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翠墓園                                      

 

過去一連三個星期,我在鳳凰城都有不同的活動,先是去美莎參拜為世界和平的玉佛像,顯得一片祥和,坦蕩祈福。跟著是去格欄岱參觀戰機展覽,空中飛翔表演,充滿戰鬥精神,都是轟炸殺戮的氣勢。上個星期則去天庇市,觀看競渡勝負的龍舟比賽,原是慶祝端午節的助興項目,如今成為一種新的體育活動,呼嘯叫囂,鼓舞歡欣,勁力推進。

 

這個星期日,却有另一種活動,就是陪同家人與親戚,進行清明節掃墓,緬懷亡故的先人,有些哀傷,有點感慨,比較消極,而且洩氣。

 

清明節是農曆廿四個節氣之一,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正常在三月,遇閏月時下一年就會在二月出現,日期不準確在哪一天;但根據《故事瓊林》記載:「冬至百六是清明」,即是冬至節過後一百零六日就是清明節。如果換算陽曆,反而較有定期,必然是每年的四月五日,閏年則提前在四月四日。

 

中國古代是個農業社會,春天氣候最溫和,插秧種田的農耕開始,到三月正好是清新明朗的氣候,人們稍事休憩,趁勢春遊踏青,便順到祖先墓前祭祀,鋤草打掃一番,稱為掃墓。明朝時期,皇帝在清明日舉行祭陵大典,正式詔令這一天為掃墓日,清明節拜山祭墳習俗就是這樣相傳下來。

    

今年清明節在星期二,鳳凰城這個地方,大家照常上班,太座建議不如趁著星期假日,各人有空,提早兩天去拜祭。意見最佳,立即獲得通過,親戚間互相通報,約定祭禮在週日下午五時進行,購買三牲果餅等祭品,各自處理,豐儉隨意。

 

   雖然這樣,週日還是各有所忙,家人與親戚到來掃墓的仍未算齊全,我家五口,老襟三人,妻的表弟妹兩家六個,總共十四人在一起,算是難得的集合,承傳慎終追遠美德,遵行清明掃墓習俗,聚集在格欄岱市北方路西段的那青翠墳場,入口不遠處,接近鐘樓地方,是岳母那豎立的墓碑,再隔一個路段是妻的大姨丈平躺的碑 誌,擺好三牲果餅,插好鮮花,焚香叩首,拜祭先靈。

 

鳳凰城天氣開始炎熱,接近黃昏的太陽仍猛烈,空曠的墓地遍佈陽光,我們為了遮陽擋曬,頭戴帽子,身穿長袖衣服,加上墨鏡護目,才易抵受。近來各地氣候失常,變化毫無規則,此地也受影響,熱力來得早,剛剛四月初,氣溫上昇華氏九十幾度了。幸好還有陣陣涼風吹來,熄滅了蠟燭,減輕了溫度,拜祭起來倒也不覺酷熱。 

 

在拜祭前後,我佇立遙望青草滿園的墳地,空曠廣 闊的墓園,到處是各種豎立或平臥的墓碑,死亡的標記,別有一番黯然神傷!每每憶起岳母,我也滿懷感慨,她老人家一直渴望能與我們團聚生活,誰料一九九七年四月底,我舉家才能移民成功,搬遷過這鳳凰城時又徬徨於適應新環境中,之後才從阿肯色州接她過來同住,三代人共敘天倫,可惜未久竟疾病纏身,不幸於同年十 一月逝世,長眠在這個青翠墓園。

 

唉,人,畢竟難逃生老病死的規律,無論貧富,無論英雄豪傑或販夫走卒,最終的歸宿就是平等地葬身於青翠墓園中。

 

每次到這墓園,即使青翠,我還是感慨萬千;總會記起三十多年前兩副墓園不朽對聯,鑲嵌在越南堤岸廣肇墳場的永別亭上,前後兩柱,是「永別」與「義祠」的鶴頂格聯句,道盡性命死亡的無奈,令無數人閱後欷歔感嘆不已:

 

  永無富貴能常,世事等浮雲,到此方為真結局,

  別謂繁華可久,人生如朝露,從前都是假排場!

  

  義地闢他鄉,葬者葬,移者移,寸土幾經前過客;

  祠堂環古木,風而風,雨而雨,千秋猶蔭後來人。

         

                     完稿於鳳凰城二○一一年四月四日 

                     ○一一年四月八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