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華心聲

                     
 

 

    新的一年開始,必然有新的展望。個人有個人的預算,公司有公司的營運

,社會團體有社會團體的策劃,國家有國家的方略,大家都希望開創嶄新局面


  踏入新的一年,我就結交到兩位新朋友,初度會面, 認識新面貌,互通新訊息,暢談新展望,增添新興致,前面擺開一片新景象。
  這兩位朋友,經常在報紙上閱讀我的作品,可說是忠實讀者。一位林偉雄

,透過亞省時報社和我聯繫,希望結交朋友。我相約到新世界酒家見面飲早茶

,並邀請多幾位親友作陪,讓首次會晤有個好印象,充滿愉快氣氛。
  另一位傅先生,他是洛杉磯越柬寮報主編范景華的老朋友,剛好范君夫婦到鳳凰城探視兒孫,提起我,就相約介紹認識,他夫婦請客,在六福酒家晚宴,暢談甚歡。
  林、傅兩位新朋友,都是越南同僑,話題就離不開越南故里情況,以及海外拚鬥謀生的事跡。我們這一代移民,經過越戰烽火的災難,易幟的困境,不少人被迫選擇怒海危險的逃亡;後期才循擔保手續出來的人,也曾忍痛承受不合理的苛政;可說歷盡滄桑,嚐盡苦頭,親身體驗世局的詭譎。來到美國,一切從零開始,重新拼搏,逐漸穩定生活,慢慢建立家園,恢復原有的力量。在買賣商場、生產工廠與文化事業各領域,都有驕人成績。其中以加州幾個城市比較顯著,不少龐大市場由越華人士經營;現在幾乎全美都有出售的著名是差拉辣椒醬,創業老闆就是當年的越南難民;有好幾家地方性華文報紙,都是越華報人主辦;還有更多的社團組織……獲得主流社會各族群的好感,來自中台港的華人同胞,也很尊重越華人士。
古人所謂「禮失求諸野」,原本起源於中國的風俗習慣、學術文化,越南華人能夠保存下來,如今散居世界各地,同樣繼續傳承。
  就是這種種因素,讓林偉雄有所感觸,他對我說:「美國各大城市都有越華會或越棉寮會組織,聯誼互助,密切相聚,鳳凰城有那麼多越華人士,為什麼竟沒有一個這樣的團體?」我答:「你都比我來得早,為什麼不見有人發起呢?」他回應是當年欠缺一個有名望的人,並極力鼓勵我站出來呼籲大家聚集,群策群力,成立越華同僑聯誼會,互相聯繫,幫助照應,增添社會的和諧,為僑界貢獻一點棉力。  
  談起來,我記得二○○○年的時候,鳳凰城僑領高志中,第一個向我提出這問題,他說「此間僑聯總會,集合很多個僑界團體組織,每年舉行有意義的活動,你來自越南,可以組織一個越華會呀!」當時我曾感謝高先生的好意,但自知財政薄弱,英語不通,不夠資格籌辦。
  我當時曾將這意見轉告金隆珠寶店的黃太,她也贊成,表示不妨擴大範圍,效法洛杉磯的越柬寮會組織,她可介紹熟識的朋友參加。當然,凡事量力而為,口頭述說容易,實行起來非常困難,我的能力有限,所以說完就沒有下文,不再理會,每天只顧上班下班,為口奔馳,將一切拋諸腦後。
  然而,料想不到進入二一五年,展望未來,竟然會舊事重提。最為熱心的是林偉雄,他說如果我願意撰文發佈佳音,他會鼎力相助,呼喚同僑聚集籌劃,那天同飲早茶的幾位親友:陳財順、王楚榮、陳錦章……等,熱烈贊同,表示願意合作,希望早日成功。
  在場的朋友還提起,上月方慧賢大姐組織睹城發財團,三十人之中,越華人士就佔去十一名,同行團友尹鳳影,還稱讚越華同僑,時常響應聚會,踴躍參加各項活動,大方豪爽,與眾同樂,獲得好感。
  其實鳳凰城的越華人士,大都喜歡支持社團活動,或直接參與集會組織,或在外參與義工行列,志在服務人群,許多大會場面,都看到越華人士的身影。既然這樣,我們越華人士成立一個會社來聯繫,是合情合理的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年展望,一班越華人士道出心聲,提出意願,
我就趁此良機為文撰述,表達出來,各位越華讀者閱讀此文,最好給予寶貴意見,作為初步商討題材。其他社會賢達,僑界領導,請不吝賜教,以備借鑒參考,是所祈盼。


      
一五年一月廿三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