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屆中元

 

 

   農曆辛卯年七月的七夕節,從澳洲來越旅行聚會的最後幾位親戚也登機離去,我夫婦在堤岸的吃喝玩樂活動暫告停頓,回復平靜生活。接下來的日子,要為下一個大節日作好準備,那是民間習俗拜祭孤魂野鬼的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越南人愛叫「祭孤魂」,廣東人俗稱「燒衣」。太座忙著摺疊祭祀的元寶衣紙,我則每天在雜貨 店抽屜中換取硬幣儲存,留待拜祭時拋撒之用。

   這幾天在整個市區內,在各街頭巷尾,見到人潮湧現,特別熱鬧起來,小孩子與青少年比往日跑出街道增多,個別零星的或相約成群結隊的都有,通常在下午開始至晚上這段時間,到處來往頻繁,察看哪個家庭擺壇拜祭,他們會來勢洶洶,蜂擁而上,喧嘩叫嚷,包圍呼喊「搶孤魂」,主家一不小心,三牲果品可能被搶奪清 光,這些行為令人不滿,却似是約定俗成的例子,事主不會向警局告狀,只有徒呼奈何。

  所以,我家每年擺設拜祭,出動人員,把守大門,甚至手執長棒戒備,誰敢衝進胡來,實行武力抗拒,要等待在門前炷香膜拜妥當,焚燒衣紙冥鏹的程序完畢,才開始撒錢幣,拋水果,讓圍繞門前那班「活鬼魂」搶拾,互相爭奪,非常有趣!

  這節日與西方十月底的萬聖節有些相似,都屬於鬼節。所不同的是,萬聖節當晚,大部分小孩子和青少年都裝神扮鬼,主動挨家挨戶的敲門威脅討索糖果:「trick or treat?」意謂「搗蛋或者善待?」其語氣有點像中國民間綠林大盜打劫的喝問:「愛財愛命?」當然要愛命,乖乖地把財物奉上。而萬聖節家家戶戶亦不想被搗蛋,早已購置糖果分給這些「妖魔鬼怪」,他們會笑嘻嘻道謝離去。

   東方這個七月半的鬼節,則要被動地等待人家擺設好三牲果品祭祀,焚香燒衣紙禮成後,拋撒錢幣祭品時才能拾取,雖然遺規搶奪的過激行動時有發生,畢竟少數,遭受大眾的譴責。不過,無論貧富家庭,燒衣紙祭祀亡魂,必須拋撒錢幣,或多或少不成問題,否則,那班「活鬼魂」會大聲高唱:「燒衣唔撒鐳(即貨幣), 行路被鬼追;燒衣唔撒錢,行路被鬼捏!」

  關於中元節的拜祭,由中國流傳到越南鄰邦,歷史相當悠久,與其他祭祀性的節日相比,較為複雜,有人說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結果,未嘗不可。

  中元節本來是中國古代道教的節日,道教把一年劃分上中下三元來祭祀,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祭拜天官,舉行賜福儀式;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祭祀地官,用以超度亡魂,故有中元普渡法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拜祭水官,為有過錯的人排災解難。

  後來佛教的傳入,佛祖的弟子目蓮救母的故事,充滿佈施與孝道的傳說,更深入民間。每年陰曆七月十五,舉辦盛大的盂蘭勝會功德法事,祭奠亡魂,家家戶戶都宰雞殺鴨,炷香燒衣紙,傳說是拜祭地府給予七月假期出來的遊魂餓鬼,有衣著有食物,不致淪為無主孤魂,化解怨氣,此後人鬼皆安。

  道教的中元普渡,就是這樣與佛教的盂蘭勝會混合一起,而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又是推崇忠孝的行為,三方面的出發點雖有些微差別,可殊途同歸,因此儒者不但沒有排斥,反而接受融合在一起,成為民間隆重祭祀典禮的習俗節日。

  今年中元節,讓我記起去年也是在越南,收到江國治文友創作一首七律《又是盂蘭》,以手機短訊傳遞給我欣賞,詩句如下:

鬼節盂蘭又到來,陰司電話幾時開?

倘能勘破幽冥界,深盼傳真地獄台。

願替雙親行賄賂,何甘不孝惜錢財!

金銀錫箔年年化,尚恐亡靈淚滿腮。

  

    當時賞閱過後,也在手機嘗試按鍵打字,步其原韻,寫下《節屆中元》以回應。光陰飛逝,轉眼一年,如今又是《節屆中元》了:

七月中元節日來,陰陽訊息已傳開;

皆因未識收頻道,故此無從致總台。

敬請高人招鬼魄,排除神棍騙錢財。

冥宮網站同原理,密碼解通免鼓腮!

 

           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