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掠影 2023.7.12

 

      我是從佛羅倫斯乘坐火車抵達威尼斯,兩個半小時的旅程,我偎傍著車窗,瀏覽沿途經過的城鎮鄉村,山巒田野、流水人家,感受一下意大利異國的風土人情。

 

        火車是停靠在威尼斯的聖露西亞火車站。當我踏出火車站,一股帶著鹹味的海風撲面而來,也挾帶著車站外、街頭攤販販賣的披薩香氣。車站位於大運河的西端,廣闊的水面上,擠塞著一排排數不清的水上計程車、水上巴士、快艇、貢多拉等,密密麻麻擁擠在碼頭四周。數十名船家一起揮舞著雙手、大聲叫喊,吸引乘客光顧。這種情景在其他城市是看不見,我感覺很有趣,發現自己完全沉浸在威尼斯異常新鮮的氣味、聲音與景觀裡。

 

        運河對岸,是一棟建築奇特的小聖西梅歐教堂,陡峭的圓頂,圓形的聖壇是拜占庭的風貌;大理石的門廊與大門上方的浮雕、模仿古希臘羅馬萬神殿的風格

,這兩種不同的建築,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另有一種韻味。我隔著運河眺望著它

,教堂的階梯已經下沉到水裡,威尼斯水淹的憂患已經瀰漫到整個城市了。

 

         我坐上一艘貢多拉,船夫是一位年輕的男孩,他熟練地划動著船槳漸漸離開岸邊;沿著大運河往東行駛,經過赤足橋孔下,我聞到當地美食——墨汁煮墨魚

,從沿岸的餐廳隱隱飄送出來,那股香氣令我有點嘴饞,好想品嚐一下。突然前面迎來了數十艘貢多拉,在這狹隘河道上,河水彷彿洶湧起來。年輕的船夫立刻站在左邊的船舷上,雙手划動著安裝在左側的一支船槳。而迎面而來十數艘貢多拉的船夫,同樣做著同一個動作。每艘貢多拉(包括我們這艘)神奇地向左傾斜

,纖細的船身就這樣在狹隘的河道上穩健地擦身而過。

 

         當十數艘貢多拉迎面向我駛過時,我看見每艘船頭上鑲嵌著一個圖騰裝飾物

,我好奇地詢問一下船夫,他告訴我這塊金屬稱為船頭鐵,是威尼斯圖像。船首突起那塊、像似鐮刀形狀是代表大運河,六條齒形的線條是代表威尼斯的六個行政區,弧形長方形葉子是代表威尼斯總督的禮帽。

 

        這段河道非常擁塞;來往的船隻只能緩慢地行駛,互相禮讓。我們的貢多拉來到一道分岔河口,轉了一個急彎,進入一條更加狹窄的水道。船夫指著遠處一道線條優美的拱橋,告訴我,這是威尼斯知名景點之一——嘆息橋。

 

        嘆息橋上站滿許多遊客,有些眺望河岸兩邊的建築物——一棟是總督宮,一棟是古代監獄;有些遊客在橋上拍照,另外一些向著橋下通過的船隻揮舞雙手高聲歡呼。今天嘆息橋上沒有嘆息,只聽到教堂響起的鐘聲,一片節日歡樂的氣氛

。啊!赤足橋與嘆息橋這兩座橋的名字,可以讓我寫出一篇短篇小說——題材是繩繫赤足橋,情定嘆息橋。故事中的嘆息,不是囚犯在獄中痛苦呻吟的嘆息,而是男女熱戀激情的嘆息。

 

        我從貢多拉上抬頭眺望總督宮,一座典型哥德式建築物,寬宏龐大巍然聳立在出海口,氣派十足地傲視亞得里亞海整個開闊的海岸線。整座總督宮的外牆,是使用粉紅色石灰岩砌成,岩石上面刻鑿一些幾何圖案,顯得高貴而幽雅,有點像西班牙的阿罕布拉宮。

 

        年輕的船夫俐落地把繩索套在碼頭的石墩上,轉身過來禮貌地伸出一雙手,攙扶我上岸;並且指著堤岸告訴我,步行過斯拉夫人河岸大道,就是聖馬可廣場

。斯拉夫人河岸大道是建於西元九世紀,從古代兵工廠一路通到聖馬可廣場。當時建築的主要材料,是疏𣿰河道的泥沙,松木的樹脂,與燙滾沸騰的瀝青。這樣簡單混合製成的材料,竟然可以經歷十一個世紀的風雨侵蝕,時代的變遷;竟然沒有破舊頹廢,仍然保持歷久彌新。噢!很驚訝古代人的智慧。當時只是一條泥濘小徑,而今變成了寬闊的石板步道;路旁的商店櫛比鱗次,食肆林立,遊人如織,成為一張明信片,一度亮麗的風景。

 

        聖馬可原名是拉丁文(Sanctus Marcus),根據威尼斯旅遊局資料統計數據,每日有一百多萬名旅客造訪聖馬可廣場。當我踏上廣場的邊緣,目睹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人群擠滿在一起的情景,我驚嚇得不敢舉步,踟𨆼不前。我避開人群聚集處、貼近碼頭邊緣的欄杆、慢慢朝著聖馬可鐘塔方向走去,這裡沒有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鐘塔是唯一的天際線。它是這座城市的導航指標,指引迷失在縱橫交錯的水道,與迷宮般的橫街小巷失去方向的遊客,只要他們抬頭瞄一下鐘塔,就可以找到返回聖馬可廣場的路。

 

        我從南端入口進入廣場,入口處有兩根大石柱,一根是聖西奧多斬斃惡龍的雕像,另外一根是一隻長出翅膀的獅子、一腿踩踏在聖經上的雕像——這個雕像是威尼斯的吉祥物,每條橫街窄巷轉角處都可以見到。我從廣場左邊穿過方庭,來到聖馬可教堂的中央大門,遠遠看見教堂的拱門上方有四匹鎏金駿馬雕像——強壯的身軀,颯爽的英姿,飛揚的鬃毛。那種栩栩如生的神態,彷彿隨時跳到廣場來,在人群中狂野地奔騰。

 

        我曾經造訪許多教堂,但聖馬可教堂給我的印象是獨一無二。教堂的牆壁是幾百萬片鍍金磁磚構成,四周金光閃閃,金碧輝煌;尤其此刻在正午的陽光折射下,空氣中彷彿懸浮著金粉。我不自覺地深深呼吸了幾口空氣,感覺自己突然之間富有起來。聖馬可教堂是一棟拜占庭建築物,散發著一股粗壯堅固的特質,給人一種平靜安恬的感覺。另外一個特色是祭壇上面鑲嵌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後面懸掛一塊天幕,這塊天幕是宗教藝術品最有價值之一——『金布』。『金布』是使用拜占庭琺瑯、珍珠、翡翠、石榴石、金鋼石、紫晶、藍寶石、紅寶石等拼湊編織而成,是威尼斯眾多藝術品、其中最精美收藏物品之一。

 

        「先生,要買一個面具嗎?」當我踏出聖馬可教堂,一位吉普賽女人推著一輛販賣面具的手推車,向我兜售。面具是威尼斯嘉年華舞會最受歡迎的東西,因為戴上面具,彼此看不見彼此、可以無拘無束的任性地放縱一下。她販賣的面具有各種形象:有雀鳥,動物,人物,花草,樹木;有美化的,有戲謔的,有全形也有半形,林林總總堆積在手推車裡。我購買了兩個面具,一個是太陽神,一個是海神。據西方神話傳說,太陽升起與落下,歸因於太陽神赫利奧斯和他所駕駛燃燒的雙輪馬車;地震和潮汐則是海神波賽頓的憤怒所引起。神話故事,對我來說是一種性靈嚮往、引發起膜拜的共鳴。所以我特別喜歡「西遊記」,喜歡沉醉在故事氛圍裡。

 

        我隨著午後的陽光投射出教堂修長影子,駐足在聖馬可廣場;抬頭四處觀望

,沒有看見一般城市的交通工具,例如地鐵,高鐵,汽車或機動車輛等;只聽到人聲、鴿聲與輕快小提琴聲交織的聲音。並且發現許多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建築物

,就在我站立不遠之處,有一座文藝復興風格宮殿,據說曾經是某位王室的夏宮

,現在變成了威尼斯賭場。在賭場後面,面對大運河,有一座石砌巴洛克風格城堡,它就是聞名世界的佩薩羅宮,現在成為了現代藝術博物館。望向右邊遙遠那處,就是擁有千年歷史、古香古色里亞托市場。威尼斯是一座神奇的城市,隨處可以見到古代的建築物,歷史悠久的古蹟。今次造訪威尼斯,讓我上了一堂西方歷史文化的課。俗稱歐洲畫室——威尼斯,已經烙印在我心中。再見!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