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恩莫忘

   

    誰感恩誰,這是今年慶祝感恩節,聽到一位越裔牧師特別提出的問題,分析應該「誰感恩?感恩誰?」這話題比較新鮮,惹人注意,令我掀起一連串有關感恩的聯想。

    當晚聽見牧師所講述,那是站在天主教的立場,以美國感恩節為主旨,著重強調上帝創造萬物,給予萬物生命,「誰感恩?」應該是全球七十億人口和生物都要感恩,至於「感恩誰?」那就是惟一的萬能上帝。

    實際上,世人不僅是信仰天主教,各民族還有不同的宗教,所信奉崇拜的神明迥異,例如佛教、道教、回教等等。因此感恩的對象便有分別,誰感恩誰的概念就發生變化,觀點不能統一。但是樂善好施,慈悲濟世,知恩圖報,受恩莫忘的理念,則所有宗教均沒有什麼差距。

    就以佛教來說,在鳳凰城越裔人士主持的如來禪寺,每個星期日中午,都有齋飯免費供應給信徒享用,十方人士進去隨便享用,不必付錢,所以越南人有句俗語叫「Chùa寺」,隱含「免費白食」的意思。這個星期日,我陪太座前往購買越南煎餅,看見許多人在品嚐免費齋飯,有人甚至「食完兼夾搦」,吃完再打包拿回家,真正是越語所指的「Chùa寺」(免費白食)。那麼,這裡十方善信心存感恩的,必然是如來禪寺;而如來禪寺呢,同樣感恩十方善信,如果沒有善信的香油錢和樂捐,那就沒有免費齋飯供應了。

    還有慈濟慈善基金會,發揮慈悲為懷、濟世助人的大愛精神,遠近馳名。慈濟成立於灣,擴展至世界多個國家,鳳凰城也有分會。人們遇到困難災殃,慈濟人士知道必加援手;世界各地發生天災橫禍,慈濟機構即派遣義工,以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救援,凡此種種,都屬施恩場合,只是施恩者通常沒有計較,受恩者則會銘記不忘。所以誰感恩誰的問題,在這裡又有不同的對象,災民感恩慈濟基金會,慈濟則感恩一群義工以及捐獻錢財的善長仁翁。

    在五花百門的社會,人們遇到困難的場合很多,有時候必須親友們加以援手,事後均以感恩戴德的心態,感謝恩人。社會上也有很多慈善為懷,樂善好施的人,接受着別人的感恩。由於新世紀媒體的現代化,許多訊息容易傳遞到平民百姓間,濟世助人的善舉普遍流傳,樹立楷模,獲得社會稱讚,有樣學樣,追隨仿傚,願意做善事的人越來越多。

    好像今日的越南西貢堤岸區域,易幟初期淪為貧困艱辛的城市,自從政府革新思維,放棄無產階級專政,重新恭喜發財,開放國門,歡迎外賓投資,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經濟日漸好轉,人民生活大多數進入佳境。華文《西貢解放日報》,近年特開設逢星期三的【社會慈善】服務版,推廣慈善濟世實際行動,誰人陷入困境,如貧病交迫或突發禍患,需要濟助,均可通知該報,發佈求援訊息,即時得到迴響,「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讀者閱讀後,有能力的紛紛慷慨解囊,多少無拘,集腋成裘,每每首輪捐款達到數千萬越幣之巨,折合美金數千元,以後還陸續有來,對病患禍害者大有幫助。那些捐助人是沒有想到要回報的,但接受的人就會產生感恩之心。

朱子治家格言有云:「施惠毋念,受恩莫忘。」受人恩惠千年記,中華民族向來重視感恩,闡揚受恩莫忘,感恩圖報,有所謂「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語;漢初時韓信的「一飯之恩」,更是傳誦千古,體現出不忘恩惠的美德,雖然所受恩惠很微小,但在極為困難時,獲得一點幫助也非常可貴,世間上雪中送炭不容易,受恩的人該銘記;到自己事業成功,有能力的時候,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證明懂得感恩戴德,知恩圖報,起碼表現出受恩莫忘美德,內心覺得欣慰安然。

 

二○一八年十二月七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