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冬天

   

 

 

 

@@@@@@@@@@@@@@@@@@@@@@@@@@@@@@@@@@@@@@@

 

二月廿一日,美國才正式進入冬季,而在此之前的十一月七日,

中國大陸的冬季已開始。自然界的冬天因地理位置而不一樣;同

樣的,人類生命的冬天,也因社會環境、制度的不同而很不一樣。

 

@@@@@@@@@@@@@@@@@@@@@@@@@@@@@@@@@@@@@@@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是的,似乎只是一瞬間,春天,就匆匆溜走了。

生命的春天,何嘗不是這樣?當年輕的往事,一幕幕還歷歷在目,清晰如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耳畔傳來的呼喚,已悄然「升格」,由哥哥而叔叔而伯伯甚至公公、爺爺了。你心中一凜,驀然回首,生命的春天已離得那麼遙遠,消逝得那麼倉促,你還來不及向春天話別,冬天,已悄悄地來到你身邊。

這是無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不管你願意與否,都必須接受這現實。但也讓你有很大的迴旋空間:你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這黃昏夕照,享受冬眠;也可以繼續發揮餘熱,「再戰江湖」,把生命的冬天延緩。

 

無奈神州冬來早

 

可是,如果你身處神州大地,生命的冬天可容不得自己掌握了。自然規律摻進了太多的人為因素,生命之春的長短,生命之冬的早遲,完全被一雙無形的手所操縱;幸與不幸,全賴你的造化。

你還算幸運,生命的冬天來得不算太早;何況,你早就盼望著這一天,瀟洒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然後‘「輕輕的我走了」。你早就厭倦了這樣的生涯:只因你是來自另一個不被認同的世界,所以,你的資歷不被認同,你的能力不被認同,你的智慧不被認同,都已是不惑之年了,卻要你一切都從零開始,當老學徒,接受「再教育」;你成了老輩中的小號,小輩中的老號的尷尬人物,在論資排輩中永遠叨陪末座。這一天終於到來了,你毫不猶豫地提早飄然而退,從此隱跡於「石屎森林」,淡泊寧靜地消磨歲月。

你知足,你認命。放眼神州,幾許生命的春天被湮沒?幾許精英,英年早「逝」?幾許明星,殞若流星?他們如果在另一個天地,完全可以和他們的同齡同行一樣,英氣風發,星光燦爛。

別說精英,別說明星,就看與你一樣的平頭百姓、俗子凡夫吧,又有多少比你更年輕、比你更旺盛的生命,不惑之年剛過,已用武無地,提早進入生命的冬天!他們無助更無奈,他們困頓更困惑:所謂經濟高增長,為什麼卻有如此大的「負增長」?青春被如此浪費,生命被如此虛耗,所謂「優越」,到底優越在哪裡?

 

西貢故友再逢春

 

還記得多年前,當你重返那個並不怎麼精彩的老地方,與一群年齡相若的故友親朋相聚,你才驚訝地發現,闊別了近二十年,他們的生理年齡雖比你大,你的心理年齡卻比他們老。他們似乎沒有老的概念,似乎都不知老之將至或已至;不論貧富,人人都「壯心不已」。你贊嘆他們是「志在千里」的「老驥」,他們也不諱言,就是要把被掠奪了二十年的損失追回來;並自喻為迎來了生命的「第二春」。

一位年逾花甲、自學成材的電氣技師,對我這老同學坦言,他現在即使每天閒在家裡,什麼都不幹,每月從銀行或其他信貸所得的利息,絕對不少於五六百美元。他和他的「賢內助」卻天天為所鍾情的電氣專業忙得幾乎廢寢忘餐,連娛樂應酬都無暇參與。

一位年過六十五、長袖善舞的老友記,全家移民外國,他卻受移居地一家大企業所聘,派回來任企業的全權代表,經常在空中穿梭於兩地和東南亞各國,雖風塵僕僕,但從不知倦。

一位年近古稀的教師,雖衣食無憂,仍舊開班天天教授英文和中文。他解釋非為「稻粱謀」,而是既作育英才亦充實自己;忙得不亦樂乎,也忘了自己「貴庚」了。

和他們在一起,你不知什麼是老。在他們中間,你頗有「斯人獨憔悴」之嘆!

 

大洋彼岸重晚晴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如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正當你擁一份落寞,擁一份惆悵,擁一份無奈之際,命運卻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你來到了大洋此岸一個很精彩的世界,親身體驗了這個自由王國高度的物實文明與精神文明。可是,你也早已風聞,這裡是「年輕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場」。你在這裡只能更孤獨更無助地冬眠,直至寂寞地長眠!

可怎麼也沒料到,忽然有一天,你竟獲得了與年輕人同等的機會,來到了一個有白膚色、黃膚色、棕膚色、黑膚色,有青年、中年、壯年更有老年的大集體。在這裡,只在乎你的能力、你的表現,而不在乎你的年齡。你認老嗎?年過花甲,年逾古稀的大有人在。他們不是倚老賣老,以老博取同情、博取優惠,而是憑經驗、憑智慧、憑辛勤勞動,贏得肯定和尊重。

這樣讓老有所為的「戰場」,又豈只是個別地方。在你的友輩中,壯心不已,雄風不減、寶刀不老,或正默默奉獻,或正馳騁千里的「老驥」,不是比比皆是?他們在經歷了歷史大裂變,世紀大逃亡,命運大轉折之後,恍如欺霜傲雪的松柏,老而彌堅,老當益壯。他們是生活的強者,更是生命的強者,把生命的冬天拒得遠遠,把生命的第二春裝點得多彩多姿!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你又怎會相信,在這個「老年人墳場」裡的老年人,竟有這樣自由的用武之地,竟有這樣遼闊的發揮餘熱的空間。「人間重晚晴」,似應在大洋此岸而非彼岸呵!

也許有人會悲天憫人的忠告:這正是更具欺騙性的「殘酷剝削」,連老年人也不放過。

可是,你願意成為老有所為的「被剝削者」,抑是願意成為老朽無用的「剩餘人」?

你願意再創造生命的春天,抑是願意超前冬眠?

 

(20062月寫於美國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