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的寫作基本

前 言

 

丁平教授一九二二年生於廣東。對日抗戰初期,便從軍報國,軍職是負責一個師的政治大隊工作,先後參加過「粵北大戰」中之「清遠之役」,與「長沙第二次會戰」。

對日抗戰後,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先後獲國立中山大學文學士與教育碩士學位。

一九四零年在桂林開始寫詩與話劇劇本。五十年代自我流放於星、馬、台、港澳各地。六十年代在香港與韋陀合辦「華僑文藝」與「文藝月刊」。

曾任教於港大、官立中文夜學院、廣大學院等。並出任香港詩人協會副會長,世界中國詩刊編委。

著作有:「在珠江的西岸線上」(長詩)、「漓江曲」(散文集)、「中華民族萬歲」(話劇)、「文學新論」(理論),「中國文學史」,「散文、小說寫作研究」,「現代小說寫作研究」等。

 

丁平教授是我修讀現代文學的導師,這篇文稿的資料來源,是老師在教導文學課時的講稿,我一直保存下來,皆因這份講稿啟迪我對現代詩的認識,也開拓我對寫作現代詩的領域。現在我將它整理歸納起來,輯錄成為這篇論述,並賦予「現代詩的寫作基本」這個名字,藉此向丁平教授致上一份摯誠的敬愛,一份比血還濃的師生之情。

 

現代詩的寫作基本

丁平教授講稿●易心弦整理

 

一、現代詩的特質

中國現代詩的出現,是在19181月,北平出版社的新青年雜誌刊登的胡適的「鴿子」,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與沈尹默的「月夜」。這種新體詩,發展到現在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其間詩的形式與內容,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裡不是檢拾九十多年來中國新詩的腳印,更不是要檢討它的得失,只是根據現代詩這個名字來談談它的特質而已。

 

現代詩有三個別名,就像詞有三個別名一樣。「詞」最初的名字叫「詩餘」,標誌了它和「詩」有著一種血緣關係,使人意識到它是由詩的家族演化而來。詞的第二個名字叫「長短句」,明顯地表示它的句子有長短不同的變化,與中國傳統的古詩在結構上完全不同,與唐代建立起來的近體詩中的律、絕體也不同,它在一篇之中,句子的長短不一樣,這種形式是中國詩的一次突破,故稱長短句。後來稱它為「詞」,有了無數的詞牌(詞調),形成它自己獨特的格律和形式,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新文體,與「詩」在中國文壇上分庭抗禮。

 

現代詩的發展情況與詞的發展有類同的相似。

 

中國現代詩的特質,我們無須遠求,也不必說得太深奧與玄虛,只要依照現代詩在演變過程中的三個別名來探索,也許找尋到它的本質。「現代詩」最早的名字叫「白話詩」;這是用日常使用的語言作為工具來寫詩,是中國人的生活語言與文學語言合一運用的開始。例如「文學革命」初期的胡適、劉半農和錢玄同等人所寫的詩,就是「白話詩」時代的典型。

 

19181月之前,中國人說話的語言與抒寫的語言是不相同(除了很少部份的方言的文學作品),無論你是北方或是南方人,也無論你寫的是詩、詞、歌、賦、駢文或聯語,在文字思考結構與說話思考結構完全不相同。而「白話詩」卻要求你像黃公度的「我手寫我口」式,或胡適的「你心中怎麼想,就怎麼說;你想怎麼說,就怎麼寫」。這就是心、口、手合一的「現代詩」的第一個特質一一以白話為表達詩人內心思想與情感的主要工具。

 

現代詩的第二個特質來自它的第二個別名:「新詩」。「新詩」是「舊詩」的相對詞。舊詩(據「古體詩」及「近體詩」)是有格律限制,它的字句、平仄、韻腳等都有規定,不合規定的就不是詩。而新詩就是打破了舊詩的一切束縛,詩中的字數不限,句數不限,平仄不拘,押韻與否悉隨尊便,而且它模仿西洋詩的形式,分行分段。

 

詩的形式是絕對自由,你可以一個字作為一行,也可以二十個字或更多的字作為一行。可以一行作為一段,也可以不分段。可以一行成為一首詩(按:我就發表過以一行作為一首詩一一「心碑」。香港文藝月刊,1984年),也可以寫上一萬三千行或以上(按:我就出版過一首一萬三千行的長詩單行本一一在珠江的西岸線上。桂林文化出版社,1942年),所以當年(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期)有人稱「新詩」為「自由詩」。不過,一般都以「新詩」一詞最為普遍的稱謂。這個時期的「新詩」,寫得出色的有:「新月派」的徐志摩、聞一多。「象徵派」的李金髮、馮至。被稱為「現代派」的戴望舒,和以散文入詩的艾青,反映農村事物的臧克家,以及強調節奏感的田間等詩人。

「現代詩」這個名字,雖然在三十年代已經存在,但真正在詩作中名實相符的,還是到了五十年代才在中國文壇上流傳起來,而「現代詩」大量產生,是在六十年代上半期的台灣。

 

「新詩」階段是詩的形式革命,它消極地破壞了舊詩的格律束縛。「現代詩」就積極地追求詩的內容之充實,也就是現代人寫現代人的生活與感受,這在詩的內涵與視野上,擴大了傳統詩人從未參與過的積極參與;而表現的技巧和語言的魅力,也在近五十年來不斷地加以實驗,就是詩的觀念與方向,也漸漸趨於一致一一回歸中國傳統。

 

二、寫作現代詩前的基本修養

 

要學習寫作「現代詩」,除了首先要了解現代詩的特質,還要在寫詩之前,作一番基本的修養工夫。這些工夫,至少要做到下面幾點:

 

1、細讀各體詩作及其演變

中國詩歌,自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直到「文學革命」後的「現代詩」興起,自有各種不同的體制,不同風格的詩作出現。

 

詩經與楚辭在風格與形式上,已經有了很明顯的不同。「樂府詩」與「古體詩」也有了差異。唐詩與宋詞有別,宋詞與元曲,在技巧的表現和形式的差異更大。直到「自由詩」的誕生,「印象主義」詩從法國移入。「現代詩」產生及發展,如果不知道去細讀這些各式各樣的詩作,恐怕沒有方法掌握詩的特質。

 

詩的形式總是跟著每個年代的社會結構的變化而演變的,詩人所把握的詩的重點,是隨著各個年代,各種詩作的思潮和形式的差異、而去演變,而去變化。因此,在我們還未開始學習寫作現代詩之前,要細心閱讀各個年代,各種形式的詩作,這樣才可以清楚認識、每個年代所流行的詩的真正面貌?這樣才可以掌握各體詩作的時代意識和表達的技巧,這是一種最基本的修養。

 

早期的詩人們,蒐集各地的民謠來整理成為一部詩經和楚辭。漢代設立一個音樂機構樂府而創出一種「樂府詩」。到了初唐,詩人們又從前代各體詩中,演變出「律詩」與「絕詩」。宋詞。元曲。清代的崑曲。民初的以口語入「律」、「絕」體的文、白,夾雜的新形詩。

 

1918年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等最早試作,以民謠,又似律、絕詩放腳的「自由詩」(又稱「白話詩」)。二十年代李金髮從法國帶回來的「象徵詩」。二十年代後期,由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胡適等主持的新月社所提倡的「格律詩」,與戴望舒、紀弦等倡導的「現代詩」。若能了解古今詩人是怎樣去表現詩作,怎樣去充實自己,又怎樣努力為文學形式的發展做過什麼工作?使到詩壇變化興起了什麼樣的風貌?如果掌握到林林種種詩作的特質和技巧,那麼,寫起現代詩來、也許會有事半功倍。

 

也許有人會說這種論調落伍了,很陳舊,跟不上時代。但對一個初學者來說,除了這些基本修養工夫之外,還有什麼捷徑可走呢?答案是沒有。

 

在現代詩壇上已有了成就,他們的詩作,在國際上也被肯定了地位的中國詩人,如李金髮、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馮至、艾青、卡之琳、臧克家、鍾鼎文、紀弦、田間、覃子豪、余光中、周夢蝶、瘂弦、洛夫、張默、羅門、羊令野、彭邦楨、雁翼、鄭愁予、胡品清、席慕蓉、蓉子、管管、辛鬱、夏菁、林冷等,(還有許多成名的詩人恕我不能盡錄)他們的詩是否依靠天才寫出來嗎?或者是走捷徑而取得成就嗎?不是,他們用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來打基礎,也默默地經過一段磨鍊的歲月才能成長起來。

 

2、充實生活中常用的詞彙

在文學範疇中,不論寫詩,寫散文,或寫小說,首先要在生活中充實常用的詞彙,特別詩人是要追求語言的精鍊。如果運用的詞彙不夠,又怎能在詩句中用上與別人不同的簡鍊語言呢?

 

無論是東方或西方,一般都認為詩人是宇宙萬物重新命名的人。因為大家都說突出大地上連綿不斷的是「山」,而詩人就偏偏給它取上一個名字,說這是「凝固了的波浪」;大家都說這是「太陽」,但詩人卻說這是「火傘」;就算是小孩子都認識的「樹葉」,可是詩人硬說這是「魔鬼的綠髮」。因此,作為一個初學寫詩的人,你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吸取豐富的詞彙,甚至採用民間的口語、諺語和成語加以提鍊,以便隨時運用。

 

在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時節,不同的題材,要依照不同的程度而使用不同的詞,因為悲、哀、怨、痛、怒、憂、凄、悒、慟……各有其適用的場合。究竟那一個字適合使用在那一個場合?就像一個人在不同的氣候中穿著不同的衣服,夏天時穿單薄的衣衫,下雪時就要穿雪褸。詩人在自己的腦袋中儲備不同的生活詞彙,才能像盛唐的李白和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和元微之等。在「事物始生之外,心意微動之時」,就能貼切地表達各自內心的思想與情感。

 

3、培養敏銳的感受

古今中外,有人在說:「詩人是天生的。」因為詩人的感受比另一些人敏銳,他們天生多愁善感,所以能在別人無所感之前先感,無所覺之前先覺,未接受之前先接受。他們常常會因一片落葉、掉在窗前而傷心,因遠方的一顆殞星而閉目沈思,更會因忽聞龍船鼓聲、而追念起屈大夫的自沉泊羅、引動了千古以來中華民族對這位詩人的惋惜。

 

也許是詩人的感情比較脆弱,容易被感動。他們的知覺靈敏,往往能見人之未見;他們的心思細膩、心靈多竅,於是就有人說是天生的。其實,敏銳的感受,是可以培養出來,只要時時保持對事物的關心,時時保持對周圍環境的新鮮感,觸及某些事物時,就詢問一句「為什麼」,接著在心中提出一個「怎麼辦」的問號,如果時時這樣觀照,麻木不仁還會在腦子中生長嗎?還會被人說你是一個後知後覺的人嗎?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你擴大了同情心,抱著「民胞物與」的心懷,作為一個詩人,多情、深情、時時盈滿著對萬物萬事博愛的心態,敏銳的感受就會滋生起來了。

 

4、深入體察自然物象

在禪宗有一句這樣的話:「心之動,物使之然也」。人的感情往往受到外物的牽引;環境的變遷,會造成心境的轉移。因此,一位詩人,對外物就不能不加以體察。

 

自然界的物象,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牽動人內在情感的激盪,另一方面牽動人外在情緒的激盪。若要完全接受,就要深入了解。簡單一點來說,詠物的詩,要深入了解「對象」,究竟「物」的特質是什麼;而詠事的詩,要深入了解「事」的事實經過又是怎樣?這是一個詩人最基本的對物象的一種了解,很多事理的發現,往往得力於物象的深入體察。

 

三、寫作現代詩的幾個基本要素

 

以上四個問題,是寫詩前的一般修養。但當你動筆時,一定要掌握下面的基本要素,才能揮灑自如。

 

1、甚麼是「想像」?

我們先看魏晉的名文學批評家劉勰先生、在文心雕龍思神篇中怎樣來描述「想像」的功能,他說:「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

 

劉勰認為「想像」可以上天入地,突破任何時空。身在江海之時,你就可以動用想像的觸角通往魏闕王宮,也可通達高山曠野,這就是人類神思的力量。所以,劉氏又說:

 

「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神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又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真的,想像的翅膀,是隨時隨地在飛翔。喜愛寫作的人,都以「想像」為神秘力量而看待它。

 

為什麼詩人會有這種想像力!千載以上,千載以下;萬里之內,萬里之外,何處不是詩人的想像。你想成為一位詩人,那麼,你首先出發去尋覓這股神秘的想像力。

 

姚一葦教授根據西方「浪漫主義」文藝思潮中,對「想像」的奧祕加以組合為:

第一是「自我合成的能力」,也就是「合成事物的能力」。

第二是「自我變化的能力」,因為「想像就是他自身的具體化的能力」。

第三是「化可能為真實之力」,因為「想像」可以把可能化為真實,把本質化為存在。

 

以上這三種能力是有連貫性的,也就是說,想像力具有自我合成的能力之後,還要進一步能自我變化。變化之後,必然要具有一種真實性。

簡單地說,第一種能力就是「聯想」,把存在宇宙間的兩種事物予以合成或連接起來,叫它產生一種新的關係,新的秩序。第二種能力就是「幻想」,把自己轉化成任何動物、植物、風雲、雨露、高山、河流、頑石、火焰,無所不能,無所不在。這兩種能力,是「從真實之中發展成為可能」的能力。第三種能力就是把這種「可能」化為「真實」。第三種能力是絕對不能忽略,能將「幻想」變為有用的「想像」,就要依靠這股拉回來的「力量」。

 

因此,「想像」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只要把「聯想」和「幻想」這兩種抽象的東西,叫它們走向「真實」的疆域而已。

 

2、誇張特點

任何一件事物的特點,往往就是這件事物的重點所在,如果要以最大的力量把它突出來,那麼,誇張是最好的一種方法。

 

「鶴立雞群」,就是一種誇張。如果突出一個團體中的某一個人,就必須給這個人有某些特質與別人有異,然後把這些特點誇張起來,使他在眾人眼中特別顯現,像「鶴」之立於「雞」群。

 

要怎樣誇張,在詩中才算是合情合意?

第一、誇張要「遠離事實」。如果把香港的太平山海拔一千尺,你寫成它是一千五百尺;這不是誇張,而是失真,不準確。因為這座擺在我們眼前的一個實體,是具有它的真實高度,你的描述就叫人無法接受了。假如你誇張地說:「太平山的山𡶶高得幾乎把天地戳穿了!」讀者會樂於發現這份非理性的驚喜。

 

現代詩人余光中在一首詩中曾經這麼寫:「情人的血特別紅,可以染冰島成玫瑰」。他的詩句,誇張的不僅是顏色,也包含了情人的熱情。這樣的誇張,雖然遠離事實極遠,但在詩的效果上卻完美地達成了誇張。

 

第二、誇張要「合乎情意」。誇張在詩中不是每一句都需要,只是要把「特點」誇張。不是為誇張而誇張,而是為詩意的需要而誇張。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白髮三千丈」等的詩句,就是因為詩意的需要,詩人才把它誇飾起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千、絕、萬、滅、孤、翁、獨、雪等用字,都是作者有意用上,是一連串的誇飾。如果不是這樣,柳宗元就無法在詩中描劃下雪時,天地間變成一種死寂的境界。

 

劉彥和在文心雕龍誇飾篇曾提出誇飾的兩項準則:「誇而有節,飾而不誣」。這是說誇飾要有節制,不能在全篇文章中都用誇飾語,同時誇飾不能欺騙,也就是要適應感情的需要。不但是寫作者,尤其是詩人,能夠注意這兩項準則;誇飾就不必再有什麼顧忌,大可放手去寫了。「白髮三千丈」,「染紅冰島的情人之血」,這些詩中的世界,就因此更加引人,更加因誇飾而使作品趨向完美。

 

3、重視節奏

在現代詩中,已經擺脫了形式的束縛,但格律詩所擁有的聲律之美,現代詩就無法運用。可是,現代詩卻可以隨意安排句子的長短。因此,詩中內在節奏的要求,就更為重要;同時也因這種伸縮的句子,而會達成節奏的效果。至於怎樣在一首詩中配給一些長短句,這就是現代詩需要重視節奏的第一步。

 

現代詩也可以押韻的,但不重視這種技巧,只用文字中相近的音去通押,隨著詩意在各節中要求而轉韻。在一種自由和理性的節制中,現代詩應該把節奏的需求擴大起來。

 

詩是一種語言藝術,也是一種時間藝術。因此,節奏在詩中佔有相當重要性。詩人應全心設計,以語言本身的聲韻,以句子的長短,以分行的抉擇,以段落的安排,總可以將一首詩的節奏設計出來。

 

現在借用余光中的「戲李白」一詩,來看運用聲韻,以構成詩的若干節奏:

你曾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陰山動

     龍門開

而今黃河反從你的句中來

     驚濤與豪笑

     萬里滔滔入海

那轟動匡廬的大瀑布

     無中生有

     不止不休

     可是你傾側的酒壺?

黃河西來,大江東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條黃河,你已夠熱鬧的了

大江,就讓給蘇家那鄉弟吧

     天下二分

     都歸了蜀人

     你踞龍門

     他領赤壁

 

我想,余光中在動筆寫這首詩時,也許是沒有打算在若干詩行的句尾中,弄上一些押韻,但這首詩在一些句子中,已自然地造成了局部的音韻效果。如句尾押韻的「來、開、海」,「有、休」和「分、人」;句中合韻的「濤、滔、廬」。這樣再加上長短句子的變化,全首詩讀起來,就自然而諧和,明顯地產生一種不太強烈的節奏感,並構成一種頗多音樂成份的旋律。

 

一首詩的節奏感,是因每一首詩的詩情的不同,而有其不同的變化。最穩當的檢查方法,仍是當你寫好一首詩時,自己先朗讀幾遍,如果覺得有什麼不和諧、不暢達的地方,就把它挑出來,換上適當的字或詞,直到音韻與詩情都能互相配合。

 

4、釀製含蓄美

一首詩的至高之處,在於其含蓄無垠,思緒微妙。寄託在可言與不可言之間,指向在可解與不解之會。而言在此,而意在彼,絕議論而窮思維。

 

對詩的觀念,自古以來,所有名家,都持此道而窮求其旨趣。

 

詩貴含蓄,詩人所追求的言外之意,就是指這個目標。文字能做到含蓄,才能如梅聖俞說:「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與司空圖說:「味在鹹酸之外」。對於直接指陳與暴露的文字,就缺少了蘊情之美,也缺少了深思默想。

 

一首詩,如果像一篇散文一樣,開門就見到山,觸到水,那就太乏味了。就像一個人說話一樣,是需要婉轉的,否則就會傷及別人,所說的話,不但沒有人接納,相反的可能會使人反感。詩也是一樣,總是不大適宜處處直言其事,應該有時以婉委的語言來暗示作者的心意,有時以其他事物來烘托出自己欲說之言。如丁平教授在「自己之歌」中的:「豐收季,我囊空如洗」。這些詩句,就是運用了詩中的「暗示」與「象徵」,使詩達到含蓄美的要求。如果丁教授直言:「在我進入愛的生命豐盛年代,但我仍找不到愛」!這樣的抒寫方法,還算是詩嗎?

 

5、重視對比

在大地上,只生長著一棵樹,當然不能構成森林;花園中只有一朵花,也不能顯出春天的美好。花要有綠葉來襯托,樹林更要飛鳥出沒才顯得它的奧祕和宏偉。

 

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要與別一事物比較之後,才會發生其本身的意義。百萬大元,當然是一個大數目,但比起十億元來,就覺得其小了。我們對事物的感情評價,總要在物與物比較後,才會對它表示一種肯定。輕重、長短、大小、高低、貧富、貴賤、善惡等等,無不如是。

 

中國人的哲學思想,根源於太極的陰陽對立,又如自然現象中的明暗、剛柔、陰晴、圓缺,也以雙方的必然共存而存在。這是自然定律。

 

寫詩在於表達作者內心的感情,而感情的表達,也有它的對比性。要加強一首詩的悲劇性,作者就必須在前一段安排一種喜劇的效果。因為期望越高,失望的打擊也越大。諸如此類,正是在文學作品中一種對比的運用。

 

余光中在「圓通寺」中的「佛在盛唐,佛在敦煌」,和在「戲李白」的「黃河西來,大江東去」,「你踞龍門,他領赤壁」。瘂弦在詩中的「菊在窗外,劍在古代」。這些都是句與句的對比。而方萃的「震耳欲聾的寂靜」,卻是句內的對比了。

 

詩中因有了這些對比的句子,致使產生了相反相成的力量。這種力量我們稱為文字的「張力」。

 

詩,不論是舊詩或新詩,運用適當的對比,更能顯得出它本身的力量。

文字的對比,是中國文學中的一種很重要的特色。在律詩中的「對偶」,正是最成功的典型。換過新詩,不拘平仄,不講詞性,那麼,對比的變化就更加大了,而效果也更佳。

 

這裡讓我們引用周夢蝶的「虛空的擁抱」末段來看詩中「對比」的「張力」:

來自你,仍返照於你的一天斜暉

猝死地紅,又猝然地暗了

尚每一寸虛空

問驚鴻底歸處

虛空以東無語,虛空以西無語

虛空以南無語,虛空以北無語

 

6、創造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如果沒有「想像」,就無法了解其中的「意象」。

 

詩人心中的「意」,在寫詩時,必須使之轉化為「象」;這樣才能傳達到讀者的心中。再由讀者把「象」還原出詩人心中的「意」。因此,讀者所獲得的「意」,是不是詩人心中原來的「意」?那就要看詩人在詩中所創造的「意象語」,能否以「象」完整地傳達他心中的「意」。

 

換句話說,假如一對男女,在相互之間都有好感時,總會說出一些類似「我很愛你」,或者「我喜歡你」的話。當對方反問你:「你怎樣愛我?」這時候,你就一定要在行為上表達出來,對方才能感受到你對他(她)的愛意。這些行為也許是兩眼脈脈含情地注視,也許是不經意的一瞥,也許是焦心地在等待,也許是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就是「象」,是可以讓人感受到,或看到。

 

你心中的「意」,就要以這些真實可感、可見的「象」表現在詩中,這就是文學作品中的「意象語」。

 

在中國傳統文學作品中,常說「情景合一」,也就是現代詩所說的「意情象景」

 

以上所述的只是寫作現代詩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特質與技巧。如果你喜歡寫詩,我個人認為最好是從散文入門。散文寫到「情」、「意」都能隨意表達時,寫起詩來就更加容易。

 

                                                                                  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