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詩話

 

每年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臘月初八即為臘八日,我國古代稱為“臘日”,是傳統的“臘八節”。 歷代文人墨客爭相以詩詞歌賦詠頌臘八節,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

 

臘八節最早的習俗是祭祀。早在北齊時期,詩人魏收的《臘節》詩就專門描述了這一習俗:“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詩中描寫數九寒冬過臘八,人們擺設酒宴祭祀祖先神靈,感謝神靈的護佑,抒發對神靈的敬重之情。同樣是寫祭神,但晉朝文人裴秀的《大臘》曰:“歲事告成,八臘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豐裎孝祀,介茲萬祜。”落筆卻在人們向百神彙報“年豐物阜”好年景上,更表感激之情。

 

臘八節最重要的習俗是喝臘八粥。宋代開始,民間盛行喝臘八粥的習俗,喝臘八粥,至清朝為最盛。陸遊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佛粥”即臘八粥,詩中描寫了臘八時節的食粥場景。而清代書畫家李福的《臘八粥》詩:“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則描述了臘八粥的起源,以及其製作的方法,同時又反映了舊時荒政歉收、百姓饑餓和佛寺施粥的各類場景。

 

互贈臘八粥也是古時盛行的風俗。宋代在臘八節這天,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臘八粥。至明代臘八粥已成為皇帝賞賜朝臣的節令食品,而清代,朝廷於臘八賜粥的風俗更是盛行。清人夏仁虎的《臘八》:“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詩中描寫道,臘八一到,民間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吃,而皇帝乃當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並賜大臣、諸王、宮妃等。可以想見,施散臘八粥和皇家食用臘八粥,必然是萬頭攢動,人湧如潮。

 

從這些詩裡可以看出古人對臘八節的重視程度,而詩中所展現出的獨特的文化氛圍也著實令人沉醉。

 

                                                 20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