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不妨自謙

 

   我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規勸各海外華人,尤其年輕一代,應該多多使用母語,多接觸、多認識、多學習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講求禮義廉恥,復興仁義道德,做個正人君子。

 

我們抱持這種觀念,加以推廣,社會肯定減少無恥邪惡的行為。

 

雖然,時代已今非昔比,科技文明的發達,自由民主的盛行,股市商場的競逐,主義政治的圖謀,曾經讓循規蹈矩的人吃虧,我們可不能因為這樣就鄙視自己純樸古老的傳統,放棄詩禮傳家的優點,破壞禮義之邦的美德。

 

有人認為,東西方文化不同,觀點各異,東方的優良傳統不一定適合西方社會。待人接物注重謙虛禮讓,循規蹈矩,往往成為失敗的因素。事實上,這種誤解場合常有發生,歐美人士強調個人的才幹與自信,每每會把謙虛禮讓看作缺乏信心,把循規蹈矩看作庸碌無能,這是嚴重的誤解,也是不明瞭中華的傳統文化。

 

一般中國知識份子,越是有學識的,越表現得自謙和禮讓,所謂「文無第一」,知道天下人才濟濟,天上有天,人外有人,不敢胡亂「曳文曳武」;許多時候的表現是﹕「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辯若訥,大巧若拙」,隨時提高警惕,不敢自滿,以免「滿招損」,希望「謙受益」,活到老時學到老。

 

然而,在西方社會生活,有時的確是謙虛受損,禮讓吃虧。有的人惱羞成怒,把心一橫,不再講老祖宗的那一套,反過來顯示自大、自誇、自驕、自傲、自滿,到處自吹自擂,自我標榜,不惜工本,廣告宣傳,甚至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招搖撞騙,鈎心鬥角,無所不用其極。這樣,弄成社會的複雜和不安。

    

俗語有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知自古以來,邪魔勢力不易對付,保持正道非常艱難,但不能因此而放棄正道,不能因此指責正道不合時宜。所以,謙虛禮讓,循規蹈矩是對的,我們不能因為受到挫折而貶低原有的合理行為,必須因應實際環境而隨機應變,以誠懇的態度表現信心與力量,進而適當地解釋謙虛禮讓的傳統優點,藉以推廣自己民族的文化。

 

自謙並不抵觸自信,處世不妨自謙,自謙值得自豪!

 

 

二○○五年六月上旬重修,發表於鳳凰城亞美報【文化天地】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