被掛在維持生命的機器上……這是連懲罰恐怖分子時都不會採取的手段。」許多有膽有識的醫生說過:如果有一天自身也變成這樣,寧可選擇安樂死。

      一個人失去意識後被送進急診室,通常情況下家屬會變得無所適從。當醫生詢問家屬「是否採取搶救措施」時,家屬們往往會立馬說:「是。」於是患者的噩夢便開始了。

     為了避免這種噩夢的發生,很多美國醫生重病後會在脖上掛一個「不要搶救」的小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時不要被搶救,有的醫生甚至把這句話紋在了身上。「這樣被活著,除了痛苦,毫無意義。」

 

                             8

      「所謂尊嚴死,就是指在治療無望的情況下,放棄人工維持生命的手段,讓患者自然而然有尊嚴地離開人世,最大限度地減輕病人的痛苦。」

    陳小魯一直後悔沒有幫父親有尊嚴地離開。陳老帥病重到最後,已基本沒有知覺。氣管切開沒法說話,全身插滿了管子,就是靠呼吸機、打強心針來維持生命。

      「父親心跳停止時,電擊讓他從床上彈起來,非常痛苦。」陳小魯問:「能不能不搶救了?」醫生說:「你說了算嗎?你們敢嗎?」當時,陳小魯沉默了,他不敢作這個決定。

     「這成了我一輩子最後悔的事情。」陳小魯無可奈何。

     開國上將張愛萍的夫人李又蘭,瞭解羅點點和陳小魯宣導的「尊嚴死」後,

欣然填寫了生前預囑,申明放棄臨終搶救:「今後如當我病情危及生命時,

千萬不要用生命支持療法搶救,如插各種管子及心肺功能啟動等,必要時可給予安眠、止痛,讓我安詳、自然、無痛苦走完人生的旅程。」

    2012年,李又蘭病重入院,家屬和醫生謹遵其生前預囑,沒有進行過度地創傷性搶救,李又蘭昏迷半日後飄然仙逝,身體完好而又神色安寧,家人傷痛之餘也頗感欣慰。

      「李又蘭阿姨是被生前預囑幫助到的第一人。」羅點點很感動。

 

9

    中國的死亡品質為什麼這麼低呢?

      一是治療不足。生病了缺錢就醫,只有苦苦等死。二是過度治療,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仍在接受創傷性治療。尤其是後者,最讓人遭罪。

      北京軍區總醫院原腫瘤科主任劉端祺,從醫40年,至少經手了2000例死亡病例。

      「錢不要緊,你一定要把人救回來。」

      「哪怕有1%的希望,您也要用100%的努力。」

    每天,他都會遭遇到這樣的懇切請求。

    他點著頭,但心裡卻在感歎:「這樣的搶救其實還有什麼意義呢!」

    在那些癌症病人的最後時刻,劉端祺經常聽到各種抱怨:「我只有初中文化,現在才琢磨過來,原來這說明書上的有效率不是治癒率。」病人為治病賣了房,「現在還是住原來的房子,可房主已經不是我了,每月都給人家交房租……

      還有病人說:「就像電視劇,每一集演完,都告訴我們,不要走開,下一集更精彩。但直到最後一集我們才知道,儘管主角很想活,但還是死了。」病人不但受盡了罪,還花了很多冤枉錢。

  

10

      資料顯示,中國人一生75%的醫療費用,花在了最後的無效治療上。

      有時,劉端祺醫師會直接對癌症晚期病人說:「買張船票去全球旅行吧。」結果病人家屬投訴他。

      沒多久,病人賣了房來住院了。

      又沒多久,病床換上新床單,人離世了。

     整個醫院,劉端祺最不願去的就是ICU,儘管那裡陳設著最先進的設備。

     「在那裡,我分不清那是人,還是實驗動物。」劉端祺無限感慨。

     花那麼多錢、受那麼多罪,難道就是為了插滿管子死在ICU病房嗎?

     這事情,許多人至今都還沒有弄明白。可悲,可歎!

 

11

      瓊瑤女士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表示她是抱著正面思考寫下這封信,對於牢不可破的生死觀,現在也該到改變的時候了。

      瓊瑤女士還叮嚀她的身後事無須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悼念,火化後採花葬方

式,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更說不設靈堂,不要出殯,盼一切從簡。

交代完後,瓊瑤透露她可安心計劃她的下一部小說,還打算和孫女的插圖合作,

計劃共同出一本關於《喵星人》的書。

 

     這是何等有智慧的瓊瑤女士啊!

 

     我佩服瓊瑤女士。

   

                                                           201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