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習俗詩意濃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傳統節日。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承繼著許多古人的風俗習慣,大量描寫清明習俗的詩詞就足以佐證這一點。

 

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內容。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清明掃墓祀祖、緬懷先輩、追悼亡靈的習俗。這一天,人們扶老攜幼來到墓地,將酒食果品供祭先祖墓前,然後焚燒紙錢進行祭拜。烏啼鵲躁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這首著名的《寒食野望吟》詩,寫的就是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悲傷情景。宋代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抒發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深,情感真摯,催人淚下,堪稱清明悼亡詞中的傑作。此外,韋應物《寒食日寄諸弟》、高菊卿《清明》、高翥《清明》、黃庭堅《清明》等詩,都真實而生動地描摹了古人掃墓的情景。

 

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自然界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到郊外踏青尋春,是清明節的又一習俗。清明踏青的習俗,據考證始于唐,盛于宋,時人謂之遊春。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寫的便是清明那天,詩人到都城郊外南莊踏青。因為口渴,就向一位農家姑娘討水喝,姑娘給了他一碗水,並倚在小桃樹旁深情地凝視他。這情景使詩人難以忘懷。第二年清明節,詩人又來到這裡,雖然門牆如故,景色依舊,但姑娘卻不知哪兒去了。詩人觸景生情,不勝惆悵。而北宋詩人程顥的《郊行即事》:“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描寫的是清明節郊遊賞景的歡樂場面。

 

蕩鞦韆是清明節古老的遊樂民俗之一,因為清明節處處蕩鞦韆,也有人把它叫做鞦韆節杜甫《清明》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運,萬里鞦韆習俗同。正道出了清明時節民間鞦韆設置的普遍。劉禹錫的:鞦韆爭次第,牽拽彩繩斜,刻劃出少女們蕩鞦韆的情形。此外,鄭穀的村落清明近,鞦韆稚女誇王建的少男少女重鞦韆,盤中結帶分兩邊 洪覺範的花板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下來閑坐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元代馬臻春的院落鞦韆誰家女,彩繩擲起過牆高等詩詞,都是唐宋時蕩鞦韆風行民間的最好明證。

 

清明插柳、戴柳的習俗源遠流長,宋代尤為盛行,不僅門前插柳枝,而且還在頭上戴柳條帽圈。宋伯仁《清明插柳》中寫道:清明是處插垂柳,院宇深深綠翠藏。《千家詩》中云:節候近清明,插柳穿戲戶,可見古時清明插柳之盛。古代清明婦女常戴柳以作時令點綴,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說,表現了人們珍惜春光的良好心願。

 

放風箏是清明前後人們最喜愛的雅俗。唐代高駢的夜靜弦音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生動地描寫了當時風箏競放的情景。清代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更是把清明放風箏的情形描繪得栩栩如生,成為吟詠風箏之絕唱。

 

古人在清明還有蹴鞠、拔河、鬥雞、鬥草、撲蝶等習俗。“宿愉殘粉末明天,總在朝陽花樹邊。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這是唐代詩人王建描寫清明蹴鞠的場面;唐代張說的今歲好施鉤,橫街敞禦樓。長繩繫日往,貫索挽河流。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樓。再現了當時拔河之盛況,栩栩如生。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鬥雞場。內人對禦分明看,先賭紅羅被十床。唐代花蕊夫人專詠鬥雞樂趣的;唐代白居易弄塵複鬥草,盡日樂融融描寫了鬥草遊戲的場面;“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在《清明》中描繪女孩子撲蝶嬉戲的場景。

 

清明習俗在古詩詞中異彩紛呈,詩意無限,時值清明,仔細翻閱古人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不禁讓遠離故土的我彷彿又回到了久別的家鄉,回到了記憶深處的童年時代,和已故的摯愛親人團聚在同一屋簷下,和樂融融,幸福萬分……

 

                                              20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