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國的華文媒體和華文文學

踏入國際學研的視野

——第九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

 

多年來,世人看重德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國人對德國的了解,遠多於德國人對中國的了解。而且中國人對德國的了解,都趨正面,德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則很多仍拘泥於負面。每當中國人談到美國,會很自然大肆論及到在美國的華人;然而當中國人談到德國,就幾乎沒什麼人提到在德國的華人。應運華人在世界的遷移而產生的華文文學,從美國、從東南亞,都在喝彩聲中回流母語國。德國的華文文學,有礙於起步得晚而“德華文學”不夠彰顯。相對“美華文學”、“亞華文學”,幾乎 沒聽說過“德華文學”這個字句。綜上所述,有鑒於德國對世界的影響,德國華人對德國、連環對祖籍、對世界的影響,足應提升到受重視的地位。其中德華文學如地平線上的春雷,其勢聲聲,不可小看。

 

正是心懷如此抱負,搶爭自覺日漸老去的年華,我在忙亂中抽身於密集紛繁的德國“中國文化年”活動,輾轉熬夜,趕赴紹興參加“第九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要說明的是,這次會議前半場在廈門召開,後半場在紹興舉行。紹興的會議議題中除了有關東南亞特定地區外,另有一條為:“世界華文文學格局與區域特 色的比較研究”。故此半年前,當收到廈門蘇永延副教授的邀請函時,我即決定了要把早已的構想寫出論文,送上這個會議。當然個人也滿懷舊地重游,對魯迅故居和蘭亭碑溪的迷戀。

 

    10月的紹興天氣和美。24日上午在紹興文理學院的蘭亭書法藝術學院專家樓,第九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隆重舉行開幕式。據研討會報道,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緬甸等東南亞各國及國內的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江蘇社會科學院、安徽大學等眾多高校、出版社、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還有來自美國的盧新 華、德國的譚綠屏(筆者)、荷蘭的池蓮子、新西蘭的林爽等華裔作家及其他共計100多人與會。

  

    葉飛帆校長致熱情洋溢的歡迎辭,介紹了 紹興文理學院的歷史和現狀。同時他說,海外華人的足跡現已遍及世界,尤其是在東南亞國家,華人人數眾多。中華文化的傳播擴散非同凡響,已滲透到當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以海外華人、尤其是以占海外華僑人數半壁江山的東南亞華人及其文化發展為對像的研究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

 

    鄭楚教授、盧新華先生、梁冠中先生、胡德才教授等先後致辭發言。服務細心周到的東道主朱文斌等教授們也深刻闡釋了東南亞華文文學會議研討的作用和意義......

 

    那麼我們德國呢? 歐洲呢?

 

其實早在2007年秋,我應邀出席“第七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帶去了論文“改革開放時局中歐華作協成員的變化——介紹幾位歐華作軒的大陸作家”。 此文在網上多家轉載。但作為一名歐洲來的寫作人,同以往每次參加的國際文學研討會一樣,感受到德國、乃至歐洲整體的華文寫作,在國際大視野的華文研究中偏 遠冷落的不爭事實。感謝會議主辦方的抬舉,我得機亮出德國華文媒體和寫作人的底牌。我的論文題目是:“改革開放以來德國至今現有的華文報刊和新秀”。雖然在征求作者簡歷、收閱、整理資料的時間安排上很吃力,但是付出的勞動意義深遠。想到將惠顧專業人員對“德華文學”的研究能夠按圖索驥,有線索可循,我就心 滿意足了。盡管目前還沒能捧出驚世駭俗的大牌寫作人,但一代勤勤懇懇、堅忍不拔的華文寫作人群已在德國崛起。

 

    不是我在鼓舌,事實如此。高興讀到80後年輕的紹興文理學院王傳習博士在他的會議綜述中說:譚綠屏(德華作家、畫家)評介了改革開放以來德國至今現有的華文報刊和新秀。德國華文文學借助母語國的強大發展而煥發蓬勃朝氣,讀者和作者群十分熱火,但是面臨強大的經濟壓力和競爭,僅留下《歐華導報》、德國 《華商報》、《歐洲新報》等三家報刊。她從編者、定位、發行、創作隊伍等方面逐一評析,凸顯了各報刊或政治化、或商業化的多種特色,同時還介紹了2012 年新增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歐洲刊》的出版和發行情況。另外,譚女士按照職業、性別、體裁、藝術個性等,詳細介紹了關愚謙等未參加歐華作協、尚未引起重視的一批寫作人,特別掃描了其中的女性作家群狀況,涉及小說、紀實文學、詩歌、散文、時尚與政經評論等領域,展示了多年來查閱和收集的相關報刊、作家簡況、 代表作品、博客地址等豐富資料。池蓮子女士(荷華作家、詩人)回顧了個人旅歐經歷以及西歐華人移民史、職業狀況,主要從語言種類、文化環境、生活背景等三個方面闡述了西歐的文化差異性,分析了西歐華文文學的現狀、特點和道路。她認為,文學和文化的傳播是流動和發展的,西歐華文文學和東南亞華文文學所處的文 化環境不同,東南亞華文文學未遠離“中國性”語境,而歐洲是一個具有多種語言的陌生語境,早期旅歐華人面臨母語和西方語言的雙重障礙,因而,西歐華文文學實現發展,要注重“走出去、請進來”,更多地融入西歐文化,熟悉和學會歐洲語言。自90年代以來,西歐華文文學發展出現了新態勢,留學移民已構成創作主力。林爽(新西蘭)根據個人移居新西蘭後的文化體驗和心路歷程,從起源、語言、社會風習等方面闡述了毛利文化的獨特風貌,具體涉及語音特點、歷史神話傳 說、婚嫁與社交等文化習俗等。把毛利文化與華文文化作了比較,分析了兩者的異同,主張新移民作家要多關注移民國的主流文化,挑戰自身勇敢走出舒服圈,了解原住民的歷史文化,融入新環境,開拓更廣闊領域,為海外華文文學開創更多新穎題材。這些論題,激發了與會者的興趣,並引起更為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小王博士指明:展示了德國、荷蘭、新西蘭等國的華人創作態勢、文化經歷與群體概況,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視界。

 

    當時我發言的會場主持人,福建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蕭成教授在讀了我重新梳理的論文之後來信說: 認真拜讀了您的文章,感到非常好,資料性很強,如果做研究,這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我已經收藏了這篇文章,相信研究德華文學或歐華文學時都可以引用參考 其中的資料.謝謝您給我提供如此好的資料和文章啊.多保重.今冬似乎特別冷.多穿衣,努力餐飯.頌好!

   

人民日報 聯絡與合作部副主任陳樹榮來信說:謝謝譚女士,讀來獲益匪淺。祝冬日保重!!

 

    泉州師範文學副教授高松來信說:您的文章對德國至今現有的華文報刊和新秀的記錄和介紹有詳有略,為德國至今現有的華文報刊和新秀、為人們認識德國至今現有的華文報刊及其作者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十分豐富,寫得很好。我很羨慕很敬重這些出國並重新開創自己生活的人們。

感謝國內學者對我們海外華文寫作人的關懷和敬重!

 

    看官,我想我的使命到此應分攤給大家了。我們共同努力,讓德國的華文媒體和華文文學踏入國際學研的視野。

                                                 20121229

 

             

第九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合影於蘭亭書法藝術學院

 

                 

   廈門大學中文系鄭楚教授     研討會廈門會議的東道主組織人蘇永延副教授

 

                 

       譚綠屏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荷蘭華文作家池蓮子

       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胡德才教授(右)

 

                

陝西省緬甸歸僑聯誼會會長           德國華文作家譚綠屏 和 

馬越民先生專注閱讀德國報刊         新西蘭華文作家林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