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繁簡的探討

          

 

踏進己巳蛇年,華人的文化文藝都顯得很活躍,正是落實了國家頒行的二五六號指示,為自己民族的精神生活盡點力量。其中最令大家關心的是編纂華語課本的問題,其次是出版華文特刊以及歌曲、劇本等創作事宜。

 

這一連串的工作,最主要的運用工具,就是交字。在這方面,我探詢過很多人的意見,比較重視字體的選用。大致上,年紀老成的很難接受簡體字,小學生則畏懼繁體,為了這緣故,我在此順便研討一下我們的文字──

 

   簡單的解釋,那不過是語言的符號,即是將說話的聲音用一個個符號代表記錄下來!世界各國的字體,多數雞腸般的扭紋形狀,主要在音韻相拼,重點在注音上。華文的結構,是以一橫一豎、撇捺點鈎等組成,個別獨立,四平八穩,故稱方塊字;不但注重讀音,同時講究形狀和含義,有高度藝術性。可惜傳授和書寫較緩慢, 不及拼音來得方便快速,在進入太空時代的今日,連發刊一份報紙都要講速度,所以就有人提議華語字體全部改用拼音,響應這建議的當然寥寥無幾,大家還很留戀這種特有的文字技巧,不願捨棄,因而,為有採用折衷辦法,將筆劃太多的字簡化起來,推行簡體字。

 

   簡體字,廣東人稱為減筆字,是將一些筆劃繁雜的字刪減成簡單的寫法,我認為這稱謂才恰當.因為並非每個字都是繁體的,確切的說法傳統的應該叫正體字,許多字原始創造時是簡單的,漸漸發展到繁複,然後又回復簡化,這是時代的演變,勉強不來。其實,無論繁體或簡體,甚至拼音字母,對字的本身功能並無很大的改 變。以越文為例,古代的越南都是以漢字和喃字並用,困難重重,採取了拉丁字母拼音後,只不過是字體的變化,依然可以詠古詩,作對聯,又方便吸取歐美文化,使越文更形豐富多姿!

 

   依據這個理由,推行簡體字是合乎潮流的,為什麼許多人又不贊成呢?那只不過是不習慣,看不順眼;另外最難耐是滲入了政治角力因素。其實,我們的祖先創造文字時,是盡量用簡單的筆劃,不得已才用繁體的,最初的兩類字體:指事和象形,都以簡單書寫居多,如指事的:上下左右中,象形的:日月水火山等,就可證 明;後來發展到會意和形聲,字體才開始作複雜的變化,如會意的:不正則歪,人言有信;形聲的:風票成飄,雨路為露等,筆劃就漸漸繁多起來。但是,文字在歷史流傳的過程中,這種繁體卻在逐步的簡化,只不過沒有刻意推行,大家在不自覺中接受了,故全無異議。

 

在這裡,我且舉出幾個例子,證明中文的演變是走向簡化途中:

 

  一 陸除階等字的左旁,本應寫作阜,都部郊等字的右旁,本應寫作邑,卻簡寫作長耳朵「阝」。

  二 手心水肉犬等字,作形聲字部首時,簡寫成「扌忄氵月犭」。

三 一些繁體字,如剛纔、美豔、瞭解、爐竈,也代以簡單的:剛才、美艳、了解、炉灶。

 

凡此種種,均明白棄繁就簡是進步的規律,合乎民生應用。解放前,這裡的書報雖然全是繁體印刷,但民間商場交易,實際揮筆,也多用減筆;為什麼呢?不過要求快速而已,單是稱呼某某大寶號,「宝号」兩字就絕少人寫繁體了。

 

   明白了這個因素,我們就應該接受採用簡體字,使我們的下一代免為寫字而吃力。當然,其中有些簡得不倫不類,就得商榷改善,讓大家看得順眼一點。比方:蘭寫兰,廠寫厂,舞用午,葉變叶,很不好看;穷字,以穹兼用更佳;邓字,左旁用丁較理想,即邒;泰字並非難寫,國名必須尊用;反之.繁字就多筆劃了,理應簡 化些。

 

我的結論是,時代向前進,我們的文字不應太保守。但順其自然的變革,毋庸強制執行,那定然再無爭議。

 

 

     一九八九年四月廿一日星期五,發表於越南解放日報【文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