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行程


             探索吳哥窟           


  在暹粒旅館度過一宵,六時起早吃自助餐,七時開始展開旅程,正式探索吳哥窟Angkor Wat 古蹟。根據導遊供給資料,吳哥的意思是都城,窟是指廟宇,吳哥窟即是「廟都」,最初的名字來源是「神殿」;中國元朝曾稱為「桑香佛舍」,廟宇建築宏偉,一座一座的以巨石堆砌相連,石壁的浮雕細緻,多而清晰,目前還保存得完好,舉世聞名。
  參觀吳哥窟古蹟,主辦單位顯得隆重,遊客要攝影頭像辦理參觀劵,好像身分證、駕駛證一般,有一日遊與多日遊的註明,必須在每個入門處出示檢查,否則不准進入。
  這裡範圍廣闊,從最先入門處到終點的廟宇,經過一段頗長的道路,進入廟宇間則層層高疊,在炎熱的天氣中步行,實在吃不消,難怪有朋友嘲諷說,如果不喜歡鑑賞古蹟,去吳哥窟旅行其實是「貼錢買難受」。我的太座就沒有興趣欣賞,從迴廊行到「地獄」而登上「塵世」那層,就不願再往前走,陳永華親家也表示止步了,我只好和兒媳婦、堂姪女等繼續前進,預備登上「天堂」高處,膜拜頂端矗立的五座寶塔。但在空曠場地向前一看,嘩嘩!人頭湧湧,大批遊客在等待攀登,石級階梯殘缺棄用,人人擁擠在陡峭的木製梯子,看來上落艱難,趕不及旅行團歸隊時間,我們只好放棄攀登「天堂」,原路折返。
  巍峨堅固的吳哥窟廟宇,據說是十二世紀時所興建的,吳哥國王不惜花費人力物力,希望填平沼澤地,築起石窟廟山,設立王朝太廟。其建築形式採用高棉廟宇傳統元素,立體廟山的多層方壇,配合平地廟宇的迴廊造型。現在經過千年之後,陳舊不堪,人們仍看出其規模宏偉,佈局平衡,雕塑精緻,技術優美,為古代稀有的傑出石頭建築,今日成為世界奇觀之一。
  吳哥窟地盤廣闊,除了參觀主體位置,外圍還有不少廟宇建築,增添佛都的雄壯,能吸引遊客的光臨。對於喜歡研究古蹟的人士來說,隨團有趕場感,無法仔細欣賞;必須自由行,逗留多天才能慢慢鑽研。我們這樣粗略眺望,有如坐車觀景,一晃而過,根本看不清什麼東西,最多是拍幾幀照片,證明曾經身歷其境而已。
  我們就是這麼急速,不過花三小時左右就轉去另一個景點,包括巴戎(bayon)廟,鬥象廣場和古時王朝宮殿。巴戎廟有小塔排列,有精美浮雕,又是充滿藝術作品,中間有尊四面神像,膜拜帶來好運。再轉去是古王宮遺址,這裡由巨石堆砌城牆,四面有城門,殘舊不堪。有的石級嶙峋突兀,不易踩踏,好在不太遠也不太高。前面的廣場,則是昔日鬥象場所,現在用來供給遊客騎乘環繞一圈取樂,當然要另收費用。
  上午的最後節目,是參觀塔普伦(Ta Prohm)寺廟,這裡最特色是古樹盤根錯節,樹根展現其強勁的生命力,在寺廟的堅硬石縫中挺身而出,盡量伸展,遠遠望去,似巨蟒出洞,特別壯觀,形成奇妙美景,罕見的圖案。
  日過中天,柬埔寨夏季氣候非常炎熱,遊客都汗濕衣衫,我們這團成員個個疲憊,步履蹣跚地登上旅行車,將近一時多才吃午餐,再回旅館休息。
  導遊宣佈下午五時繼續行程,前往征服巴肯山(Bakheng),山高六十五公尺,到此可欣賞太陽下山的天然美景,可俯瞰吳哥窟的所有建築,山頂也有神壇廟宇,值得參觀。話雖如此,真正要登山的時候,很多團友放棄遠征,寧願在山腳下遊逛購物,乘涼歇息;我的七人小組,只有我一人登山,到達山頂,
許多遊客都爭先恐後地排隊再上神廟,我覺得實在擁擠,不再登高,遠眺一下大地景色,就轉身下山,坐在飲料攤販處聊天,等待團友齊集聚合,算是結束探索吳哥古蹟。
  晚上,依照旅行社章程安排,我們在暹粒最大的自助餐廳用晚宴,這餐廳建立一個古色古香大舞台,表演高棉傳統民族「仙女」(Apsara)舞蹈以娛賓,
我們邊吃邊欣賞,音樂悠揚悅耳,舞蹈內容都以神仙為題材,幕幕精彩,舞蹈員自幼經過一番苦練,纖纖玉手柔軟轉動,萬分美感。
  這一天,白天探索吳哥古蹟,在大熱天氣下步行,實在疲累。晚上就不同了,坐在湄公河(Tonle MeKong restaurant) 大餐廳裡,燈光柔和照耀,品嚐美食,欣賞民族藝術舞蹈表演,愉快享受,抵消了白天的疲勞,這也是旅遊的樂趣。
             
一五年六月十二日星期五發表於鳳凰城亞省時報