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節氣

 

    一年將盡的這幾天,我已經在超市、在商場、在耆英會慶祝聖誕聚會上,領取到幾個二○一九年的日曆和月曆,準備在家中牆壁間替換張掛。我曾說過,我的傳統觀念很強,有點保守成分,對於選擇日曆月曆,喜歡印有傳統農民曆法的那類,就是一天撕去一頁的日曆,這類日曆通常附錄每天的吉凶時辰,適宜做甚麼事,忌諱做甚麼事,婚喪喜慶擇吉的最佳參考,不必翻閱曆書,不應缺乏。其次是有陰陽合曆印刷的月曆,這類月曆也註有廿四節氣,張掛較顯眼的地方,如廳堂、飯堂之處,容易查看;至於純粹印刷陽曆的,只是看看日子,沒有甚麼值得參考,則放在不重要的旯旮裡。  

  我的傳統觀念是希望保存祖先的風俗習慣,尤其維持民族節慶活動,因為長期在歐美生活,很容易被西方的重大歡欣節日,掩蓋了自己民族的節日,甚至被遺忘了,讓西方文化埋沒東方文化,那不是光彩的事,感覺很遺憾。東方文化有許多優點應該保存,加以發揚推廣,能夠像耶穌聖誕節那般國際化慶祝,才算成功。 

  我很重視日曆月曆裡保留陰曆年份,除了吉凶時辰方便擇吉辦事外,最認同是註明一年廿四節氣的日期。我童年時候,先父總是打開年度的通勝(通書=曆書),固執地要教我熟讀廿四節氣,背誦得滾瓜爛熟,使我到現在仍隨口能唸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廿四節氣包括全年時辰氣候的變化,那是古代中華民族的偉大考究,發現其規律,有條不紊地順序安排。試想想,上古時代,全球還沒有一丁點兒科學儀器,對大自然一無所知,中國人居然憑藉日積月累的觀察,從長期生產實踐過程,逐一記錄點滴變化,分析研究,竟然探索出白天與黑夜的長短時間每日不同,發明了十二時辰;最妙是計算出每日時間稍微長一些,確定最長的日子在夏季中間,稱「夏至」;然後逐日縮短,最短的日子在冬季中間,稱「冬至」。又注意到寒冷與酷熱的不停轉變,劃分出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的四季,週而復始,循環不息。還有是仔細觀察月亮的體積,發覺每晚異樣,由一彎眉月直至月團圓為朔望,是十五天;再由圓圓的面積返回一絲晦暗,又是十五天,故此將三十天定為一個月。而十二個月代表了四季的結束,是為一年。

  中國人創造這廿四節氣,有其奧妙特色,正如上面提及的日最長是夏至,日最短是冬至;此外,日夜平均的日子全年只有兩天,那是春分和秋分;至於進入季節的第一天,分別稱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氣溫開始炎熱至高溫,是小暑、大暑,氣候寒冷至嚴寒,是小寒、大寒;便於農民耕種留意的幾個節氣,則是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其餘處暑、白露、寒露、霜降,是指出由熱轉寒的一般天氣。更奧妙是探索出日蝕必定在陰曆的初一,月蝕必定在陰曆的十五,只要翻閱年度的曆書就有備註,不須等待天文的通報。

  總的來說,現在來看廿四節氣似乎很平凡,卻是古代中國人對天文氣象的偉大科學成就,比世界各國都先進得多。在二○一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廿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了。

    既然國際間承認廿四節氣的優點,證明古代中国人,通過觀察大自然運作,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成果,得來不易,毋庸忽視;所以,身為中華民族,應要重視祖先的傳統文化,更要切法讓年輕下一代,對祖宗寶貴文化遺產有多些概念,日曆月曆記錄的廿四節氣,就是一種簡單而實際的傳承,不應放棄。

說到這裡,我想將一些有關廿四節氣的民間俗諺錄下來,應是經驗之言,讓大家參考:

「歲朝蒙黑四邊天,大雪紛紛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

「雨水甘蔗節節長,春分橄欖两頭黃」。「驚蟄聞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清明風若從南起,預報田禾大有收」。「穀雨補老母,立夏補老爸」。

「小滿梅雨在本島,種植花木皆成寶」。

「端陽有雨是豐年,芒種聞雷美亦然;夏至風從西北起,瓜蔬園內受熬煎」。

「小暑大暑,有米懶煮」。

「立秋無雨甚堪憂,萬物從來一半收;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也難留」。

「白露月廓,桂香黃;白露時分桂飄香」。「秋分天氣白雲多,到處歡歌好晚禾」。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裡種麥要當心」。

「霜降,風颱走去藏」。「霜降有日照,烏寒死無藥」。「霜降出無齊,牽牛犁」。

「立冬之日怕逢壬,來歲高田枉費心」。

「初一有風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災魔;冬至天晴無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小寒大寒,趕狗不出門」。「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

 

二○一八年十二月廿八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

 

 

十二時辰

                     

    每年迎接新年張掛日曆的時段,我總會提起中國傳統的陰曆,即是現在普遍稱呼的農曆。我的傳統觀念很強,不願看到祖宗遺留的風俗習慣,在新世紀中,被歐美西方文化所掩蓋。我時常引以自豪,古代中華民族的確不凡,人類對大自然一無所知的時代,全球還沒有什麼科學儀器,中國人居然憑藉日積月累的觀察,逐一記錄點滴變化,發現天然氣候的規律,探索出白天與黑夜的長短時間每日不同,創立平均劃分十二時辰;同時考究全年氣候變化,有條不紊地順序安排春夏秋冬四季,並分析研究訂定一年的廿四節氣。

    對於廿四節氣,是全年的時序,我已經約略談過,希望國人回復關注,免被忽略。另一方面,晝夜分為十二時辰,應該很多人仍有印象,只是年輕的一代,可能認識不深,覺得模糊不清。因而在這送舊迎新的日子裡,趁著替換日曆月曆時候,我順勢簡介一下十二時辰。

    現代很多學者提出疑問,究竟上古的中國人,怎麼會將一晝夜的時間劃分為十二時辰,似乎沒有確切的答案。搜尋網絡及各種記錄資料,則指出中國在西周時就使用十二時辰的制度了。十二時辰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又用來表示地支,地支配合十個天干,作為年月日的紀錄次序,甲子、乙丑、丙寅……等由此而產生。每一地支設立一種動物為代表,所以出生在某地支年份的人,就以該動物為屬相,是謂十二生肖。

    最令人費解的,十二時辰不是以天亮為起點,却是以夜半開始計算,循環至另一深宵結束。據資料顯示,漢代曾有不同的命名,稱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古代中國沒有現代式的時鐘,最先發明的計時器是銅壺滴漏,銅壺下面有木箭刻劃時辰,以滴漏浮現觀察時辰;夏朝則發明用立竿測時,以竹竿刻劃時辰插在曠地,看太陽照射的陰影為定奪,自然不大準確;有人留意到貓兒眼睛轉變與時辰有關。香港《通勝》有附錄「貓眼定時辰」歌訣:「子午卯酉一條線,寅申巳亥明如鏡,辰戌丑未欖兒形。」

    自從有了時鐘,設定日夜各十二小時,總計為廿四小時,人們對時間觀念明朗化;這種計時制度是誰人發明的,也好像沒有確實的記載,傳說是起源於埃及,至於時有六十分,分有六十秒,從何而來,找不到真正的來由,一般只說是科學家所分析出來,大概也是源於十二數乘五所得的結果。

    如今我們提起十二時辰,常常就要化為小時計算,即是一個時辰為兩小時,大家才會領略。子時在夜半十一點至一點,正是老鼠出沒的高潮,故屬鼠;丑時為凌晨一點至三點,農耕的牛慣在此時吃草,是謂丑牛;寅時是早上三點至五點,據說古人常在這時聽聞虎嘯,叫寅虎;卯時是黎明五點至七點,兔子出窩覓食了,成為卯兔;辰時是上午七點至九點,傳說是龍開始騰雲駕霧,辰屬龍了;巳時是中午九點至十一點,天朗氣清,最適宜蛇類活動,巳蛇也;午時是正午十一點至一點,野馬最喜歡奔馳的時候,稱為午馬;未時是下午一點至三點,山坡羊的好時光,訂定未羊;申時是午後三點至五點,猴子多數戲耍的時刻,立申為猴;酉時是黃昏五點至七點,雞要爭相回窩竇,以酉屬雞;戌時是晚上七點至九點,是犬守夜的責任,即是戌狗;亥時是深宵九點至十一點,豬隻在欄內熟睡,鼾聲大作,乃成亥豕。

簡介完畢了,廿四節氣和十二時辰,都談過了;在送舊迎新,替換日曆之際,我希望國人能夠保存民族的傳統習俗,承繼傳統寶貴文化,不至於遺忘,那就最好了。

 

二○一九年一月四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