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城‧氣如虹作品

 

賞月

 

 

 

 

 

  超級市場開始擺賣,報紙廣告已經刊登,電視節目加插播放:中秋月餅!中秋佳節的特色,

提早奉送到人們的大腦裡,提醒大家:準備慶祝中秋。

  慶祝中秋,購買月餅,明顯的指示,中秋節和月亮密不可分;也可以說,中秋節就是月亮

節。中秋夜如果看不見月亮,佳節黯然失色。

  中秋節,顧名思義,就是這節日在秋季的中間,陰曆的八月十五日。十五是望日,剛好在

每月的半中,月亮圓滿的日子,前人有過這樣的對聯:「月半月圓,月月月圓逢月半,年頭年

尾,年年年尾接年頭」。這樣的晚上,天空一輪明月,照耀大地,是優美的時刻。往昔的生活

,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疲勞過後,喜歡在月圓之夜賞月,令人開懷,令人舒暢,令人神

往。

  中秋節的晚上,是一年中最讓人重視的月圓之夜,把賞月的活動推到最高潮,把賞月人數

增加到最高紀錄。家家戶戶都在一起拜月、賞月,象徵大團圓;談月亮的神話,說月亮的傳奇

,吟詩作對,唱歌遊戲。

  中秋夜拜月賞月,除了主要的月餅,還有芋頭、柚子、花生等果品,特別是民間藝術的花

燈,讓孩童們增添娛樂;舊時每逢慶祝這節日,兒童非常高興;怪不得越南把中秋節訂定為兒

童節,真是大有道理。

  為什麼月亮會這麼的吸引呢?因為幾千年來,月亮在黑暗裡放光明,色澤金黃,溫柔艷麗

,給予人類有益的幫助,留下優美可愛的印象。

  試想想,在還沒有發明電力的時候,白天靠太陽發熱發光,人們可以學習、工作,謀生過

活;一旦到了晚上,夜魔吞噬了日頭,大地彩色遭墨潑,處處漆黑;油燈、蠟燭、火炬的照明

,能量有限,微弱黯淡,光芒範圍狹窄,遠遠比不上天空的明月。

  在黑暗的晚上,人們都渴望著光明。黑夜,如果天空升起一輪明月,陪襯無數星星,光輝

灑遍大地,啊!是多麼的可貴!是多麼的可愛!是多麼的富有情調!是多麼的富有詩意!人們

都會雀躍歡呼!

  月夜是美好的,月夜是難得的;愛月眠遲,人之常情。人們在庭前,在後院,或在花園中

,欣賞月色,舉頭望月,探索月的玄秘。望向遙遠不可及的金黃月亮,注視上面有矇龍的暗影

,有人幻想著一些東西,有人創造一些神話,有人編寫一些故事……后羿射月、嫦娥奔月、吳

剛伐桂、唐明皇遊月殿……在民間一代一代的傳說下來。

  在故鄉的家中,常與家人、鄰里親朋共聚賞月、望月,積存點點滴滴值得留戀的事蹟;後

來為了謀生,離鄉背井,在月夜照耀的時候,很容易勾起懷念故鄉的情緒。尤其是月圓的晚上

,每有「月圓人未圓」之感,「懷人愁對月華圓」。

  翻開中國的古籍,對月愁懷的題材實在太多,只要你稍微接觸過些詩詞歌賦,都會讀出有

關賞月的感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李白的〈靜夜思〉,很多

人都熟悉。

  南唐李後主,亡國後見月思念故國,在詞句中表露無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描寫明月,最多人喜歡的,最有代表性的,最具意義的,應該是蘇東坡丙辰中秋憶弟弟所

作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

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又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古人喜歡賞月,現代人的興趣大減。東方人還保持多少賞月情調,西方人已完全不領略其

中韻味。以鳳凰城的華人社區來看,新一代的青少年,對中秋節的認識十分貧乏,更不用提及

賞月和拜月了。

  導致這個原因,是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達。美國是最先進的國家,全國電氣化,太陽剛

跌落天邊,電燈就到處光亮,不需要摸黑。這種環境,誰還記掛著天空的月亮?

  最殺風景的,乃太空科學的研究。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太陽神火箭把岩斯壯送上月球

,人類登月了,揭穿月亮的秘密,打破月亮的神話,帶回那一塊灰黑的石頭,到處展覽,真是

破壞了賞月的情趣!本來可愛的月亮,頓時變為荒涼的月球。更遺憾的,後來還有謠言說,那

次登陸月球的影像,是美國虛擬拍攝出來的,嘿,又是另一個現代化的月亮傳說。

  算了,不必理會那麼多,中秋佳節,還是依照傳統習俗拜月賞月吧!

 

                       完稿於鳳凰城,二千零四年甲申中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