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舊語

 

http://www.azcnews.org/Editions/2013-11-22/edition/pdf/B2.pdf

 

 

   漢字詞句,話題多多,從本義而引申,從簡單而複雜,從罕見而普遍,從古舊而嶄新,都有其詳述的理由。中國歷史悠久,文字獨特,經過不同朝代演變,不斷地融合和改革,日積月累,新詞舊語,多采多姿,形成豐富的詞彙。

 

   近來,我連續在報紙副刊上或網路傳播上,看到不少談論有關漢字的文章,研討漢字詞彙的作品。有一篇講述在美國出生的孩子(ABC) ,大多數討厭學習中文,內容似乎怪責教材不合,師範欠佳。我不認同此看法,我在二○○三年四月,在亞省時報發表過〈僑社的聯想〉,(拙作當年曾獲加拿大及外州華文報紙轉載) ,約略陳述其中主因,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孩子不願學習中文,受僑社活動所影響,許多民族節慶大會,僑團都以英語發言為主,使年輕一代覺得學習中文沒有發揮機會,抹殺了學以致用的場所,對中文提不起興趣。

 

   至於論及漢字詞彙,範圍就廣闊了,涉及多方面層次,不是三言兩語所弄得清楚。因為談到詞彙,首先提到文字,要了解創造文字的目的,是用來紀錄語言,換句話說,文字是紀錄語言的符號。所以最初的詞句很簡單,是從口頭說話而來。我們看看《詩經》第一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朗誦起來多麼順暢,是否有點口語化?比現代許多晦澀詩詞優雅得多。

 

   那麼,何以閱讀古文書籍,總讓我們覺得語句深奧呢?其實說穿了不是深奧,是過份減省,刪減得令人難明,譬如「孔子曰」,減省為「子曰」,再剩下一個「曰」字。為什麼呢?因為古代沒有紙,也沒有筆,更沒有現代的電腦打字工具,極不方便,不能一字不漏的記錄。我們祖先實在辛苦,最初要把文字雕刻在龜甲上或獸骨上,就是甲骨文;後來需要容納較多的文字,產生石鼓文和鍾鼎文,即是把文字刻鑄在石塊上或青銅器上。再後來進步了,把文字刻劃在竹簡或木牘上,用繩索結紮一束一冊,就是早期的書本。試想,當時要刻劃一個字多麼困難,故萌生可省即省的現象,文章就盡量刪除多餘的字,在當代的人,可能讀得懂,但流傳到千百年後世,環境變遷,有些詞句已不通用,就感深奧無比,要嚴謹考究了。

 

  明白了詞語的形成,先是口頭講述所見所聞的東西,逐漸因發生事情或提出比喻等方式,遂有所謂俗諺、格言、成語、名詞,動詞等等出現,隨著時間延長、地方擴大,所有詞句都會變化,數量自然增加。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在黃河流域的中原一帶,秦始皇統一六國,版圖並不很大,長城以外非吾疆土,歷經漢唐盛世,各少數民族才歸順天朝,由此可以估計,漢字從此加添了多少不同民族性質的詞彙。這只是說到漢人強勢的時期,而漢人皇室積弱則有更大影響,先有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後有滿族統治的清朝,滿蒙文化就滲透到漢字詞彙中,當時感到屈辱,覺得有損正統地位,發展下來却使漢字內容更為精彩。

 

  還有就是外來語了。宗教的力量無窮,佛教的傳入,唐朝玄奘法師往天竺取經,帶回大批經文,梵音繚繞,方塊漢字無法照抄,惟有採用翻譯,這是中國歷史上大量翻譯外國文字的開端,出現許多有音無義的新詞句。

 

  元朝,國力伸展到歐洲,開闢了東西的文化交流,西方的詞句也向漢唐文學領域闖關,不用說,漢字詞彙又上昇,新詞舊語,複雜得很,令人眼花撩亂。

 

  中華民國的成立,更進一步了,打開國門,與世界社會頻繁接觸,傳教人士的大力宣揚耶穌基督,天主上帝,聖經道理,讓不少新進學者崇尚歐美文化,反而小覤祖先遺留的瑰寶,掀起五四新文化運動,過激人士甚至鼓吹「打倒孔家店」,新詞出現,舊語丟棄,混亂不堪。

 

  幸好,天地有正氣,這陣歪風不能持久,即使後期共產黨再來一招「批林批孔」鬧劇,創造不少美麗新詞語,仍然無法推翻儒學宗師的仁義道德。如今世界各國都熱心籌組孔子學院,在一大堆充滿西洋氣息的漢字詞組中,始終還要埋頭鑽研舊語韻味。

 

  其實,無論新詞舊語,只要合乎應用文法,合乎漢字規範,我們就該接受,不應排斥。當然,太過古老生僻的詞語,或太洋化新潮的句子,覺得有損文章的順暢結構,可以淘汰和擯棄,總之,能夠保持文章最佳水準,則不必斤斤計較新詞舊語了。

 

                  二○一三年十一月廿二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