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讀非馬的小詩,文友榮兄轉來非馬的郵址,希望我能與心儀的詩人直接請益。


  非馬從小愛詩,一九六一年從台灣去美國留學之前,只是愛詩而未曾寫過一首詩。直到取得學位,生活相對安定,才同台灣詩人聯繫,並開始譯詩推介當代英美詩人,從艾略特到馬克溫、從佛洛斯特到佛靈蓋蒂、從意象詩到牆頭詩;進而把範圍擴大到加拿大、拉丁美洲、土耳其、希臘、波蘭和俄羅斯等詩人作品。幾年之間譯詩近千首,在台灣詩壇造成不小的影響。


  由譯詩發展到寫詩,非馬產生過用母語中文或第二語言英文創作的困惑。因為在不是故國的美國寫詩,除有文化差異之外,還有「為誰寫」的問題。如果思維仍習用母語,最自然有效的詩歌語言該是母語。於是,國際性題材成了非馬詩創作的核心內容。


  目前,非馬的作品可以通過其個人網站「非馬藝術世界」欣賞到他的多元文化生態,集中展示了他的現代詩、評論、翻譯、散文、畫作、雕塑。最近幾年,非馬熱衷於嘗試中英雙語寫作,無論用中文或英文完成的初稿,立刻自譯成另一種語言,竟發現反覆翻譯的過程對修改詩作極有助益。唯有當自己對兩種語言的作品都感到滿意,這首詩作才算完成。


  進行雙語寫作,必需兩種語言都有扎實的根基,否則無法辦到。這方面的人才為數不多。


  非馬的雙語互通體驗是比較獨特的。作為用單一語言進行中文創作的菲華作者,無論從文化視野與閱讀空間都受到限制,因為中譯外文著作總隔了一層。


  多掌握一種語言與文字,就多掌握一種生存的武器!

 

原載菲律賓《世界日報》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日“蕉椰雜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