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詩?七律?近體詩?

                

 

   文藝版舉辦詩歌創作比賽,可算收穫豐富,參賽者相當踴躍,是可喜的現象。雖然一人創作數首的場合頗多,也就是說以作者而論,仍嫌有限,是美中不足;但大致來說,已算很成功的了。

 

這次比賽,包括舊詩和新詩。舊詩一味純粹七言律詩,新詩除了現代語體詩歌外,其餘是各體裁的詩、詞或歌謠等,一律歸納在「新詩」這個什錦鍋上評審,真算是別開生面的創舉。

 

然而,許多年輕讀者對詩了解不深,不甚明白,因此無從下筆。尤其是對舊詩更難理解,一時稱舊詩,一時稱七律,一時稱近體詩,名堂繁多,無數言注釋,確是令人莫名其妙!

 

有見及此,我特執筆簡略地談談這方面的問題,希望年青一輩的讀者,對此有個概括的認識。

 

首先,由古及今,詩的漫長歷史,是有許許多多的變化,若要詳細的分析,詳細的說明,須花不少篇幅,考究不少資料,才能完成,談何容易?但大致上來說,可歸納為三個階段:第一是帶有自然性的,第二是講求格律的,第三是注重口語的。第三個階段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提倡的白話語體詩,通常就叫做新詩,以前所有一切的詩,都統統併入舊詩的範圍內,這是今日一般文人習慣上對新舊詩的分野。

 

舊詩,在第一階段的時期,已經很古老了,在中國周代左右,甚至更早,所以又稱為古詩。那個時候,四言的歌詞佔多數,用韻與聲調的揚抑,沒有固定的格式,以自然性發展為特有風氣,又因當時紙和筆都未發達,書寫文字也是困難的事,所以在順乎自然的詩句中,要盡量節省多餘的字,要盡量簡而精,變成有些句子意義深奧,其基本原因在此。古時民族歌謠、詩經、古詩十九首、以及屈原長短句法的《楚辭》,都屬於古體詩了。

 

到了唐代,詩人輩出,人才濟濟,將中國的詩體發揚光大,更影響至鄰國;唐詩的美名一直傳誦下來,後世人還是讚不絕口。唐代的詩人經過苦心的吟咏,發覺詩的美妙在於有自然音樂性,有押韻,有揚抑頓挫的高低聲調所配合;古詩則過份偏於自然,比較渙散;於是他們取長補短,探優捨缺,創造了格律,制定了規則(就好像下棋有棋規,打球有球規一樣),果然大為成功,在中國文學史上創下光輝的一頁。

 

唐代詩人既然創作格律詩,為了有所區別,把唐以前那類詩叫古體詩,他們所作的遂稱為近體詩。──這是文藝版仍沿襲使用近體詩名稱的由來。其實,今時今日與唐代相距有一千多年,仍學著唐人的口吻沿用「近體詩」的稱謂,實在是太保守了。  

 

唐詩既然是講格律,五言一句的便叫五律,七言一句的就叫七律。這次文藝版舉辦的就是七言律詩比賽了。律詩每首規定為八句,中間四句要對偶。律詩如果要拖長以敘事,叫做排律,句法若干則無限制;律詩如果要截斷一半以精簡吟詠,則為絕句。

 

那麼,七言律詩的聲韻規格是怎樣呢?我順便在這裡列舉出來,可讓對舊詩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甲、                 七律正格,俗謂平起仄受: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乙、                 七律偏格,俗謂仄放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句中,第一與二四六八句最末的字要押韻(第一句可例外不用韻)。句中的宇要依平仄聲律創作,通常單數的字不甚講究,雙數的字必須分明。所謂平仄,大都遵循平水韻所定,字的平聲屬平,上去入則歸納仄聲。既然名為律詩,就一定要依照規律,如果沒有規律,也就不能登上律詩的行列。有些詩中的一兩句詞意太美,詩人為了保持原作而在聲律上有相撞,但為數極少;也有一二位豪放詩人,寫了些破格的詩,亦不會太多,站在文學的觀點來理論,都屬於例外的犯規,是不足為訓的。以不守規律的律詩來教導年青學子,也是錯誤的,很容易以訛傳訛。所以,對於律詩,我們必須有個基本的認識,才能夠將寶貴的文學遺產發揚光大,繼往開來!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星期五,發表於越南解放日報【文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